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 自然,和谐相处,“今天 你低碳了吗?”,当今时尚、前卫的一句话。,这句话可能会成为流行问候语。,与其说这是一个幽默, 不如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已经达到了210万年来的最高值。,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含量应该维持在 。,但研究发现, 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 ppm。,(每百万大气分子中不多于250个二氧化碳分子),385,低碳,较低的温室气体(CO2为主)排放,250ppm,450ppm ,可控,小于,咦! 冰呢?,2009年12月7日, 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建立
2、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大气中 CO2 来源?,大气中CO2 去向?,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阅读教材101页图511及相关文字:,一、碳循环,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体内各自以什么形式存在?,碳是如何分别进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思考讨论:,无 机 环 境,生产者,消费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捕食,分解者,呼吸作用,煤、石油,燃烧,1、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问题思考,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5、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3、 6、碳循环的特点?,(有机物),(有机物),全球性、反复循环,(CO2),食物链,好词好句,思考:,(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4)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传递的途径 (5)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化能合成作用;,碳的循环过程?,食物链,碳循环的图解,化石燃料,大气中的 CO2库,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燃烧,摄食作用,形成煤、石油等。,形成煤、石油等,分解作用,残枝败叶、遗体,遗体、残骸、粪便,建立一个
4、碳循环的简图:请用箭头和简短的文字表明碳元素在下述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大气中的CO2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化石燃料,分解作用,燃烧,摄食,无机环境 ( CO 2 ),生物群落 (有机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化能合成作用,(2)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B D过程主要通过_ 作用实现的。 (3)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_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 ; 沿着 渠道进行传递。,(1)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是以 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1、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
5、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成分,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消费者,分解者,光合作用、化能合成,呼吸,分解,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O2,及时反馈,含碳有机物,食物链(网),如果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破坏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关注社会,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速率大致相等,大气中的CO2 含量处于稳定状态。,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
6、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结合碳循环示意图,如何缓解温室效应?,减少CO2排放量 增加CO2吸收量,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主 要,造林,保护,如果全中国每一人 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29642200000kg碳排放量, 约合3107吨。,如果全世界每一人 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项, 那么我们每天可以减少1058650000000kg碳排放量, 约合11108吨。,牲畜养殖业占人类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多自备,少“一次”,减少垃圾你我事。,多步行,乘公交,绿色出行才环保。,多吃素,少吃肉,低碳饮食更长
7、寿 。,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何做到低碳?,“低碳生活”,不只是一种理想, 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 而不是能力。,“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记得呦!,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20:30-21:30)熄灯一小时。,2009年,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首次正式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概念:,归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生物群落,反复循环,无机环境,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二.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点:,概念:,全球性、反复循环,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错
8、误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C.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的 D.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反复出现、循环利用,c,【小试牛刀】,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光能,热能,热能,热能,单向不循环,物质,CO2,反复循环,生产者 (植物),呼吸,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分 解 者,呼吸,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呼吸,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呼吸,呼吸,探究(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区别和联系),能量流动图解,物质循环图解,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全球性、反复循环,单向传递 、逐级递减,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载体,动力,物质形式,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二氧化碳,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范围,3、以下有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但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C、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循环利用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教育平台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 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的未来趋势
-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课程设计
- 营养膳食培训课件
- 智慧教育中的数字资源均衡分配方案
- 教育大数据库的构建与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实践
- 中国南方航空接送机理论培训
- 抖音商户达人合作流程标准化制度
- 抖音商户编导短视频传播潜力评估制度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办公室常见颈腰椎疾病预防及养护
- 消防维保方案(消防维保服务)(技术标)
- 烟草专卖局招聘合同范本
- 2023年内蒙古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卷
- 门诊就诊高峰期应急预案7篇,门诊患者高峰期应急预案
- 部编八下语文游记阅读训练题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 保修管理控制程序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12513-2006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