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参考模板)_第1页
温州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参考模板)_第2页
温州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参考模板)_第3页
温州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参考模板)_第4页
温州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参考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MACRO/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温州装配式建材项目建议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装配式装修在精装修领域的渗透率到2025年逐步达到30%,测算出2020-2025年,装配式装修在新建住宅领域计的市场不断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容量在5000亿元左右。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187.3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307.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16%;建设期利息352.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流动资金252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0%。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75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39297.88万元,净利润4791.3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16%,财务净现值4255.1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2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从战略全局看,温州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未来五年是我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温州所具有的改革创新、温商网络、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等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提升温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奠定战略基础。未来

3、,温州将着眼大局,立足实际,确立更高层次、更长时期的战略定位,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努力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十三五”时期,温州将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方面树标杆求突破,加快建设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

4、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第五章 选址分析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 环保分析第十章 安全生产分析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进度实施计划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分析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第十七章 风险评估第十八章 总结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装配式建材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5、、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雷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交房。从战略全局看,温州已

6、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未来五年是我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温州所具有的改革创新、温商网络、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等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提升温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奠定战略基础。未来,温州将着眼大局,立足实际,确立更高层次、更长时期的战略定位,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努力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十三五”时期,温州将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方面树标杆求突破,加快建设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四、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本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2、相

7、关部门对本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项目建设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4、项目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以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为手段,组织生产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节省投资、加快进度。(二) 报告主要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

8、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四、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46.51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装配式建材10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六、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34417.37,其中:生产工程18413.29,仓储工程3854.7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099.46,公共工程10049.87。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187.3

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307.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16%;建设期利息352.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流动资金2527.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0%。(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5307.04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3618.4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15.71万元,预备费472.84万元。八、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18187.31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72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47500.00万元

10、。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9297.88万元。3、净利润(NP):4791.38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2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17.16%。3、财务净现值:4255.10万元。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一、项目综合评价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1、1占地面积31006.64约46.51亩1.1总建筑面积34417.37容积率1.111.2基底面积20154.32建筑系数6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0.271.4基底面积20154.322总投资万元18187.312.1建设投资万元15307.042.1.1工程费用万元13618.4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215.712.1.3预备费万元472.842.2建设期利息万元352.802.3流动资金2527.473资金筹措万元18187.313.1自筹资金万元10987.313.2银行贷款万元7200.004营业收入万元47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9297

12、.886利润总额万元6388.517净利润万元4791.388所得税万元1597.139增值税万元1522.7410税金及附加万元1813.6111纳税总额万元4933.4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1754.3013盈亏平衡点万元7969.14产值14回收期年5.72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7.1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255.10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产业发展背景(一)行业发展格局分析装配式模式下有望涌现更多优秀民营设计、加工企业。按照产业链,装配式可以简单划分为上游设计研发、中游构件生产、下游施工运维三个环节。考虑到EPC模式受到政策大力推广、以及建筑央企

13、、国企较强的接单能力,总承包依然是趋势,但装配式模式下各环节的专业界线更加清晰,设计、加工环节的地位提升,盈利天花板更高,有望涌现更多优秀的民营企业。而装配式装修方面,由于其与传统全装修的技术类似,且主要壁垒仍为管理,除了已经深耕多年的装配式装修企业,如青岛海骊,行业的主要玩家仍将以传统装饰企业为主,但受益于更加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的市场空间可能被进一步打开。PC构件市场已初具规模,集中度高于传统建筑业。2019年全国共计拥有预制混凝土构配件产线2483条,设计产能1.62亿平米,预计目前全行业规模在400亿以上,且仍在高速增长。远大住工是市占率最高的PC构件加工

14、企业,根据其招股书,截止2018年底,公司拥有15家全资PC工厂,85家联合工厂,合计产能530万立方米,收益口径的市占率约13%,行业CR5为33.5%,集中程度不仅高于钢结构装配式,也明显高于传统建筑行业。PS市场尚未成熟,格局分散,鸿路钢构错位竞争产能遥遥领先。2018年全国钢结构产值达6736亿元,同比增速超30%,较2017年提升近15个百分点,钢结构产量6874吨,同比增长11.86%,量价均有明显提升。受制于建造成本和传统观念,钢结构装配式在住宅中的应用极少,主要应用领域为商业地产、场馆和厂房,占比各为33%、24%、18%。企业方面,除鸿路钢构外,国内钢结构企业的商业模式大多以

15、“加工+施工”为主,且小企业众多,201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双百企业1”仅4家,分别为中建钢构(现改名为中建科工)、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其中,鸿路钢构以240万吨年均产能傲视群雄(2019年),预计较其他三家高100万吨左右,但市占率也不足4%。(二)装配式风口正盛,成长性、变革性兼具政策驱动,装配式风口正盛。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国内装配式曾迎来一段短暂的浪潮,但由于技术、材料有限,房屋质量堪忧,唐山大地震使不少预制混凝土结构毁坏。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旨在“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2016年年则是

16、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元年,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用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到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这一具体目标,之后几年内,相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施工、检测、评价等标准类文件,政策助力下,装配式已初具规模,近期住建部等多部门再次联合发文支持建筑业转型升级,行业风口正盛,装配式建筑有望继续高速发展。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未来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仍将持续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温州来说,需要认清形势,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从国际看,国际经济进入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期,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

17、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移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国际和区域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启动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自由贸易区、各类示范区等正在改变区域经济战略版图。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18、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从浙江省看,“十三五”是强化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是防范化解风险矛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关键期。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然突出,地方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仍将持续;产业结构路径依赖仍未改观,增长新动力尚未有效形成;半城市化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首位度亟待提升;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更加明显;政府公共品供给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仍不匹配。这

19、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市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加以解决。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

20、、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四、项目投资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产业配套逐步完善,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引领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相关产业能力快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构件运输、装配安装、构配件生产等新型专业化公司发展。2019年我国拥有预制混凝土构配件生产线2483条,设计产能1.62亿

21、m,2019年新增混凝土预制厂近200个,产能3万方以上的已超1000家;钢结构构件生产线2548条,设计产能5423万吨,全国钢结构企业约2500家。从区域上看,PC构件产线主要集中在湖南、山东和华东地区,PS产线主要集中在华东、山东、华南,2019年住建部又批复了浙江、山东、四川、湖南、江西、河南、青海7个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随着装配式产业配套齐全,未来建造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二)人口因素激发内生动力人口红利消退或将倒逼行业转型升级。传统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人工依赖性较高,随着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工成本不断攀涨,行业的内在因素(成本)有望代替外在因素(政策)成为更有力的助推器,倒

22、逼行业谋求转型。1)农民工数量特别建筑业农民工供给日益短缺,2014年至今建筑业农民工数量几乎每年都在减少。2)农民工年龄结构逐渐老化,16-40岁农民工数量近年持续减少,如果考虑流入交运仓储邮政行业的年轻快递员、外卖员高速增长的情况,建筑业16-40岁农民工数量降幅更大。3)人力成本高攀:农民工平均收入过去5年保持每年5%以上的增速,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收入增速还要高于整体水平,且在2015年后增速不断抬升。但考虑到建筑业农民工收入绝对值仍低于大部分快递员、外卖员,预计未来流入建筑业的年轻工人数量或将持续下滑,劳动力短缺也将推动人力成本进一步上涨。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正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前半

23、部分,方向是下降的,且空间较大。测算6-12年内将出现传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住宅)的成本平衡点,于由于PC价格更低,故其与传统建筑的平衡点则会更早,测算过程如下:1)根据住建部,装配式钢结构的建安费用约2360元/平,其中人工成本占8.16%,约192.6元/平;传统民用住宅,按建安费用1800元/平计算,参考上海建工的成本构成,人工成本占比22%,单平人工费用约396元/平;2)单平造价来看,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约高560元/平,但人工成本可节省200元/平,如果考虑政府补贴和装配式的规模效应,当传统建筑人工成本较钢结构高500-600元左右时,二者的总成本即可基本持平;3)当农民工工资涨幅

24、分别为8%、10%、12%、15%时,传统建筑与钢结构的单平人力成本差距将分别在2032、2030、2028、2026扩大至550左右。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住建部发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预计2020年全国装配式渗透率将达15%,2025年达30%。假设2020年至2025年新开工建筑面积年增速为5%,装配式渗透率每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将达到20.71亿平方米,复合增速超20%,按每平米2300元的报价估算,市场规模近5万亿。由于公共建筑的空间可复制程度高,通常对工期有一定要求,天然

25、地与装配式装修的施工特点相契合。目前装配式装修主要应用在保障房、长租公寓、酒店等公共建筑领域,在商品住宅领域的渗透率较低。在保障房领域,由于截止2019年已经累计完成开工棚改2157万套,超额完成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所设定的2000万套的目标,2020年是棚改计划收官之年,预计增量十分有限。主要分析长租公寓、酒店带来的市场空间。房屋租赁市场的客户主要是流动人口和本地户籍的租房人群,其中本地户籍的租房人群主要是毕业落户的大学生,2019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36亿,随着未来产业发展逐渐向大城市集聚,人口还将继续向一、二线城市涌入,房屋租赁市场前景十分乐观。根据ChinaInsight

26、sConsultancy的数据显示,我国长期租户渗透率约为17.2%,与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3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此外,我国长期租赁市场刚刚起步,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占比依然很低。目前,一线城市的长租公寓品牌渗透率约为5%,二线城市仅为1%,全国均值约为2%。假设长租公寓的渗透率每年提升2%,装配式装修在长租公寓的渗透率为60%,每年提升5%,装修价格为1000元/m2,价格年涨幅为2%,测算出2020-2023年,全国每年新增长租公寓的装配式装修市场复合增速约为18%,年市在场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酒店装配式装修市场规模约400-600亿元。2018年我国拥有高端/

27、中端/经济连锁酒店客房73万间、63万间、242万间,同比增速分别为-7.1%、57.2%、20.0%,高端酒店近年增速保持在1%左右,2018年遇冷首次出现下滑,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酒店行业经营压力倍增,投资者对酒店投资愈发谨慎,逐步地从高端向回报率较高的中端酒店倾斜;2018年中端酒店同比增57.1%,根据麦肯锡预测2022年中产阶级数量将达到2.71亿家庭,将会成为中端酒店的主要消费群体,参考发达国家高、中、低端酒店比例约为2:5:3,我国中端酒店比重不足20%,未来几年依旧处于高速扩张期;2019年经济型酒店同比增20.04%,目前一、二线城市经济连锁接近饱和,三、四线城市连锁化程度较

28、低,尚有较大增长空间。基于上述分析,假设:未来五年高端/中端/经济连锁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10%,三档酒店单位客房面积分别为35/20/15m2,装修价格(2019年)分别为5000/2000/1000元/m2,价格年涨幅3%,高端酒店每7年翻新一次,中端和经济连锁每5年翻新一次,经测算得到20-22年酒店装修市场约为201亿元、278亿元、416亿元,到2025年将737亿元,假定彼时酒店的装配式装修渗透率能达到6070%,该领域的市场规模约为440520亿。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1006.64(折合约46.51

29、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4417.37。(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装配式建材100万立方米,预计年营业收入475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选址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

30、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二、建设区基本情况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1612.94平方千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3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05.2万人;城镇化率为70.5%,全市户籍总人口832.4万人,常住外来人口达297万人。温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

31、州市接壤,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37位。2018年,温州市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2019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06.1亿元,按

32、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2018年12月,温州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未来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仍将持续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温州来说,需要认清形势,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从国际看,国际经济进入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期,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移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国际和区域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

33、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启动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自由贸易区、各类示范区等正在改变区域经济战略版图。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从浙江省看,“十三五”是强化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是防范化解风险矛盾、夯实长治

34、久安基础的关键期。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然突出,地方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仍将持续;产业结构路径依赖仍未改观,增长新动力尚未有效形成;半城市化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首位度亟待提升;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更加明显;政府公共品供给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仍不匹配。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市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加以解决。一年来,我们砥砺奋进、踊跃争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6.1亿元,增长8.2%,总量迈入全国前30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9亿元,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957元、30211元,分别增长8.7%和9.

35、9%。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18项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呈现了稳中有进、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8.5%左右,收入比力争缩小到2:1;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8%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三、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精准发力,突出四大战略重点:综合交通先行。着眼于温州都市区构建,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直通高铁、加密高速、提升机场、优化港口、发展城轨、完善城网、建设枢

36、纽”为抓手,加快实现对外交通互联互通、快捷高效,对内交通通畅有序、换乘便捷,进一步改善温州区位交通条件,努力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陆海统筹推进。着眼于东部新增长极打造,大力推进湾区经济发展。重点谋划构建东部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科学实施海涂围垦建设,推进海岛、海湾、海港“三海”联动,全面实现东部发展环境联合共治、产业协调共育、新城一体共建、设施互联共享,开创产城融合的东部发展新局面。城区首位度提升。着眼于都市核心区集聚辐射力增强,推进市区城市面貌根本改善和城市功能品位提升。大力实施市区70个以上城中村整体连片改造,推进旧厂房、旧市场搬迁改造和旧小

37、区改造提升,切实改变城市形象。推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服务质量加快转变;增强中心城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金融、商务等要素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城市发展由粗放向精致转型。产业人才联动。着眼于温州实体经济提质提效,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引进培育。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平台,加大对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和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完善人才政策,形成能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良好环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促进产业人才联动发展,推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四、“十三五”发展目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

38、。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突出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协调有序。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巩固提升在全省四大都市区的战略地位。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提高到55%;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县建成全面小

39、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突出生态资源环境的民生保障作用和经济转型倒逼作用,把控好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PM2.5浓度明显下降,按照“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打造生态低碳的绿色家园。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5%,人民群众的获得

40、感更加明显。五、产业发展方向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引,以“五一”产业为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扩大并举,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温州制造和温州服务品牌,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构筑我市产业发展新优势。(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发展温州制造。编制实施中国制造2025温州行动纲领,努力建成以先进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集聚区,全面推进温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力争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2300亿元。推动电气、汽摩配、泵阀等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大力引进高端引领项目,加强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加快培育一批高端装备产业

41、集群。加快推进鞋业、服装等传统轻工产业向时尚智造转型,努力提升设计水平,大力培育品牌文化,推广在线定制、众筹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等柔性制造模式。加快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分层次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生产过程智能化和协同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万元/人。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施“温州制造”质量提升计划,加快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建设,全面建成质量强市,打响“温州制造”品牌。注重本土建筑业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推

42、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到2020年建筑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二)扶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扶持企业做优做强。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联动推进与分级培育、动态管理与优胜劣汰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引导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指标向培育企业重点项目倾斜,支持开展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创新投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强化人才引留支持等举措,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军企业(集团)。大力培育发展“四新”企业,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成长型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构建小微企业成长的工作机制、服

43、务平台和政策体系,促进小微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继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推动企业上规升级。引导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和标准建设。(三)推进产业供给侧动力培育培育现代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培育和发展信息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现代新兴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导引,建立健全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实施产业项目动态管理。加快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推进一批有引领性、带动力强的项目建设,提升新兴产

44、业发展加速力和承载力。推进企业减负增效。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狠抓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分类有序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增量。创新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有效处置僵尸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整,盘活存量资产,有效解决设施和土地等要素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全面落实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工业用地成本,有效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促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实施温州“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建设信息经济大市,到2020年,信息

45、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95以上。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研发和在全社会各领域的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积极做大做强电商经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综合性电商街区,率先培育发展微商经济,促进线下与线上融合、实体与网络联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企业制造力、品牌优势和产品质量,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回流。牢牢把握消费升级的新变化和新市场,积极拓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新空

46、间,培育教育、健康、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消费的转化,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项目选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项目选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设计原则本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指定的有关建筑、消防、规划、环保等各项规定,在满足工艺和生产管理

47、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在不额外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从型体到色彩质地力求简洁、鲜明、大方,突出现代化工业建筑的个性。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使建筑物富有艺术感,突出时代特点。(二)设计规范、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二、建设方案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屋面防水、保温尽可能采用质量较高、性能可靠的新型建筑材料。本项目中主要生产车

48、间及仓库均为钢结构,次建筑为砖混结构。考虑当地地震带的分布,工程设计中将加强建筑物抗震结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34417.37,其中:生产工程18413.29,仓储工程3854.7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099.46,公共工程10049.8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10782.5618413.292270.411.11#生产车间3234.775523.99681.121.22#生产车间2695.644603.32567.601.33#生产车间2587.814419.19544.901.4

49、4#生产车间2264.343866.79476.792仓储工程2257.283854.75372.992.11#仓库677.181156.42111.902.22#仓库564.32963.6993.252.33#仓库541.75925.1489.522.44#仓库474.03809.5078.33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891.412099.46197.553.1行政办公楼1229.421364.65128.413.2宿舍及食堂661.99734.8169.144公共工程5223.0710049.871078.99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2294.4918.336其他工程8557.831138.

50、70场地、道路、景观亮化等7合计31006.6434417.375076.97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装配式建材项目在施工期间所需的原辅材料主要是:优质钢材、型材、运输系统、支承装置等,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及周边市场均有供货厂家(商户),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本期工程项目将以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交房。量生产为流程,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均在国内市场采

51、购,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是:水泥、沙、石子、钢筋等若干,xxx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且和这些供应商建立了比较密切的上下游客户关系。(二)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管理1、所有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在进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为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原辅料购入需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并按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入库贮存。2、本期工程项目还可根据具体订单的特殊要求,按照顾客的不同期望采购不同的原辅材料,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用户需求。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目前多数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处于浅加工阶段,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低,普遍存在低

52、水平的过度竞争问题。而且因为资金和规模所限,产品品种较为单一,更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质量竞争的加剧,这种低素质状况已经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构成了威胁。结合行业特点,公司制定了“小而专、小而精”的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设立了企业产品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研发体系。二、项目技术工艺分析(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53、,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2、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本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的要求。3、根据本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本项目产品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4、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项目建设贯彻“三同时”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

54、生、消防及节能等各项措施的落实。(二)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本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拟采用国内成熟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通过生产技术人员和研发技术人员制定。拟采用的技术具有能耗低、高质量、高环保性的特点,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得到国内外市场很好认可。(三)技术保障措施本项目从设计、施工、试运行到投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聘请专家进行专门指导,使该项目无论在技术开发还是生产技术应用上,都达到现代化生产水平。三、项目技术流程进料投料混凝土搅拌下料成型脱模养护收平检验成品四、设备选型方案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本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本期工

55、程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51台(套),设备购置费8292.74万元。主要设备包括:行车、装载机、搅拌机、校直机、弯钢机、蒸养器、钢制模台、断钢机第九章 环保分析一、环境保护综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和政策,该项目在设计与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在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营的各个阶段,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原则,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

56、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控制与治理,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项目建成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本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政策要求,同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特别关注以下标准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9、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3、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指标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5、地下水质量标准16、项目卫生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规定。17、项目正常运营过程废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