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3课戊戌变法练案(带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3课戊戌变法练案(带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3课戊戌变法练案(带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第3课戊戌变法练案(带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百日维新优化训练基础巩固11897年德国强占A广州湾 B胶州湾 C新界 D大连2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3劝学篇的作者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光绪帝4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A制定宪法 B召开国会C开制度局 D废除科举5下列不属于维新变法法令措施的是A鼓励私人办学 B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C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D行宪法,大开国会6光绪帝支持、参与变法的目的是A答谢康有为救驾 B挽救民族危亡C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权力 D做

2、一个有为之君强化提高7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不敢明确提出反封建的口号依赖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在变法中没有提出自己的核心主张A BC D8下列对于百日维新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9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C维新派的影响 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10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3、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 BC D课外延伸11阅读下列材料: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请回答:(1)概括戊戌变法法令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2)

4、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弊端?说明了什么?(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一一康有为救亡决沦材料2: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梁肩超戊戌政变记请同答:(1)材料l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对比材料l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高考猜想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会以国

5、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困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保国会章程材料二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徙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光绪帝为此说:“会为保国,岂不大善?”下令将文悌革职。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据材料归纳保国会的宗旨。(2)文悌一派代表哪一集团?其弹劾保国会的理由有哪些?据材料二指出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3)据材料二分析保国会夭折的原因。(4)据以上材料指出保国会的性质,并分析其影响。14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

6、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试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目的和百日维新的内容,说明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B 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2A 保国会成立后,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这一宗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故答案应为A项。3C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劝学篇的作者张之洞。4C 维新派主张废八股,改试策论,但不主张根本废除科举制度。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提出开制度局。因此,本题只有C项是正确的。5D 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并不

7、代表实行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其变法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6C A项是一干扰配项,D项是现在的评价;B、C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目的”之意的是C项。强化提高7A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上书皇帝本身就表明了他们变法的方式;从康、梁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从变法法令的具体内容可看出缺乏了维新派力主的君主立宪等核心内容。因此,本题的四个组合项都是正确的。8A 本题全面考查对于百日维新的内容及评价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教材可知,光绪帝并未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故百日维新未能全面反映维新派

8、的愿望和要求。9B 光绪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封建统治,其基本出发点应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10B 是辛丑条约签定后的内容,是戊戌变法前就存在的现象。课外延伸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及“裁撤绿营”“剪发辫”等,第(2)题同样抓住关键词“猝然失业”及“限一月办峻”“被突然中止”等。答案:(1)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2)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了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3)有利于

9、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2【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康有为思想主张及其变化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曲折性、艰巨性及原因;第(1)题,依据材料组织答案。第(2)题,考查戊戌变法过程中采取的某些措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3)题,对比分析素有为主张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是由封建顽固势力和维新派的阶级所决定的。答案:(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材料1中主张全面改革变法,材料2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向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

10、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维新派的软弱所致。高考猜想13【解析】本题的意图在于培养特定历史阶段分析问题的能力,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较好展示训练分析和阐释能力。戊戌变法在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的背景下出现,具有一定的早产性,在很多问题上会遇到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保国会是维新组织机构,成为被阻挠中心,保国是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本题第(1)题要求归纳概括;第(2)题考查阶级分析;第(3)题考查当时帝后两党的力量差距和斗争的尖锐性;第(4)题考查变法的性质和影响,注意影响和结果有一定差异,结果是外显的、静态的;影响是潜在的、动态的。答案:(1)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保国、保种、保教。(2)封建守旧势力。保国会“乱国”;保百姓不保清王朝。维护清王朝统治。(3)封建守旧势力的攻击和破坏。(4)保国会是维新派发动和组织的爱国救亡团体。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4【解析】首先注意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然后结合材料提示的从“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目的和百日维新的内容”方面分析,分析过程中注意光绪帝是一个封建的皇帝,根本上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答案: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兴起的,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抗侵略、设立议院、发展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