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语(四).ppt_第1页
语文——论语(四).ppt_第2页
语文——论语(四).ppt_第3页
语文——论语(四).ppt_第4页
语文——论语(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门三杰,论语中论及的学有所长的学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颜回、子贡、子路,从战国到秦汉,都有把三子相提并论的文献,如庄子、荀子、韩诗外传、史记、孔子家语等等。,仁、智、勇三种人格类型,恰好代表从论语到中庸所说的“三达德”。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

2、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一.“贤哉回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灭亡,未闻好学者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雍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一生所追求、所要培养的就是成仁的人格。但仁的内涵复杂,仁的典范更难求。孔子几乎不许具体的人以仁,

3、自己也不以仁自居。由此可见颜回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 事斯语矣!” (颜渊),克:约束、抑制。 复:践行,反也。礼在外,反之己身而践之。 为仁:仁存于心,礼见之行,必内外心行合一始成道,故论语常礼仁并言。 天下归仁焉:1)言能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莫不归与其仁。 2)苟能一日克己复礼,即在此处,便见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对人无傲慢、无伤害,凡所接触,天下之大,将无往而不见其不归入我心

4、之仁矣。,为仁由己:克己复礼当由己,不由人。 请问其目:目,条目。 非礼勿视、听、言、动:此处四勿字,皆约己功夫。视、听、言、动皆由己,约束己之 视、听、言、动,使勿入于非礼。 请事斯语:请照先生这番话努力实行。,颜回的性格:安乐、如愚。,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孔子亦自言:“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颜乐处,“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

5、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章),如愚,“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为政) 如愚:不张扬,处事低调。,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 敝:用坏。 伐:夸。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养之以安, 朋友交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不张扬自己、不劳动他人,实在不算远大的志向。然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自足、自乐而不夸耀,忘物、忘己但勿忘人,在孔子看来,正是仁的表现。,子贡:知与智,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感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 一以知二。” (公冶长) 愈:胜 闻一以知十:十者数之全。颜渊闻此一节,能推其全体。 闻一以知二:二者一之对。子贡闻此,能推以至彼。,子贡求知欲强,好问,几乎也是“每事问”。 不仅问仁、问礼、问政、问人,问各种大问题,而且会问一些微妙的问题。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子贡不仅好问,而且善问,有寻根问底的精神: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

7、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 朱熹引程子评论说:“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死,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孔子关于思想生活的很多重要论断,都是子贡问出来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施:给予济:救济 何事于仁:乃谓其事非仅于仁而可能。 必也圣乎:此处圣字作有德有位言。仁者无位,不能博施济众。有位无德,亦不能博施济众。 病:不足。 能近取譬:人

8、能近就己身取譬,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之亦犹己。,即使在孔子不想说的时候,子贡也能问出有意思的答案来。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无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冉有曰:“夫子为卫国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述而),为卫君乎: 灵公逐其太子蒯聩(kui ki ),灵公卒,卫人立蒯聩之子辄(zh) ,是为出公。晋人纳蒯聩,卫人拒之。时孔子居卫,其弟子不知孔子亦赞助卫君子以子拒父否? 伯夷、叔齐:

9、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伯夷、叔齐是古代社会抱节守志的典范 。,怨乎:孔子称许伯夷叔齐为古之贤人,子贡又问得为国君而不为,其心亦有怨否? 求仁而得仁:父命叔齐为君,若伯夷违父命而立,在伯夷将心感不安,此伯夷之能孝。但伯夷是兄,叔齐是弟,兄逃而己立,叔齐亦心感不安,遂与其兄偕逃,此叔齐之能弟。孝弟之心,即仁心。伯夷叔齐求仁得仁,只求心安,何怨也。 夫子不为也:夫子既许伯夷叔齐,可知其不赞成卫君以子拒父。,在孔

10、门弟子中,子贡几乎取得第一发言人的地位: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毁:诽谤。 无以为:没有用。 逾:逾越。 虽欲自绝:毁人者不啻欲自绝于此人。若人欲自觉于日月,只是自逃光明,自甘黑暗,于日月何所伤损乎。 多见其不知量:不知高低轻重。,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宫墙:宫也是墙。围墙,不是房屋的墙。

11、仞:音,古时七尺为仞,一说八尺为仞,一说五尺六寸为仞。 官:这里指房舍。,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季康子曰):“赐也可以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 曰:“瑚琏也。” 瑚琏:乃宗庙中盛黍稷之器,竹制,以玉饰之,言其既贵重又华美。,孔子对言的作用非常警惕,“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 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子路之勇,。,子曰

12、: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1)桴:音,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用我者,则行此道于世。不能有用我者,则藏此道在身。 暴虎冯河:徒手博虎,徒身涉河。,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矢:发誓,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

13、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1)夫人之子(2)。”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3)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4)夫佞者。” (1)贼:害。 (2)夫人之子:指子羔。孔子认为他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就去从政,这会害了他自己的。 (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这里“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孔子对子路的评价:“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不得其死然”。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君子死而冠不免”。,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