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现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现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现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现代文阅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文阅读,瓯海第一高级中学 解观凯,2013年高考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选材与得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论述类文本选用的是一篇外国作品,文本出自卢旺达建筑师莱昂克里尔的社会建筑。 文学类文本阅读则延续了去年的选材风格,用的是湖南当代作家李清明的散文牛铃叮当。 主观性试题共有6个小题,分值为23分,平均得分12.95分。,二、各题答题情况分析,第10题 “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满分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答出“有生命力”、“生命的语言”等意思的句子,可给2分); 这是文化的选择(答出与“文化”意思相近的句子,如“传承传统文化”等,可给1分)。如考生将两点答

2、在一句中,可给3分。,例1:传统建筑在永恒的重塑中寻找自我,它的没落为正本清源和改造创造条件;它仍在向我们传递着精华的信息;传统建筑语言没有被侵蚀、污染。(0分) 例2:它在永恒的重塑中寻找自我。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重构古典形式。传统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选择。(1分) 例3:传统建筑如同活着的有机物,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传统建筑不断向我们传达精华信息;它是有生命的语言,其原则在被重现新貌。(2分) 本题的答案要点集中在原文第四段,例1到例3均是从全文着眼,概括了各段的要点,但关键点未概括全。,例4:传统建筑并不一劳永逸,在永恒的重塑中寻找自我。传统建筑仍不断传达精华的信息。是生命的语言,文化

3、的选择。(3分) 例5:传统建筑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它的规则、含义没有被侵蚀;它是文化的选择,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进化到一定阶段,在忘怀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3分) 例4也从全文着眼,好在其第点抓住了全部要害。,第11题,问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满分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答出与“强调”或“引起读者注意”相近的句子,可给1分); “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揄、幽默的意味。(答出与“对照”意思相近的句子,如“对比”、“反衬”、“突出”、“反而不如”等,可给1分;答出与“揶揄”、“幽默”意思相近的句子

4、,如“调侃”、“诙谐”、“暗讽”、“讽刺”等,可给1分)。,例1:与传统的水牛和水牛的能干形成对比,突出拖拉机的笨重和水牛的自如。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新的机器时代的到来。表达出作者对水牛的喜爱赞许和对拖拉机的反感。(1分) 例2:比喻,将拖拉机比成“铁牛”,所以加上引号;“拖拉”用于拖拉的拖拉机陷于淤泥反而需要水牛“拖拉”出来,形成对比,具有语言幽默讽刺。(2分) 例3:“铁牛”用来形容拖拉机的外貌和同牛一样耕田的能力;“拖拉”是指拖拉机中名字里的“拖拉”两字,它暗指拖拉机耕田拖拉,经常陷进淤泥中。两个词加上引号讽刺了拖拉机耕田不如水牛利索,突出了水牛耕田能力对农民的重要性。(2分),例4:将

5、“拖拉机”比喻作铁牛,与水牛进行对比,强调突显了水牛的好处,耕田方便,而拖拉机沉陷泥田。将“拖拉”则更突显了水牛的力大,将陷于泥中的拖拉机拉出,强调了水牛的功劳、用途之大。(2分) 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对比”,但将“强调”“讽刺”答全的,却极少。其实此题可从引号的作用来思考。标点符号没有单独设题考,复习时往往被忽略,从这里可以看出命题的灵活性及考查语文综合素质的导向。,第12题,要求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满分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答出与“

6、通过动作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意思相近的句子,如“泅水高手”、“游泳能手”、“游泳本领高”、“水牛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游泳强”等,可给2分); 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答出与“通过动作表现人与水牛的亲密关系”意思相近的句子,如“深厚感情”、“和谐融洽”、“喜爱与赞美”、“感情好”等,可给2分)。,例1:划线句通过细节描写写出水牛在水深水浅处是如何游泳的和我们是如何跟着水牛学游泳。把水牛比作“我们”的“游泳老师”“我们”拽住水牛尾巴学会“牛刨”“蛙泳”,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水牛是游泳能手的形象,突出它游泳本领高。(2分)

7、 例2:第一句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和拟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水牛在水中游泳时的姿态及人性化的得意的叫唤,且游泳时还可以啃食植物,也突出了水牛游泳的能力之强,对应了前文。 第二句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用“赶”、“拽”、“拍击”等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小时候跟水牛学游泳的情景。(3分) 例1只关注了第一个要点,例2思路清晰,只是第二个要点不全,未点出第二句中的情感。,例3:通过水牛水浅游泳时的各种动作,游得慢,啃食荷叶,水深处得意的叫唤来表现水牛天生是游泳高手,适应水乡的农田,是水乡人的好帮手,作者对其游泳技能的赞叹;第二句通过我的童年生活,拉牛尾学习游泳,在水牛身上迅速学会本领,说明水牛不仅在水乡耕田,

8、还是我们童年的玩伴,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我的生活和它一起度过。(4分) 例3思路清晰,要点全面。,例4:运用排比句,突出了水牛在水浅处的悠闲和在水深处的矫健,写出了作者对水牛的自豪和喜爱。运用牛的叫声和牛的动作等表现牛的灵活,描述性的语句表现了本段的主旨:水牛是游泳能手。用具体的事例体现作者与水牛从小相伴的深厚感情。(4分) 例4是另一种常用的思路,突出了画线句所用的“技巧”,这是“赏析”题的基本答法。,第13题问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喜剧效果(答出与“喜剧性效果”意思相近的句子,如“滑稽可

9、知”、“成了笑话”、“嘲讽意味”、“讽刺”、“反讽”、“啼笑皆非”等,可给2分);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答出与“无奈”意思相近的句子,如“伤感”、“惋惜”、“遗憾”、“失望”、“可悲”、“悲哀”、“感慨”、“感叹”等,可给1分)。,例1:由牛犊引发的纠纷,令相邻两家带牛犊去做“亲子鉴定”,鉴定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本是可以避免的,由于双方互不相让而得不偿失。(1分) 例1未出现评分标准中的关键词,但解释了“可笑”,故得1分。,例2:暗讽利益驱动下的人们以及以利益为主的社会。说明为了获取眼前利益而舍去

10、更大的利益的人们的不值得。乡里的老规矩如同水牛一样,在利益下已然暗淡。(2分) 例2提到“暗讽”,得2分。,例3:这场由牛犊引发的纷争是不必要的,最终给牛做“亲子鉴定”也是愚不可及。为争六条牛犊却花费了远超牛犊价值的费用实在引人发笑。而这场纷争也表明了乡里人不再如从前那样敦朴,利益早已蒙蔽了他们的理性,作者为此感到悲哀。(3分) 例3,“引人发笑”2分,“悲哀”1分,故得满分。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明白“黑色幽默”的意思,比如说“牛皮是黑色的,所以说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术语,但在教材和各种复习用书上并未正式出现。这里又可以看到今年命题的灵活性,这也启示我们语文复习不可太功

11、利,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第14题问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呼应题目,点明文旨(答出与“呼应题目,点明文旨”意思相近的句子,如“点题”、“照应标题”、“突出主题”等,可给2分);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答出与“线索”、“结构”意思相近的句子,如“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整体”等,可给1分);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答出与“背景旋律”、“感染力”意思相近的句子,如“渲染作用”、“升华文章的感情基调”等,可给1分);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答出与“象征”意义相近的句子,可给1分)。,例1:牛铃可谓是水牛的代名词。作者反复的提

12、到牛铃,增强了牛铃的表达效果。自从牛犊走路的那天起,就会有一串铃铛,一直到水牛的死亡。牛铃一直陪伴着水牛,温驯的时候,牛铃是“撒娇的”,打架的时候牛铃是“勇猛”的,从牛铃的声音也可判断水牛的喜怒,表达了牛铃的作用之大。 “艺术效果是指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通过某种手法或是某种工具以达到从思维或是视觉上的某种效果。”可见此题应从“技巧”入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明白“艺术效果”的含义,遂逐“铃”解释,如例1,终不能得分。这样答的考生不是不懂这些技巧,而是不理解题意。,例2:以“牛铃”为线索,贯穿全文,“牛铃”的变化记载了人们这些年的变化,从一个纯朴善良的人变成了一个为利益而活的人的过程,讽刺当今人们

13、为了利益忘却了纯朴善良的本质。(1分) 例2这位考生,只抓住一点,更有考生就此一点逐“铃”详加说明。,例3:与题目当呼应,点明文章的主旨是与水牛有关。牛铃作为关键线索贯穿全文,牛铃象征着水牛,结尾处的牛铃写出了主人对往日水牛在田野耕田及与孩童玩耍的怀念。(4分) 例4:呼应题目,照应全文;水牛是全文的线索,牛铃就象征着水牛;牛铃的响动体现了水牛的处境与心情,从前后文“牛铃欢快地响动”与“没有了往日的悦耳悠扬”看出;开头的“铜铃”到“新铃铛”象征着时代的变迁。(4分) 例3对“象征”的解释与答案不合,但评卷时只看关键词,所以与例4同样得4分。,例5:“牛铃”是水牛的象征,是全文的线索。牛铃声是水

14、牛的语言,是人与动物间情感传递的信息。“牛铃”与题目呼应,首尾呼应,将文中两处牛铃声进行对比,突出了现今的牛铃缺乏了灵性与温暖。牛铃的变化象征时代的变迁,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及思考,升华主题,富有感染力。(5分) 例5这样的答案,可见考生的功底深。,第15题要求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本文主旨: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答出与“本文主旨”相关的句子,如“眷恋”、“怅惘”、“可惜”、“感慨”、“怀念”、“叹息”、“怀恋”、“留恋”等,可给2分); 考生感悟:略(写出切合题意的感悟,可给2分;与不相干的内容可作为感悟);

15、答出并表达流畅的,可给1分。,例1:牛铃依旧叮当,可水牛们的生活却在改变,变得落寞了,水牛也越来越可怜了,水牛辛苦一生却换来悲惨的结局。我们应该多替动物想想,要爱护动物,它们没有向我们索要过什么,而我们却不断地向它们索要了全部。(2分) 主旨的概括易出偏差,说明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能力仍是非常重要的。,例2:本文的主旨是时间流逝,原本美好的,不被利益伤害的社会变成了利益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的变化;我认为社会变了被利益驱动的社会,是由于国家发展了,社会进步,人们会向前利益看,然而,我们在对待人们,应该保持原来的真情,不该被利益迫使。(3分) 语句不通,但审清了题意,有答题的框架,也可得3分。,例3:

16、主旨:以水牛写时代变迁,不仅有对乡村旧物深情留恋,又有对已逝纯朴民风的叹惋。呼吁人们找寻生命质地的本真朴素。 感悟:纷繁的新时代,我们似乎已忘却本有的质朴与和谐,一味比谋小利而伤大情导致本性流失。逝去的乡村文化并不能带走人性本真。物仍在,人更替,我们应拾起纯朴,回归本真。(5分),此题中的感悟基本上是送分的,但仍有不少考生只写了主旨或只写了感悟。,三、主要问题,无法准确理解题意,不能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不能准确理解题干所用术语的意思,对解题经验未做理性的提升。如第14题中的“艺术效果”,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从“技巧”“手法”的角度做答,而只解释意义与情感。,三、主要问题,答题不规范,缺乏条理,书写不整洁,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