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稳态.ppt_第1页
12月15日稳态.ppt_第2页
12月15日稳态.ppt_第3页
12月15日稳态.ppt_第4页
12月15日稳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变形虫,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内,占2/3),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外,占1/3),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人体的体液(占人体体重的60%70%),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外界 环境,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的概念,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

2、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环境),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不同的组织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大脑皮层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浆,脑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组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液血浆血细胞),二、

3、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蛋白,血浆血清纤维蛋白原,1.血浆的主要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非蛋白氮,1.血浆的主要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其他有机物,1.血浆的主要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无机盐,1.血浆的主要成分,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主要成分区别,内环境中不含蔗糖、纤维素、消化酶(蛋白酶等)、胞内酶等 血液中的血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也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溶液 浓度高,对水的 吸引力大,

4、渗透压 越高,主要与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1.渗透压,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的大小,影响渗透压的因素,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组织液,血浆,淋巴,毛细血管壁,淋巴循环,水肿:人体组织间隙内有过量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毛细淋巴管堵塞 长期饥饿血浆蛋白减少 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过大 肾小球肾炎 粘液性水肿,组织水肿的原因,血 浆,H2CO3 /,NaHCO3,乳酸,CO2 + H2O,肾脏排出体外,碳酸钠,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出,呼吸,NaH2PO4 / Na 2 HPO 4,2.酸碱度(血浆正常值7.357.45),调节机制:,实验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生物体维持pH稳

5、定的机制”实验的原理是:通过观察比较在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和碱后pH的变化,来认识缓冲液对加入酸性和碱性物质后所起的缓冲作用,并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内环境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一般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盐,或者一种弱碱和相应的盐组成。人体内主要的缓冲对有:碳酸氢钠(NaHCO3)碳酸(H2CO3)、磷酸氢二钠(Na2H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等。当生命活动产生大量酸或碱,内环境中缓冲物质就分别对应地与之反应,加以调节,从而使内环境中酸碱度不会发生剧烈变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家庭成员一日体温变化调查表,1.同一个人在一日

6、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人体体温一天的变化曲线,同一个人体不同的时期体温也不相同,但一般 不超过1C,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4.尽管昼夜温度波动很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结论,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

7、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渗透压和pH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想一 想,正常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吸水后形态,红细胞失水后形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维持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含量等)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动态变化中),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的含义:,除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外,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又是如何变化的呢?,问题探讨,1、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 成

8、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 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 正常范围内。,1、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 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 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问题探讨,(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内环境稳态是

9、怎样实现的呢?,议一议,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失调,生病,调节能力有限,内外环境变化剧烈,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血钙过低影响骨发育,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 老人:骨质疏松症 血钙过高: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3、体内的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引起尿毒症

10、等疾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内环境),成分,渗透压,温度,酸碱度,稳态,理化性质,组 成,淋巴,血浆,组织液,小结,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1.血液与血浆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2)血浆蛋白是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