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案_第1页
《石灰吟》教案_第2页
《石灰吟》教案_第3页
《石灰吟》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导入新课:1、 同学们,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尚书尧典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诗言志,歌咏言。在古诗中,有不少是表达诗人远大志向和抱负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石灰吟。2、“字乃人衣冠。”请你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书写课题。(板书)书写吟时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撇,没有点。3、“吟”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吟诵,赞美。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4、了解诗人:学生读简介。(课件出示)5、 作者于谦所要吟诵的是“石灰”这一事物。 (板书:物)过渡:石灰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事物,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得于谦要不惜笔墨对它

2、赞颂一番呢? 二、读准古诗 (课件出示) 1、现在,请你认认真真地把这首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力求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3、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相信你一定还可以读出古诗的韵味来!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吗? (师范读) 4、指名练读 5、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这就读准了一首古诗。 三、读懂古诗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懂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中的意境。2、 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古诗。3、 “等闲”的意思是?“若等闲”呢?石灰到底把什么看做了好像很平常的事呢?谁来读读古诗的前两

3、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 此时,你能用古诗当中的词归纳出石灰石变石灰的经过吗?千锤万凿出深山2.你认为这是怎样的锤打?请你吟一吟这句诗.3.开采出来的石灰石还要经历哪个步骤?烈火焚烧若等闲4. 这样的大火你知道有多少度吗?它有近五千度的高温,能在0.01秒将你的手掌完全融化。你能读好这句诗吗?5、大火之后的石灰石变成了这雪白的生石灰,还要经历哪一步?粉骨碎身浑不怕6、粉骨碎身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可以吗?7.千锤万凿石灰惧怕了吗?烈火焚烧石灰惧怕了吗?它将这一切磨难看做最平常的事,这一切的困难它全不怕,为的是什么?要留清白在人间8.请你用四个字来赞美这样的石灰:_为清白。9、齐吟

4、古诗,现在同桌之间来再试着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吧!10、同学们,你们看,抓住诗中这些难懂的字词加以理解,我们就读懂了这首诗。11、全班交流诗句意思。小结: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诗意很容易理解。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理解,理解了关键字词那古诗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4、 体会于谦的坎坷人生,感受他的清白留世,诵读古诗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它有生命吗?于谦为什么要将石灰这样写?这里的石灰其实是人,是于谦自已.2.再看古诗,哪个词或哪句诗让你看到了于谦的影子,闻到了人的气息?3.虽然于谦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可是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

5、在诗句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于谦。于谦要借这石灰表明自已会永留清白于世的高尚节操。这种写法叫什么呢?(托物言志)5、 过渡:有人说:石灰吟伴随了于谦一生,见证了于谦一生,让我们走进诗人,诵读古诗。 (生看PPT读)12岁那年,于谦偶见石灰便写下了石灰吟。 师诵:那个时候,于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留下了一种信念:请一位学生诵石灰吟. (生看PPT读)23岁于谦寒窗苦读,入朝为官;32岁时,为官9年,期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师配乐诵:这颗种子在于谦心中生了根、发了芽。51岁那年,瓦剌叛军大举进攻边疆,英宗被俘虏,顿时朝内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准备投递投降书,

6、于谦挺身而出,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京城的策略,后来结合群众击溃叛军.师过渡:看到百姓欢呼的样子,于谦泛着喜悦的泪水,心中的信念越来越强大:全班女生齐诵石灰吟. 52岁那年,宦官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并大力捏造于谦谋逆的谣言。59岁那年于谦被昏庸的皇帝判了死刑。师配乐诵:于谦泰然自若,视死如归,因为他心中的种子已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他心里的信念已深入骨髓:全班男生齐诵石灰吟 59岁那年,于谦问斩当日,京城阴云密布,狂沙漫天,城里的老百姓不远千里赶来为于谦送行,就在于谦血洒大地那一刻,所有哀号声、痛哭声汇成一首诗在天地间响彻云霄:全班齐诵石灰吟五于谦精神的流传1.当几百年过

7、去之后,后人阅读古诗石灰吟,感受不仅仅是对石灰的赞美,也是对于谦的赞美,人们会这样赞颂诗人于谦:(全班齐背)于谦走了,但是他的信念,他的精神却植根于华夏儿女的身上,永不熄灭。2.1932年的抗日战争,爱国将士吉鸿昌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3. 1940初,杨靖宁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不肯投降。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4于谦之后的爱国英雄多不胜数,于谦之前的爱国将士也有很多:5.南宋灭亡时期,有一位英雄他面对元世祖的高官厚禄严词拒绝,临死前写下了他的豪情壮志,生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6.这些爱国之士为何会在死亡面前如此淡定自如,因为他们都怀有于谦精神,誓死要留清白于世。六情感升华,说一说1、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石灰吟这首诗如果只能保留一句诗,你会保留哪一句?2、 如果要把这句诗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