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_134.ppt_第1页
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_134.ppt_第2页
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_134.ppt_第3页
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_134.ppt_第4页
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_13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基础,授课教师: 赵应丁: 明德廷:jxau_,目录,1.虚拟现实概论 2.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及技术 3.VRML概述与VRML文件 4.VRML基本造型 5.VRML空间变换 6.VRML纹理映射 7.VRML声音技术 8.VRML光照效果 9.VRML空间效果 10.VRML视点与导航,目录,11.VRML复杂造型 12.VRML动画 13.VRML交互功能 14.VRML脚本设计 15.VRML其他节点 16.原型及其应用 17.综合举例之一 18.综合举例之二,参考资料,段新,虚拟现实基础与VRML编程,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讲 虚拟现实概论,1.虚拟现实技术 2.虚

2、拟现实系统分类 3.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组成 4.虚拟现实研究内容 5.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1.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21世纪三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计算机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由美国VPL公司的Jaron Lanier在1989年创造的一个新词。 它通常是指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一系列新型交互设备构造出的用以体验或感知虚拟境界的一种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用户使用这些高级设备以自然的技能向计算机发送各种指令,并得到环境对用户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信息的实时反馈。,1.虚拟现实技术(续),世界上首个具有虚拟现实思想的装置是由Morton

3、 Heilig在1962年研制成功的,它是一种被称之为Sensorma的具有多种感官刺激的全景式立体电影设备。 该设备主要由三维视频组成,并具有立体声功能,能产生不同的气味,能产生自然风的吹拂,座椅还可以随剧情变化而振动。 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发展而来。 1965年,Ivan Sutherland博士发表”The Ultimate Display”一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图形显示技术。观察者可以自然地转动头部和身体即可改变视点,所看到的场景即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也将实时地发生变化;观察者还可以以自然的方式直接与虚拟境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1.虚拟现实技术(续),虚拟现

4、实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真实性、沉浸性和交互性。 真实性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看起来像真的、听起来像真的、触摸起来像真的虚拟境界,该境界同时还可以向介入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人类具有的感官刺激。 沉浸性是指计算机控制下的虚拟境界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交互性是指人能以纯自然方式与虚拟境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即不使用鼠标、键盘等常规设备,而要求使用手势、体势、人类语言等自然方式进行交互操作。 能够满足以上要求的系统称之为虚拟现实系统,构建此系统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技术被定义为虚拟现实技术。,1.虚拟现实技术(续),理论上,可以将虚拟现实简明定义为:由计算机及其软硬件技术生成的,给人多种感官

5、刺激的虚拟境界(Virtual Environment,VE,虚拟环境),1.虚拟现实技术(续),(1)多种感官刺激,1.虚拟现实技术(续),(2)虚拟现实本质上是一种人机交互系统,而且是一种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 定义没有特别强调沉浸感,隐含表明虚拟现实可分为”沉浸式”和”非沉浸式”两种。 算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算法正确性的证明和复杂性的分析。,1.虚拟现实技术(续),1962年Morton Heiling研制成功首台全传感仿真系统。 1965年SutherLand博士提出Ultimate Display概念。 1965年SutherLand首次研制成功头盔式显示器。 20世纪70年代中

6、美军战斗机飞行模拟器研制成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NASA研制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使用的VIEW系统。 20世纪90年代开始,VR的研究热潮开始向民用高科技转移。 数据手套(DataGloves) EyePhones 20年代90年代中期,标准化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为在Internet上构建可共享、可交换的WWW虚拟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1.虚拟现实技术(续),VRML 1.0VRML 2.0VRML 97X3D X3D由4部分组成:结构和基本组件、应用程序接口、XML编码及VRML97编码。 XML是新出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网络通用语言规范,它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 可

7、扩展性、高度结构化、便于网络传输等特点,决定了其卓越的性能表现,使其成为未来网络开发的通用语言。 目前,虚拟现实系统已由单机系统发展到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进一步还要发展到支持协同工作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即由过去只支持多用户共享,发展到需要支持以多人相互感知、协同操作等为目的的协同感知领域。,1.虚拟现实技术(续),存在的问题 视觉真实感知和实时化问题 听觉感知问题 交互性问题,1.虚拟现实技术(续),虚拟现实的价值 沉浸性体验意味着体验,那么体验的目的终将落实于对环境的操作和改造。 虚拟现实中人与虚拟环境的交互,本质上意味着它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因循的而是创新的,空间想象力所要表达的正

8、是虚拟现实的这一秉性。,2. 虚拟现实系统分类,按时空概念分类 由传感器测得的真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以及沉浸在虚拟境界中的人所感知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对准的(Aligned) 有偏移的(Displaced) 经缩放的(Scaled),2. 虚拟现实系统分类(续),按传感器与人的感官分类 视觉 听觉 触觉 前庭器官 嗅觉或味觉,2. 虚拟现实系统分类(续),按隔离与融合分类 隔离是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被人所感知时与人所处的真实世界相互隔离,即用户既看不到真实世界系统、也听不到真实世界声音,完全被虚拟环境所封闭,该类系统即称为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 融合是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可以叠加在人所能感

9、知的真实世界之上,即虚拟境界直接与人看到的真实世界叠加在一起,该类系统近年来被称之为增强现实系统。,3.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组成,虚拟现实系统的硬件由4部分组成:虚拟境界生成设备,感知设备、跟踪设备和基于自然方式的人与环境交互设备。 1.虚拟境界生成设备 虚拟境界生成设备可以是一台或多台高性能计算机,通常又可分为:基于高性能个人计算机、基于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和基于分布式异构计算机的虚拟现实系统三大类。 虚拟现实系统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图形处理性能要求较高。,3.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组成(续),虚拟境界生成设备的主要功能如下: (1)视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显示。 (2)听觉通道信号的生成与展示。 (3)触觉与力

10、觉通道信号。 (4)支持实时人机交互操作,包括3维空间定位、碰撞检测、语音识别以及人与环境实时对话环境。,3.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组成(续),(2)感知设备 视觉感知设备。 听觉感知设备。 触觉感知设备。,3.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组成(续),(3)跟踪设备 跟踪设备是用于跟踪并检测用户位置和朝向的装置,用于虚拟现实系统中基于自然方式的人机交互操作。 跟踪设备一般都由一个或多个信号发射器以及多个接受器组成。,3.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组成(续),(4)人与环境交互设备 虚拟现实系统所使用的交互设备应用手势、体势、眼势以及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设备,常见的有数据手套、数据衣服、眼球跟踪器以及语音识别装置。,4.虚拟

11、现实研究内容,虚拟现实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虚拟现实技术及虚拟现实应用两大类。 虚拟现实技术 人机自然交互技术 基于图形学的研究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渲染 碰撞技术 基于Internet的研究 声音技术。,4.虚拟现实研究内容(续),虚拟现实应用 真实世界仿真。 抽象概念建模,也称为可视化。,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概念 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中产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虚拟现实强调沉浸感,要求使人感觉与其所处的环境完全隔离。 增强现实作为对真实世界的一种补充和增强,丰富了用户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人机交互。 增强现实具有以下3个主要特征: 真实世界与虚拟境界要求在三维空间上加以整合

12、。 具有实时人机交互功能。 增强特征适用于所有感知通道,不仅有景象,还应包括声音等;也可以使用增强技术实现削。,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增强现实系统 构造一个增强现实系统的核心是如何将真实世界与虚拟境界在视觉领域完美融合,现有两类基本技术加以实现:基于光学的技术和基于视频的技术。 基于光学技术实现虚拟融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半透明、半反射的光学镜片将虚拟境界和真实世界叠加在一起;基于视频技术实现虚拟现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将真实世界采样图像在图形处理器中与虚拟对象叠加在一起后再显示出来。 基于光学的透视式HMD实现方法是把光学融合器放置在用户眼前来实现增强现实的。 基于视频的封闭

13、式HMD实现方法是把一个封闭的视频头盔同1-2个视频摄象机结合在一起。,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基于光学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简单和廉价。 显示分辨率高。 系统安全性好。 无眼睛位置偏移。,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基于视频技术的主要优点有: 融合灵活。 图像延时匹配较好。 畸变可匹配。 亮度匹配容易。,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增强现实关键技术 聚焦与对比度。 融合精度与实时性问题。 系统可移动性。 传感系统。,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增强现实应用领域 医学领域。 机械制造、维修。 可视化应用。 娱乐应用。,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随身增强现实系统是增强现实与随身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随身计算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无线联网的移动多媒体计算技术。 随身增强现实系统的主要概念是把整套增强现实系统,包括虚拟场景生成器、HMD和跟踪设备可带,这满足了增强现实对系统可移动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拓宽了增强现实的应用领域。,5. 增强现实与随身增强现实(续),近年来,随着现实技术、虚拟环境以及增强方法应用的不断充实、进步和完善。著名学者Paul Milgram提出了一种分类学方法-虚实统一体(Virtual Continnum,VC)。 现实环境(Real Environment,RE),指真实存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