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什么区别他们的成分分别是什么啊分享到:2006-07-24 21:51提问者采纳斐林试剂用来检验还原性糖。双缩脲试剂用来检验蛋白质。不同:(1)溶液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双缩脲试剂中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
2、。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3)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反溶液和溶液混合(将滴溶液滴入溶液中),而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溶液(2mL),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然后再加入34滴溶液,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2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1、
3、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答案】AD【解析】小麦匀浆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还原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而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不能发生反应的试管中则呈现出婓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因此试管1、2、3、5为蓝色、4号为砖红色、6号为紫色,因此答案为AD。【试题评价】本题考查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
4、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对线粒体染色【答案】C【解析】在解离时是为了溶解细胞间质以利于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并杀死细胞,染色前必须漂洗以洗去盐酸后才能染色;与DNA结合的是甲基绿而非吡罗红;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时必须保证细胞是活的,使用盐酸 后细胞会死亡的,导致不能染色。故选C。新鲜的紫色洋葱全身是宝 可以选取不同部位 作为实验材料洋葱是生物学中较为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利用洋葱的根尖成熟区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B利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时,分生区的细胞是活的C利用鳞片叶外表皮
5、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呼吸作用D利用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光照下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cooco.作文指导&洋葱的根尖成熟区细胞中液泡体积大,占据了主要的位置,细胞质含量少,且细胞质基质中无叶绿体,不利于观察细胞质流动;利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时,解离的过程中细胞已经停止在当时的分裂相,细胞已经死亡;紫色细胞中含的是花青素而不是叶绿素,所以虽然实验材料是活的,但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应选取( ) A鳞叶内表的白色表皮 B鳞叶外表的白色表皮 C鳞叶外表的紫色表
6、皮 D鳞叶外表的干皱表皮答案C解析: 试题Net中心液泡内细胞液的颜色越深,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效果越明显,所以应选取鳞叶外表的紫色表皮。(2012安徽)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来源: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材料,经吡啰红甲基绿染色,DNA被染成绿色
7、,RNA被染成红色,因此可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细胞核被染成绿色,故A、B错。苏丹可将细胞内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故D错。健那绿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故C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实验的应用,本题以实验材料为切入点,涉及生物实验中常用染色剂的作用及颜色反应,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实验的识记。难度较小。特别注意: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而内表皮是无色的,液泡无色对线粒体的染色没有干扰。想得太多的同学千万不要多想了。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能否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011-09-27 18:53|分类:生物学|浏览2795次分享到:2011-09-27 19:15提问者采纳虽
8、然也可以,但不采用,我们做任何实验观察都要选择适合容易观察的材料,内表皮不含色素,做起来不易观察,通常做质壁分离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原因是它的外表皮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高一生物:下面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皮细胞较大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 表皮细胞含DNA和RNA,可用吡啰红使其DNA染成红色 C 表皮细胞含有色素,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D 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 请说明原因分享到:2011-02-05 21:31提问者采纳正确的答案是:D。答案分析:A是错误原因:因为表
9、皮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故不可能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B是错误原因: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虽然含DNA和RNA,但是其细胞中的大液泡含有色素,故用吡啰红使其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会被紫红的色素所干扰,无法辨认。C是错误原因: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虽然含有色素,但其色素是存在于大液泡中的,且色素也并非与叶绿体色素相同,故不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D是正确原因: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且大液泡中的色素具有指示作用,便于显微镜下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即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 ,故此选项正确。2013年浙江高考试题)某
10、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答案:A解析:RNA聚合酶有解旋功能,所以A是正确的,DNARNA杂交区域中也有A应与U配对,mRNA翻译上可以得到多条肽链,一个核糖体合成一条多肽链,由于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地点,所以该过程也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
11、出多条多肽链答案:BD解析: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图中已标明水平方向延伸的细线是DNA模板链,与它结合的球状物是RNA聚合酶,与DNA模板链和RNA聚合酶结合、向下悬垂的长短不一的4条细线上连接着数量不等的核糖体,这4条细线代表由同一基因转录产生的4个mRNA分子。图上每个mRNA都尚未与DNA脱离,说明转录尚未结束;而mRNA已与核糖体结合正在合成多肽,说明翻译已经开始。图中每个mRNA都与多个核糖体结合(4个mRNA上共计结合了24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正在合成一条多肽链,这就说明该基因在短时间内通过多次转录,重复翻译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2010年江苏高考试题)下列关于人体细
12、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答案:A解析:真核细胞是“先转录后翻译”,原核细胞才是“边转录边翻译”,才会出现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的现象。(2011年安徽高考试题)甲乙图示真核生物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
13、,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答案:D解析:根据信息,甲图是DNA复制,合成双链DNA,乙图是DNA转录,合成的是单链RNA。甲和乙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也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需要解旋酶,乙可以不需要解旋酶。一个细胞周期中,复制一次,表达可以多次,所以D正确。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
14、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2)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3)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
15、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答案(1)(是一个空)AaBB、Aabb、AABb、aaBb(2)数目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3)42 二 4解析: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变异、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组等。(1)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说明一对性状是测交,另一对性状只有一个表现型,即两纯合子杂交,因此亲本的两对基因一对杂合一对纯合,故可能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2)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
16、目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提供异常配子)同正常小偃麦(提供正常配子)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可能有部分同学以为F1减数分裂会联系紊乱,从而不易作答。)(3)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些时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也是配子的2倍(因为要形成2个配子)故染色体数为42;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为体细胞的一半,则黑麦有2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植物;%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普通小麦的配子有3个染色体组,黑麦的配子有1个
17、染色体组,受精形成F1则有4个染色体组。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 ) A.30% B.26% C.36% D.35%答案A*#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3/10X3/10),AAbb(1/10x1/10),aaBB(2/10X2/10),aabb(4/10x4/10);所以选A。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A34/100 B1/16C1
18、/64 D1/100答案A某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中Ab占4/10、aB占4/10、AB占1/10、ab占1/10。个体进行自交时,只有相同的配子组合才能形成纯合体后代。相同配子组合的概率16/10016/1001/1001/10034/100。#免费Q.cOoco.N提问中心血型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其中 A 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B 、 C 、 D 、 E 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 CO2 浓度下,马铃薯以处吸收( + )或释放(一)速率( 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
19、回答:( 1 )由表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马铃薯最强光合速率所需的条件是。( 3 )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所需的条件是。( 4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图 P 点,限制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乙图 Q 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预计丙图 Q 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答案ecoo课Net件f( l )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1 分,答不全不给分)( 2 )全
20、光照、 CO2浓度为 1 . 22 、 35 ( 2 分)( 3 )全光照、CO2浓度为 1 . 22 、 30 ( 2 分)( 4 )光照强度( 1 分) 适当调节环境温度(或将温度调到最适温度) ( 1 分)三条曲线都会随温度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 2 分)2013年高考大纲卷第31题.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
21、合作用,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答案】 (1)固定CO2总量(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2分)释放CO2(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自由扩散(1分)(2)A(1分)B(1分)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该题取材于约翰德柯尔(John Decher)1955年测定烟草光合速率的实验。实验中德柯尔观察到在停止光照后的短时间内,叶片大量释放CO2,即“C
22、O2猝发(CO2outburst)”现象。德柯尔的实验结果和之前(1920年)发现的瓦布格效应(Warburg effect,氧对光合作用抑制的现象)导致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现象的发现,即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不仅进行CO2的同化,同时存在依赖光的吸收O2、释放CO2的反应,这个过程称为光呼吸。试题中所讲的植物除了细胞呼吸以外,还存在另一个释放CO2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光呼吸。由于在停止照光后光合作用立即中断,而光呼吸并不马上停止,因此就有剩余的二氧化碳释出,所以般认为二氧化碳猝发是光呼吸的残留阶段。光呼吸被冠以“呼吸”二字,是因为光呼吸与细胞呼吸(在行光呼吸细胞中称为暗
23、呼吸)的投入产出一样,都是消耗O2、释放CO2的过程。但除了这一点之外,光呼吸可以说完全不同于细胞呼吸。光呼吸只在绿色细胞中进行,而且只能在光照下发生;而细胞呼吸在植物的每个活细胞中都能进行,而且有光无光都行。光呼吸过程要消耗ATP和NADPH;而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和NADH。光呼吸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而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发生。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有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部分。(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1)甲病属于遗传病。2)从理论上讲,-2和-3的女儿都患乙病,
24、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3)若-2和-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 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1)根据上述原理,具
25、有凝集原B的人应具有基因和基因。2)某家系的系谱图和如图4所示。-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2的基因型是。3)一对基因型为HhIAi的夫妇,生血型为O型血的孩子的几率是。答案(1)Y的差别(2)1)常染色体隐性 2)X连锁显性(伴X染色体显性) 3)1/4 4)1/200(3)1)H2)Hh 3)7/1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相关知识。Y的差别部分指只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由1和2不患甲病而2患病可以推断甲病为隐性遗传病,2是女患者但其父亲不患病则致病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乙病1和2患病而1正常,应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子代男女患病率不同可知应为X连锁;根据遗传
26、系谱图,2基因型为aaXBXb3基因型为AaXBY(2/3)或AAXBY(1/3)(A,a代表甲病致病基因,B,b代表乙病致病基因)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3/4,则同时患病的概率为1/3*3/4=1/4;4基因型为aa,正常女子是携带者(Aa)的概率为1/50,子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50*1/2=1/200;解题关键是仔细阅读题中相关信息,H物质在IB基因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2的表现型为AB型,既有凝集原A又用凝集原B,应有H基因同时又会由2继承一h基因,则基因型为HhIAIB;该夫妇所生孩子中O型血所对应的基因型为HHii、Hhii、hhIAIB
27、、hhIBi、hhii和hhIAi,几率为7/16。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分享到:2009-04-17 10:44提问者采纳如果是高中生物题目,就选C。原因是“花药”中能看到分裂现象的是花粉的形成过程,“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即花粉至少有两个染色体组,体细胞就是四个染色体组。严格来说,在没有染色体形状种类数这一信息的情况下,“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说明该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是2、4或6个,所以生物体细胞就是4、8或12个染色体组
28、。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013-06-11 12:35wymen|分类:生物学|浏览1338次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调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磁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解释一下哈谢啦分享到:2013-06-11 13:07提问者采纳选AC。VI是常染色体,设有染色体VI为A,无为a。则题目就变成:AaXBX
29、b、AaXBY进行杂交,产生的F1眼色:白雄1/4, 红雌1/2,红雄1/4。白1/4, 红3/4。所以A正确,B错误。F1染色体:AA:Aa:aa=1:2:1,其中,aa是VI染色体2条都缺失,致死。所以只有AA:Aa=1:2,即 染色体正常占1/3,缺一条的占2/3。C选项:染色体正常1/3,红眼3/4,所以是1/4。正确。D选项:染色体缺1条2/3,白眼1/4,所以是1/6。错误。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 用户名:c* |分类:高中生物 检举已检举|2013-09-09 17:25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
30、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C. 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D. 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答案C在原始的狼群中,个体间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存在着差异,有些狼体重较轻,四肢较长而灵活,适于捕食鹿,有些狼个体较重,四肢较短且力量大,适于捕食羊。在生存斗争中,以猎鹿为生的狼,在捕食与被捕食的相互选择中,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形成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的变种;同样以猎羊为生的狼
31、也形成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的变种。狼的性状分歧是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上双向传导,C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难度较低。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C.烟草叶片
32、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答案】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用胰蛋白酶,B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细胞工程技术的了解,难度较低。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答案】D【解析】HIV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A错误;HIV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C错误;HIV通过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D正确。【试题
33、点评】本题综合了病毒、细胞器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4.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答案】B【解析】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要敏感些,B错误。【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激素的了解,难度适中。5.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
34、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答案】C【解析】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选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育种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植物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的工厂化生产等。1、微型繁殖(1)概念:是指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
35、技术。(2)实质:植物组织培养(3)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完成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的生理过程: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5)优点: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可以快速大量培育出新个体,有利于工厂化培育;选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6)成功应用举例:优良的观赏植物、经济林木、无性繁殖作物等。2、培育无病毒的植株(1)原理:生产上许多无性繁殖作物均受到病毒的侵染,从而导致品种的严重退化、减产和降低品质。利用植物分生组织(刚刚产生,病毒很少,甚至无毒)进行培养可以使新长成的植株脱去病毒。(2)常选用部位:茎尖组织。(3)操作过程: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
36、,从而获得脱毒苗。(4)成功应用举例: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香蕉等。利用微型繁殖和作物脱毒都是离体快繁技术,离体快繁技术的优点:繁殖速度快;幼苗遗传背景均一,重复性好;不受季节和地区限制。3、制备人工种子(1)概念:人工种子是指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2)人工种子的结构:由胚状体、作为保护外壳的人工种皮和提供发育所需营养的人工胚乳三部分构成。(3)与天然种子相比较,其优越性有: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固定杂种优势;是一种快捷高效的繁殖方式;可人为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4)成功应用举例:芹菜、花椰
37、菜、桉树和水稻的胚状体制备的人工种子。(5)结构:4、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二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突变体利用:在组织培养中会出现突变体,通过从有用的突变体中选育出新品种(如筛选抗病、抗盐、含高蛋白的突变体)。6、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2)技术:植物组织培养。(3)工厂化生产人身皂苷的基本流程
38、:第一步,选择人参根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经过培养选择找到增殖速度快而且细胞内人身皂苷含量高的细胞株,其中一部分作为种子保存,以备下一次生产用,一部分进行发酵生产。第二步,将第一步选择到得细胞株在发酵罐中的适合培养液中进行发酵生产。第三步,将发酵罐中培养的细胞进行破碎,从中提取人身皂苷。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答案:C分析:这是浙科版特有的知识点,即有丝
39、分裂间期中G1、S、G2期的特点(包括示意图),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影响其进入S期,S期细胞发生DNA复制,所以DNA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并没有加倍,进入G2期已经复制好,所以DNA已经加倍。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群体,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所以M期细胞在一段时间内比例应该会增加。2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K+Na+140.018.03.0145.0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答案:D分析:根据表格
40、,Na+主要在神经细胞外,K+主要在神经细胞外,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是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是进入细胞,Na+经钠离子通道是进入细胞,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答案:A分析:RNA聚合酶有解旋功能(超出教学的范围),所以A是正确的,DNARNA杂交区域中出现A与U配对的情况,mRNA翻译上可以得到多条肽链,一个核糖体合成一条多肽链,由于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地点,所以该过程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会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答案:B分析:根据出生率的计算应该是20%,自然增长率是10%,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竞内容编辑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车间主任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届上海延安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兽药监督抽样管理办法
- 农村保洁经费管理办法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高频词性转换清单(素材)
- 北京早教机构管理办法
- 村镇应急车辆管理办法
- 供电设施安装管理办法
- 领导层AI应用对员工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分析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非甾体抗炎药围术期镇痛专家共识(2024 版)解读
- GB/T 44828-2024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
- 2024年三级直播销售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Unit 1 A new start 词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 异位妊娠的课件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上海2024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招聘笔试上岸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渣土清运综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 书面检查材料(通用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