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4课时)教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4课时)教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4课时)教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4课时)教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4课时)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宇宙中看地球 第四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轨道和周期;二是黄赤交角的意义;三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图1地球公转黄赤交角主要特征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 变化四季和五带方向周期速度椭圆自西向东回归年恒星年近日点快远日点慢轨道【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轨道和周期”、“黄赤交角的意义”和“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认识并理解地理

2、规律和原理。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认识本节内容考查的难易程度,对症下药,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应该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复习重点:结合案例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2、复习难点: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

3、中有关“地球公转运动特征”和“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高考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黄赤交角”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理解高考考点的呈现方式和难易程度,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阅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轨道和周期。有关地球公转运动特征的理解,基本方法就是结合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来学习和讨论,此外,还可以与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对比了解

4、。图1探究活动1:读图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主要特征,完成表1。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地球运动的主要特点。学生读图回顾地球自转运动的主要特点,对比完成表1。利用表1将“地球运动特征”基础知识做一回顾;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抓住示意图,的核心内容,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表1:地球公转特征表运动轴心和轨道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周期一个 年,时长 ;一个 年,时长 速度平均角速度 ,平均线速度 ;近日点 ,远日点 探究活动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图2【典型例题1】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

5、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球的圈层结构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1的图(图3)。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总结该考点的图示要求。选择江苏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1.B

6、2.c 思路点拨: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当地球在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潘帕斯草原处于夏季。三峡水库在汛期6-9月“排浑”,讯末10月,开始蓄水,实现“蓄清”。考点诠释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从空间想象黄道面和赤道面交角是复习的一个重点。复习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往返运动,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即365天5时48分46秒。对于这一内容的掌握要注意两个问题: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地轴与黄道面夹角的关

7、系;充分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方向、位置以及特殊节气所对应的时间。知识建构:师生共同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1)。重视读图训练。学生读图回顾本节课主要考点: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利用图1和表2将本节课基础知识做一回顾;抓住考查的重点、巩固知识的目的。探究活动3:阅读课本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表2。绘制黄赤交角地理意义思维导图。表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对比表(以北半球为例)节气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教师小结:绘图过程注意坐标图绘制的完整性,在太阳直射点的回

8、归运动的总结过程中,可以更换角度,如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向北或向南)来总结,或者从北半球的冬半年和下半年的时间段来总结。最后,还应该关注黄赤交角的度数,并假设黄赤交角增大或缩小情况下的变式训练。探究活动4: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典型例题2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3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4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图3图41.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9、计意图壳内部物质循环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2的图(图4)。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江苏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1.D 2.D思路点拨: 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这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春分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为每年的6月22日。6月初应该位于春分以后、夏至以前,而且比较接近夏至点,故选答案D。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发生在冬至日,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都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重点图像】图5 图5中甲图示意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地球绕日公转位置图。根据北半球夏至、秋分、冬至和春分的日期可推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