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查房_第1页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查房_第2页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查房_第3页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查房_第4页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查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查房时间2014-09-29主持人及职称记录人参加人员补课人员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肠套叠的护理查房。所谓肠套叠就是肠子异常地逆向蠕动,前段肠子套入后段肠子的管腔中,形成肠阻塞,肠黏膜肿胀缺血,从而出现血便。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为多见;4-10个月为发病高峰期,多发生于肥胖儿。简要介绍一下后,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责任护士: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18床,薛杨祎,男,7个月,因“呕吐一天”拟诊为呕吐待查:肠套叠?于8月14号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36.4,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家

2、长诉患儿在家中有阵发性哭闹,呕吐4-5次,小便有,大便未解,无肛门排气,听诊肠鸣音4次/分。入院后医嘱予一级、禁食,头孢呋辛、利巴韦林抗感染并补充水电解质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功能、血糖、电解质、心酶谱,腹部B超等检查,其中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70.9%,腹部B超检查:右侧腹见3527mm可疑包块回声,横切面呈“同心圆征”予 普外科急会诊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患儿解黄色烂便一次,无呕吐,无阵发性哭闹。患儿无既往史,无家族遗传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现在推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问诊(四史、五方面、心理社会)和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一般情况、肺、心、腹部、四肢、神经系统

3、)。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现汇报如下:患儿无咳嗽流涕,无阵发性哭闹,无呕吐,大小便均解,外观无异常,腹软。根据患儿病情有以下护理问题:1、 舒适度的改变:疼痛 与肠系膜受到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2、 潜在并发症:体液不足 与禁食有关3、 潜在并发症:肠穿孔 与疾病有关4、 焦虑 与家长缺乏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我对这个患儿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2、 指导患儿家长安慰患儿、适当奖励患儿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可让患儿沉醉于听音乐、唱歌、看电视、做游戏等各种活动中缓解

4、紧张情绪。3、 遵医嘱用药,全面评估患儿,合理安排24小时输液量,严格控制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保证准确、均匀输入。补钾时应严格掌握补钾的浓度和速度。4、 保持静脉通路:静脉通路可以保证按医嘱准确及时地给予抗感染、补充水电解质等治疗。尽量使用留置针,防止患儿哭闹针头滑脱。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患儿有阵发性哭闹,呕吐,无肛门排气,持续血便,腹部膨隆,皮肤出现苍灰、花斑纹等,要及时发现并汇报医生,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6、 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裤、床单元整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指导其穿纯棉的衣裤。7、做好家属的心里护理:因小儿突如其来的病情,家长都极为担心,应及时向家

5、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护士长:讲的不错,急性肠套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改变生后410个月,为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2)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3)病毒感染系列研究报道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由于各种食

6、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5)遗传因素有些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6)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等都会成为急性肠套叠的诱因。接下来请介绍一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护士: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1岁以内者)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上以前者多见。婴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1)阵发性哭吵:常见既往健康肥胖的婴儿,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如此反复发作。此种阵发性哭闹与肠蠕动间期相一致,由于

7、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叠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剧烈疼痛,当蠕动波过后,患儿即转为安静。肠套叠晚期合并肠坏死和腹膜炎后,患儿表现萎靡不振,反应低下。(2)呕吐初为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提示病情严重。(3)腹部包块在2次哭闹的间歇期检查腹部,可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右下腹一般有空虚感,肿块可沿结肠移动,严重者可在肛门指诊时,在直肠内触到子宫颈样肿物,即为套叠头部。(4)果酱样血便 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为稀薄黏液或胶冻样果酱色血便,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5)肛门指诊

8、有重要临床价值,有些来诊较早患儿,虽无血便排出,但通过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内有黏液血便,对诊断肠套叠极有价值。(6)全身状况依就诊早晚而异,早期除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外,营养状况良好。晚期患儿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发生肠坏死时,有腹膜炎表现,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等症状。 护士长:回答的不错,我们这里肠套叠一般会采取空气灌肠的治疗措施,那么你说一说怎样判断复位成功?护士:1、拔管后有大量气体及粘液血便排出2、患儿安静,无阵发性哭闹,无呕吐3、腹部未再触及包块4、B超检查正常5、碳剂实验:口服0.5-1g活性碳,于6-8小时出现。护士长:作为一名年轻护士,回答的非常详细,根据

9、临床表现,它的治疗及护理也很好掌握。通过此次护理查房,我们大家都对肠套叠有了深刻的认识,健康宣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平时要加强,你说说和家属宣教些什么有关预防的知识。护士:肠套叠常继发于腹泻、上呼吸道感染、饮食不当所致的肠功能紊乱。出院时要教会家长对患儿的生活护理,宣传母乳喂养的指导家长合理添加辅食及营养,以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添加果汁、米糊、蛋黄、菜泥等辅食。叮嘱家长注意小儿饮食卫生,防止腹泻及感冒。如遇到小儿腹胀、呕吐、腹泻时,应暂停添加辅食;如再次出现肠套叠的临床症状,应及时就诊。护士长:回答得不错,那么肠套叠也分很多种,来说一说肠套叠的分型。护士:根据套入部最近端和鞘部最远端肠段部位将肠套叠分为以下类型:1. 小肠型包括空肠套入空肠型、回肠套入回肠型和空肠套入回肠型。2.回盲型以回盲瓣为起套点。3.回结型以回肠末端为起套点,阑尾不套入鞘内,此型最多,约占70%80%。4.结肠型。5.复杂型或复套型常见为回回结型,约占肠套叠的10%15%。6.多发型在肠管不同区域内有分开的两个、三个或更多的肠套叠。护士长:不错,那么如果灌肠无效的话会进行手术治疗,你来说一下手术治疗的指征。护士:手术治疗的指征有以下几点:(1)肠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