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素合理使用.ppt_第1页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素合理使用.ppt_第2页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素合理使用.ppt_第3页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素合理使用.ppt_第4页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素合理使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海港医院 急诊科 王功军,前言,细菌的功与过 杨过与小龙女,主要内容,当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当前细菌耐药情况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的原因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的对策,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应用范围 应用类型 有疑问的应用 人类用(50%) 医院20% 20%-50%不需要 社区80% 农业用(50%) 治疗性20% 40%-80%高度怀疑 预防或促生长80%,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医生处方中抗生素所占比例: 城区感冒患者占70% 农村感冒患者占85-92% 抗生素抑菌与杀菌联合使用 城区感冒患者使用2种抗生素占51% 联合使用

2、中不正确占22% 农村感冒患者使用 2种抗生素占42% 联合使用中不正确的占72-84%,我国抗菌药物实际使用率,三级医院70% 二级医院80% 一级医院90% WHO最新统计资料 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80%(国际水准30%),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MRSA 70%、MRCNS 80%,居全球前列 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70%以上全球前列 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60%全球首位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40%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20%30% 泛耐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510%,细菌耐药机制,产酶机制 改变靶位 孔道蛋白缺失 泵出机制 L菌株 生物膜,耐药机制生物膜,渗透

3、限制 生长速度的影响 休眠菌(persisters): 初始的细菌CFU呈对数级减少后,再增加抗生素浓度不再对剩下的细菌有杀灭作用,最终导致了被膜菌的高度耐药,ESBLs 酶(A),主要由克雷白菌属和大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质粒介导传播 在体外试验中,可使三代头孢和氨曲南的抑菌环缩小,但并不一定在耐药范围 加克拉维酸可使其抑菌环扩大(5mm) 碳青烯类.酶抑制剂.头霉素类,金属酶(B),多见于拟杆菌属.军团军属.黄杆菌属.沙雷氏菌属 酶活性部位含2价金属离子,Zn2+为主 染色体介导 灭活碳青烯类.头孢类.青霉素类 可被EDTA所以致,Amp C酶,主要由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和铜

4、绿假单胞菌产生 染色体介导 碳青烯类.头孢四代有效,抗生素分类及耐药机制,常见的非发酵菌有哪些?,汪复,张婴元.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2004,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非发酵菌,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属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非发酵菌耐药的主要机制,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名卫生出版社,2005年,产生钝化酶,破坏抗菌药物化学结构: ESBLs AmpC酶 非金属碳青酶烯酶 金属酶 降低抗菌药物菌体内浓度: 孔蛋白缺失:抗菌药物难以进入菌体内 主动外排:抗菌药物被外排泵排出菌体外,MDR(多重耐药) 指细菌对包括头孢菌素类

5、、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其它类(如四环素、氯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中的至少3类耐药。 XDR(极端耐药) 指细菌除对粘菌素、舒巴坦、替甲环素可能敏感外,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均不同程度耐药。 PDR(泛耐药) 全部耐药,什么是MDR/XDR/PDR?,哪些细菌容易发生MD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 388-416.,MRSA,mecA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细胞壁,细胞膜,b,

6、-lactam,M,M,PBP2a,b,-lactam,M,b,-lactam,M,耐酶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酶-内酰胺类抗生素很难与PBP2a结合,因此在PBP失活的情况下, 有赖于PBP2a的存在,细菌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Mec-A,细胞浆,葡萄球菌的分类,MRS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霉阴性葡萄球菌 MSSA 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CNS 对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霉阴性葡萄球菌,萄葡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含义,葡萄球菌(包括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其含义是: 对所有-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对绝大多数大

7、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同时耐药 治疗药物应首选糖肽类抗生素,NCCLS提示:确定或怀疑MRS感染,应首选糖肽类抗生素治疗,-内酰胺类即使体外药敏结果为敏感,也要避免使用,因为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耐药而失败,细菌产生MDR/PDR的主要诱因,Driscloo JA, et al. Drugs 2007;67(3):351-368.,抗生素滥用!,ESBL阳性率56%,ESBL阳性率55%,MRSA发生率与三代头孢使用量关系,三代头孢菌素与产ESBLs菌株的相关性,三代头孢菌素的消费量与产ESBLs 菌株的相关性研究,OR=17.8,Asensio A,et al. Clin Infec

8、t Dis. 2000 Jan;30(1):55-60.,减少三代头孢菌素用量,可显著降低产ESBLs菌株的出现,三四代头孢吡肟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相关性,头孢菌素用量的增加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增加相关 头孢吡肟:(OR=1.030, 95% CI 1.0-6.2, p = 0.0033) 头孢他啶: (OR 1.095, 95% CI 2.0-6.2, p 0.0001) 头孢曲松:(OR 1.051, 95% CI 1.0-10.5, p = 0.0270),Mendez MN, Pharmacotherapy. 2006 Jan;26(1):61-7.,四代头孢菌素与VRE的相关性,

9、一项抗菌药物消费量与耐药趋势的相关性研究 抗菌药物消费量的变化: 头孢他啶:9600 g 99 g 头孢噻肟:6314 g 732 g 头孢吡肟:0 g 5396 g 结果: VRE的检出率:19% 26% 结论:VRE检出率的增加与头孢吡肟使用量增加相关,KM. Empey,et al. Pharmacotherapy 2002 ,22(1):81-87.,碳青霉烯类与MDR绿脓的相关性,亚胺培南的使用不仅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显著相关,同时 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显著相关,Philipp M. Lepper et al. ANTIMICROBIAL AGE

10、NTS AND CHEMOTHERAPY, Sept. 2002, p. 29202925.,鲍曼不动杆菌和碳青霉烯药物的使用,- X Corbella et al, JCM 38:4086, 2000,2、3阶段是早期和晚期干预,92,非发酵菌感染增多及耐药的主要原因,第三代头孢菌素大量使用,选择作用,碳青酶烯类使用增多,铜绿及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感染比例增多,产ESBL/AmpC株增多,喹诺酮与MRSA的相关性,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MRSA/MSSA感染前抗菌药物的使用 结果显示: 结论:喹诺酮类药物是MRSA产生的危险因素,Graffunder EM, Venezia RA. J An

11、timicrob Chemother. 2002 Jun;49(6):999-1005.,喹诺酮类与MDRP的相关性,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 菌(MDRP)产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与产生MDR铜绿假单胞菌具有相关性,药物不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降低药物疗效 引发不良反应 浪费医药资源 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 患者使用的药物过多 一次处方量过大 超适应证用药 偏爱价格昂贵药物与新药 滥用抗生素以及患者不适当的自我疗法等,合理用药的定义,有效 安全 适当 经济,合理是相对于不合理的!,安全,有效,经济,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青霉素类 氨苄青霉素 邻氯青霉

12、素,RNA 合成抑制,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核酸合成抑制,胞质膜抑制,多粘菌素 B,DNA 合成抑制,磷霉素,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麦迪霉素 红霉素,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分类(按功能),繁殖期杀菌剂 静止期杀菌剂 快速抑菌剂 慢速抑菌剂 青霉素类,头孢 氨基糖 四环素类, 如磺胺药 菌素类,-内酰 甙类, 氯霉素, 类,环丝 胺酶抑制剂,单 多粘菌 大环内酯 氨酸等 环类,头霉素类 素类 类,林可 衍生物,青酶烯 霉素类等 类,头孢烯类, 磷霉素,多肽类,长半衰期 头孢三嗪:6-8h 罗红霉素:11.9h 阿齐霉素:41h 培氟沙星

13、:7.5-11h 洛美沙星:6.81-7.45h 氟罗沙星:10h 1-2次/天给药即可,短半衰期 大多数青霉素:1h 泰能:1h左右 个别三代头孢 四代头孢 1-2h 宜一日量分多次给,抗菌药物按半衰期分类,抗菌药物药动学特点 口服制剂吸收率80%的药: 阿莫西林,头孢拉丁,氯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V 氟喹诺酮,甲硝唑,复方四 素,复方新诺明 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 磺胺类,青霉素,头孢呋辛,氨曲南,林可霉素,磷 霉素,万古霉素,甲硝唑,氟喹诺酮类 易穿透细胞膜的药: 氟喹诺酮,异烟肼,吡嗪酰胺,抗菌药物药动学特点,胃肠浓度高的药萘啶青霉素,氨基糖甙类 骨组织浓度高的药氯霉素,林可霉素,头孢孟

14、多 肝胆汁中浓度高的药菌必治,哌拉西林,头孢派酮,益保世灵 尿液浓度高的药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美唑,菌必治, 头孢噻肟,氟喹诺酮类,氨基甙 万古霉素,氟康唑等,抗菌活性强(包括耐药菌株) 杀菌速度快 良好的药代/药效学特点: 靶组织分布浓度高 持久维持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 达到最佳的AUIC和Cmax/MIC值 预防并减少耐药产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高度敏感(S)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的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 中度敏感(I)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 耐药(R)药物的MIC高于其

15、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通常治疗无效,如何区分污染、定植和感染?,污染 标本+易污染常见菌 定植 细菌学(+)临床支持 致病力 感染 细菌学(+)+临床支持,PK / PD 主要参数,(g/mL),Cmax,MIC,Time above MIC,Cmax / MIC,AUC / MIC,AUC,BC,MIC:为MIC90值,PK/PD应用,抗生素后效应(PAE),指体内药浓度虽已MIC, 仍在一定时间内发挥持续抑菌作用 氨基甙类:体内4-8h对金葡,肺炎克雷伯 铜绿假单胞仍有作用 大环内酯类:体内3-3.5h,对流感杆菌, 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仍有作用,早期恰当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短疗程 在可能

16、情况下降阶梯,“降阶梯治疗”,早期效有抗生素治疗:黄金6小时,低血压发生后第1h内接受有效抗生素治疗者:存活率79.9% 低血压发生后接受有效抗生素每延误1h:存活率平均降低7.6%,经验性抗菌药物选药依据,院内或院外感染,最可能的致病菌 本地区及所在医院细菌的耐药性动态 所选抗菌药物是否对可能的致病菌有效 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基本知识如半减期、到达病灶的浓度 是否已用过抗菌药物,无效的原因 是否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有无肝、肾功能减退 是否危重病人,如何降阶梯?,责任病原体诊断明确 靶向治疗狭义降阶梯 微生物检测真阴性 停药 治疗反应很好 短程治疗 其他参考指标 CPIS PCT,常见抗生素应

17、用的错误 选用无效抗生素 剂量不足或过量 无并发症的病毒性疾病 用药途径不当 细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原来药物 发生严重毒性或过敏反应仍继续用药 过早停止有效治疗 联合用药选择不当 过分依赖抗生素,忽视外科处理,抗生素使用中的误区,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细菌/病毒/无菌性炎症)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误区5: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当),增强作用 相加作用 无关作用 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协同作用 两种杀菌性抗生素联

18、合使用时,产生增强/协同作用机会较多 如青霉素+庆大霉素 青霉素抑制敏感细菌繁殖期细胞壁合成,庆大霉素抑制敏感细菌静止期蛋白质合成,二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细菌、加速细菌死亡,相加作用,两种快速性抑菌性抗生素联合使用时会产生相加作用 如红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或四环素+氯霉素等,为相加作用 均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起作用, 作用途径相同,杀菌性与抑菌性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多为无关作用或拮抗作用 如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为拮抗作用 (青霉素是快速性杀菌性抗生素,对处于繁殖期的细菌作用较强,而红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是快速性抑菌性抗生素,可快速抑制敏感细菌的繁殖,联用则无形中削弱了青霉素的杀菌能力,青霉素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