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谈话引入,了解送别诗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

2、有不散的宴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二、初读古诗,感悟韵律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指名读-范读齐读)三、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揭题、解题揭题:注意“孟(mng)”的读音及写法。解题: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2、了解背景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3、理解诗意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集体交流弄

3、懂“西辞”的含义,明确黄鹤楼、广陵之地理位置,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4、入境悟请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细细品读古诗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昔日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诗中恰逢阳春三月。想象表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李白这是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李白何来心情赏春呢?他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引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感悟“孤帆”古代水上运输最为重要,而长江自古又是水上交通要道,且扬州是当时的繁华都市,此时的长江一定是过尽千帆,诗中为何说“孤帆”呢?(学生自主感悟)总结: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惟有孟浩然。5、诵读全诗第二课时课时目

4、标: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寄托了李白对孟浩然深情厚谊,至今被人们传颂,我们再来看看王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离别情。1、解诗题轻声读诗题读了诗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评价)这首诗还叫什么名字?(渭城曲、阳关三叠)二读诗题送元二使安西2、知诗人关于王维你知道什么?3、解诗意自学(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记下自己的解释与感受) 汇报(说说自己的收获,看看谁知道的最多)重点理解:浥、更尽、故人4、悟诗情你静静的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些什么?元二要经历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深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

5、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再多的话语却道不尽离别意,只能说(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受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再来一杯:(做举杯动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在送他一程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诵诗送元二使安西二、延伸巩固入诗境今天,我们学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使安西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这样的别离,真的让人难过。古诗中有很多“送别”的诗。1、古诗大汇聚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高适别

6、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选诗齐研读四人小组,合作研读一古诗,感悟这是怎样的别离?3、总结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令人心灵震动的“情”字。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间才有了万古不朽的诗篇。让我们再来吟诵这两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21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

7、、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二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

8、习生字词。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5指导感情朗读。四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

9、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1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2学习第4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3)指导回答。(4)交流: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3学习第5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赞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

10、个性美。三指导朗读全文。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五小组交流。六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板书设计:21、搭石摆搭石 为人着想走搭石 协调有序让搭石 谦让尊老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教学难

11、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经见到过哪些桥?(自由发言)你们见到过生命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生命桥的文章。(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3、导语过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老师心中感慨万千。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好吗?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2、,读通句子,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生字?出示: 凋零 绽放 辗转 步履匆匆 突如其来 海峡彼岸 空旷 暂停 身躯 白血病 同胞 血脉亲情 空旷 5、交流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并对难以读通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6、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布置分层作业: 1、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 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合作探究“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

13、情。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回顾课文内容。 1、 学生交流有关白血病、台湾、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走入教学 18岁的小钱因为患了白血病而挣扎在死亡线上,年轻的生命危在旦夕,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刻不容缓啊!然而,不幸的小钱又是幸运的,这其中的故事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呢? 三、深入文本,深刻体会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词语。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将它们画出来。 2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重点句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理解“同一时

14、刻” “步履匆匆” 为什么李博士会步履匆匆? 有感情朗读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沉着”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为什么李博士仍沉着地站着,青年还静静地躺着?他们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危险?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李博士和青年急小钱所急,想小钱所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们的精神多么难能可贵啊! 四、升华情感,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1导语:经过李博士不分昼夜的奋战,由于台湾青年那血浓于水的无私奉献,小钱得救了。 2齐读最后一节。你又读懂了什么? 3你能给这座生命桥取名吗?说明理由,教师巡视合理的名

15、字写在桥下。 4教师小结: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五、拓展写话 1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跟哪些人说?(小钱、李博士、台湾青年)播放爱的奉献 2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六、总结诗朗诵 宝岛台湾同大陆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读)。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在此,老师借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上课。钢琴曲伴奏,朗诵乡愁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骨髓 小钱年轻人 杭州 台湾23卡罗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6、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通过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同情体贴给予关爱,激发阅读原著爱的教育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一、突显母爱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妈妈对你的关爱? 2、师:是呀,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曾有一位男孩儿在他妈妈生日那天为向他母亲表达深深的感

17、激之情,给他母亲写了一封长达8页纸的信,在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朵。(稍停顿)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这个才四年级的男孩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这个可怜的孩子名字就叫“卡罗纳”。(板书课题,齐读)二、走进内心感受伤痛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卡罗纳,走进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2、交流感受: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文中句子)感受到的。(伤心、可怜、痛苦、悲哀)理解“号啕大哭”的意思。 3、学习表现卡罗纳

18、伤心的四句话。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4)“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说说你从哪感受到卡罗纳的伤心?(引导抓住字词理解:面容灰白、放声大哭、号啕大哭、趴、抱等)三、身临其境体味关爱作者通过描写卡罗纳的神态、动

19、作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爱的那份伤,那份痛!失去母爱的卡罗纳来到学校得到了谁的爱?你能找出这些充满关爱的句子吗?请在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及时作上批注。(四人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一)、来自老师的关爱。(板书:老师的爱) 1、“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请读读。(“!”非常严肃、命令) (2)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3)老师对卡罗纳充满同情和关爱,她怀着热切的希望,要我们郑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让我们一起读。 2、 “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1)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

20、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带着感受朗读。 (2)感悟:“拉到、孩子”,再来读。 (3)师小结:伟大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再来安慰他一次。(齐读) (二)、来自同学们的关爱1、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1)理解:“屏息凝神”。(2)引读: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生怕 2、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这是多么关切的目光啊! 3、 “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

21、他说:卡罗纳,别哭了。”(1)细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感受,不要放过一个字,你会突然发现有几个词跳进你的眼帘。(“放 贴 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3)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 (三)、来自长辈的关爱 1、 “卡罗纳站在所以母亲把我推开了,她怕” (1)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2)是啊,此时他正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他看到我的母亲来(接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他彻底崩溃了,他仿佛在说:(生想象说)看到这情景,我明白了

22、母亲的用意,我恍然(大悟),没有再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了卡的手一起(回家去了)。四、还原生活直抒胸臆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这篇选自爱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伸出援助之手来表达我们的爱: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板书设计:23 *卡罗纳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不幸) 得到 同学的爱(幸福) 长辈的爱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3、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教学难点: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题:给(j)予是快乐的2释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解释题目吗?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2)解词。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质疑问难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保罗的几次惊讶?2学生读课文后,

24、讨论交流:两次惊讶。3以两次惊讶为线索,给文章分段。4讨论交流:第一段(17);第二段(811);第三段(12、13)四、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默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圈画出写小男孩面对新车的表现的句子和写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句子。3讨论交流:(1)“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2)“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4教师引导:(1)小男孩看到新车会想些什么?(2)当小男孩看着这部漂亮的新车时,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5、(3)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小男孩当时的心情?(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5教师引导:(1)保罗是怎样说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注意强调的词语。(2)说说强调“圣诞礼物”和“哥哥”的理由。(三)学习第二段。1默读,思考:小男孩向保罗提出了什么要求?保罗怎么想的?2小男孩到家做了些什么呢?画出小男孩的动作3小男孩对弟弟的话又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四)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思考:他们三人各自难忘的分别是什么?2齐读课文第三段。(五)总结全文。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学习本课以后,我知道,保罗的哥哥因为_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_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_而感到快乐,我也曾经因为_而感到快乐。2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保罗(误解)懂得小男孩有哥哥当哥哥炫耀承诺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熟读诗句,尝试背诵;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