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小学).ppt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小学).ppt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小学).ppt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小学).ppt_第4页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小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叙述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教者要做好教学前测: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经验可以作为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怎样可以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得更好一些?然后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此环节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让情境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尽量排除数学以外的其它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生思

2、维的干扰。,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中,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生成数学问题,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经历“经验模型符号”的数学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练习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特点,充分利用与实际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形式多样、趣味性的练习,为学生创设应用相关知识、方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

3、他人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我。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总结是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有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化,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可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性的讨论交流,从而引导学生会反思和知识梳理,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将结合一般模式,针对不同领域内容的教学具体分析教学模式:(1)、数与代数的教学模式,第一学段:比如 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引入:你分过东西吗?引导学生回忆分东西的经

4、历,充分发 挥生活经验的积极作用。 2、实践操作感受平均分,当遇到一个苹果要平均分成两份时,产生认知冲突,揭 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活动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 教师演示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1/2) 2. 弄清 “1/2”的意义,教师边示范边解读分数的读写法 . 动手操作。 ()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斜线画出来。 ()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汇报成果。交流发现,(二)发现分数 游戏激趣: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

5、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展示作品。 ()交流成果,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活动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强化知识点的落实。) . P做一做: ()填一填。()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 P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 拓展与延伸: 交流生活中的分数,学生相互启发拓展延伸 活动四: 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回忆已有知识经验:积的变化规律。猜想: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

6、的规律呢?(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迁移大胆猜测) 活动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验证猜测、研究规律) (一)、验证第一个猜测: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用大家商讨的方法验证,汇报交流 (二)验证第二个猜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会随之缩小或扩大吗?(学生小组合作验证,汇报) (三)验证第三个猜测: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通过合理的猜测、反复的验证,成功地发现了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积极的学习情感),活动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练习1: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342057=60

7、 76800240=320 3420057= 7680024= 34257= 768002400= (学生迅速口答出得数,教师记录答案,集中验证交流) 练习2:(独立完成) 24030 =8 240 4)(30 ?)=8 (2406)(30?6 )=8 (240?)(305)=8 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总结本节课收获,评价学习情况,(2)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尝试研究 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归纳总结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以情、以境、以疑、以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教学展开起于学生的质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

8、然的主线。如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提一个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选择有效的问题,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及有效问题的生成。 第二环节:尝试探究 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体验与寻找必要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同步性。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 归纳总结 主题情景题组或表格式题组都是不错的练习形式,它们不仅可训练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感悟,还利于训练学生分析信息、提取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

9、,比如两步计算应用题可用下面“主题情景图”题组来开展训练: A、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B、拿了200元钱,买了一个排球,一双运动鞋,还剩多 少元? C、学校里买3个篮球,5个足球,一共用去多少元 D、学校买了8套衣服,上衣的钱比裤子要多多少元? 归纳总结 帮助、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理、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解决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入手?等,二年级上册59页例6“解决问题” 活动一: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创设小动物请小象搬木头盖房子的情境,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尝试研究 1、提出问题后,尝试解决。汇报各

10、组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小结:比较两种方法,并优化方法 活动三:巩固应用 1、第一关:做一做( 1、课本59页做一做) 2、第二关:想想做做(练习十二第1、2题) 3、第三关:看图写算式(练习十二第3题) 活动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怎样评价自己或老师?,六年级上册:折扣解决问题 活动一:创设情景 导入问题。 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理解“折扣”的意义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活动二:尝试研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出示例4 2、 让学生独立解答 3、 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

11、个问题加以比较 (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活动三:巩固应用 1、第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01页第1、2、3 活动四:归纳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3) “计算”教学模式,复习铺垫,情境激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鲜明的针对性训练,如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准备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提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等。通过前提补偿和思维定向,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 巧用迁移,自主探索。 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

12、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同时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引导归纳,明确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的过程。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但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能一手包办。毕竟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一个人说不完整,可由多人补充,教师再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正确的多样的计算方法。 练习深化,优化方法。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方法的运用,以便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练习

13、的设计要注意: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要有阶梯性,练习形式多样性,练习要有一定的强度。 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同时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书写格式,书写规范化等。,(4)“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引发需求。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产生收集数据和统计的需要,体验学习活动等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高效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与思想准备。 第二环节:操作探究。 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统计、游戏等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选择统计主题

14、,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从而在感受、体验等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逐步建立统计观念与应用意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第三环节:应用拓展 除了使用教材提供的统计对象以外,还引导学生对学校班级、各班人数、天气等现实生活进行统计,指导通过观察、看电视报纸、询问等途径获取信息,督促检查学生的记录情况,最后汇总信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环节:总结延伸 可以总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等。延伸的方向可以是后续的学习内容,可以是相关的知识介绍等。,二年级上册:统计 活动一:借助故事,创设

15、问题情境。(引发需求) 大象咪咪过生日,需要知道有多少小动物来庆祝生日。 活动二:(一)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操作探究) 1、课件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心里默记。经历统计过程,选择合理的记录方法。“正字法” 2、课件再次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在纸上记录。 3、统计数据,找出数学信息,完成统计表。 (二)制作统计图,找数学信息。 1、利用已有经验绘制统计图,引出问题(格子不够)。 2、解决格子不够的问题,重新画统计图。 3、交流观察统计图获得的信息。 通过小结明确:统计较大的数据时,通常用一个格表示2个单位,这样做比较简便。但如果要统计更大的数据,一个格还可以表示更大的数字(出示课件),活动三:深化知识,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某班男生喜欢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交流从统计表中获得的信息 (2)观察统计图,分析错的原因。 (3)明确一个格子代表几个单位后,生画在书上。 (4)集体评议,交流作图经验。 活动四:全课总结。(总结延伸) 总结本节学习的体验和收获,并说一说可以应用本节学习的统计知识做哪些事。,(5)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模式。,观察积累 复习旧知 激发兴趣 积累表象 操作发现 发现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