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_第3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_第4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大全四年级下册 (10 个 ) 实验名称:温度计的秘密(1、温度计的秘密)实验器材: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皮塞、染色酒精、烧杯、热水、画有刻度的白纸板、纸胶带实验目的: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步骤: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再将白纸板粘贴在玻璃管上,刻度面向学生。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可明显看出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不断升高。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其液面又逐渐降低。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倒入的热水温度不宜过高,防止酒精沸腾, 酒精可以红墨水染红。 实验名称:

2、气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开水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目的: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步骤: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开水实验目的: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步骤: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1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实验器材:铁垫圈

3、、木板、铁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目的: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步骤:1、在木板上钉两个铁钉,使两个铁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注意: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名称:认识岩石(3、认识岩石)实验器材:岩石标本实验盒实验目的: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步骤: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第 2 / 6页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

4、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实验名称:土壤的成分(7、土壤里有什么)实验器材: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土壤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 有什么现象

5、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现象及结论: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3、烧干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溶解于水的物质,如盐类。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冒烟,有气味,烧过后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第 3 / 6页 实验名称:土壤的种类(8、土壤的种类)实验器材: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铁架台 实验目的:探究三种土壤

6、的特点。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渗水的情况。实验结论:砂质土渗水快, 保水性能差; 壤土渗水适中, 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实验名称:光的传播(11、认识光)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器材:三张硬卡纸、蜡烛、小刀、长木板实验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步骤: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2、把硬卡纸固定在长木板上,距离要相同,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3、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4、调整硬卡纸,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现象: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

7、、 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第 4 / 6页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实验名称:光的折射(13、筷子“折”了)实验器材:透明的玻璃杯、白色的薄纸、剪刀、尺子、彩笔、手电筒、水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实验步骤:1、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2、将纸右半边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3、让手电筒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4、在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注意:手电筒的光线不要垂直射入,否则会发生偏折。实验分析:倒入水后,光点的位置会

8、偏移,原因是倒入水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实验名称:自制彩虹(14、彩虹的秘密)实验器材:黑色卡片、剪刀、镜子、橡皮泥、白色卡片、手电筒、碗 实验目的:探究彩虹的成因。实验步骤:第 5 / 6页1、在黑色卡片上方剪一条水平的隙缝,折起卡片的底部,使卡片能立起来。2、在碗里倒入半碗水。将镜子倾斜45 度放在碗里,使之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用橡皮泥固定住。3、把黑色卡片立起来,细缝正对着镜子,并将白色卡片放在它前面。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4、让手电筒的光透过细缝照在镜子上。调整光柱、碗和白色卡片的相对位置,直到能在白色卡片上看到彩虹。实验分析:镜子与水构成的三角形形成了一个棱镜。当光线

9、通过棱镜时,每种颜色的光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从而弯曲成不同的角度, 白光被切分为一个光谱,所以就能够看到反射在白色卡片上的彩虹了。实验名称:测量重力(21、测量重力)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各种被测物体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步骤:1、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 刻度处。2、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钩码,把钩码提起。注意不能让挂钩的上部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3、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弹簧测

10、力计。5、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环、铜球、酒精灯、水1.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步骤2.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1.用铁环去套铜球,铜球能通过铁环;实验现象2.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铁环。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加热时,注意不要烫伤手;注意事项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冬天架设电线要使电线绷的紧些。实际应用夏天架设电线要使电线拉的稍松一些。四

11、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热气球实验实验材料塑料袋、木块、瓷盘、酒精、火柴1.将瓷盘放在木块上,往瓷盘里倒入适量的酒精。2.将塑料袋展开罩在木块上方。实验步骤3.点燃瓷盘中的酒精。4.过一会,塑料袋鼓起来, 当感觉有种上升的力时, 轻轻放手,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看到塑料袋充满气后慢慢膨胀变鼓,然后上升。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1.塑料袋和瓷盘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烧坏塑料袋。注意事项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冒反复盖两次实际应用排气扇的安装 油烟机要安装在厨房上方。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

12、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三分之二的清水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实验步骤 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3、搅拌后静止一会,观察溶解情况。实验现象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注意事项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杯壁。实际应用洗衣粉洗衣服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压缩空气的实验注射器、橡皮实验材料1、将注射器

13、活塞抽出,吸进空气。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实验步骤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5、反复做3 至4 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事项实际应用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手压活塞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大。汽车内胎、充气蹦蹦床。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实验材料铜棒(铁丝)、支架、火柴、凡士林、酒精灯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抹上少许凡士林,依实验步骤次等距离粘在铜棒上。2、用酒精灯加热铜棒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

14、渐掉下来。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注意事项火柴依次等距离粘在铜棒上,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注意不要烫手。实际应用烧水、做饭。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人造彩虹实验材料喷雾器、水。实验步骤在喷雾器里装满水,背着阳光喷射,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天空中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实验结论天空中有彩虹出现注意事项背着阳光喷射,喷雾器喷出的水滴要小。实际应用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现象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石棉网、一小块土壤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实验

15、步骤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1、土壤里会有气泡冒出。2、会发现土壤有分层沉降,下层粗粒是沙,上层很细腻的实验现象是黏土。3、会发现玻璃片有脏的痕迹。4、冒烟,有气味。实验结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沙、黏土、盐类、腐殖质。注意事项在搅拌时不要碰容器壁,加热时不要烧手。实际应用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1.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实验仪器锥形瓶、细玻璃管、胶塞、染色水、烧杯2 只、热水1. 在锥形瓶内

16、灌满水,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使液面升到管内。实验步骤将锥形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看到什么?2.3.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又会发现什么?1、液面不断升高,实验现象2、液面下降。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 胶塞要塞紧瓶口。注意事项2 注意倒水防止烫着。实际应用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实验仪器纸、蜡烛、火柴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1.用火柴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实验步骤2.用纸卷一个细直筒,通过直筒能看见烛光吗 ?3.把直筒弯折还能看见烛光吗? .实验现象通过直筒能看见烛光,把直筒弯折看不见烛光。 .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注意事项点火时不要烫手

17、。实际应用汽车车灯,手电筒。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正确使用测力计实验仪器测力计、钩码、各种被测物体。1. 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 刻度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实际应用2. 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钩码),把重物提起。3.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注意不能让挂钩的上部卡住测力计的底板, 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 . 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开

18、水、冷水【实验操作】1 把小气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放入装冷水的烧杯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原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竖立起来。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后放入装冷水的烧杯气球又迅速变小。【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注意事项 1 气球准备用过的。2.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3.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补充方法】方法一变脸奶盒密封的瘪了的奶盒放入热水胀起来放入冷水又瘪了。方法二硬币跳舞把一枚硬币放在塑料瓶口把瓶子放在热

19、水中。方法三会移动的红水烧瓶上插带胶塞的玻璃弯管水平方向的管中放入一滴红水手握烧瓶看现象放入冷水又会怎样方法四小喷泉实验烧瓶内放少量水插入带玻璃管的胶塞烧瓶放入热水形成喷泉。【生活现象】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复原。打不开盖的瓶子用热水烫一下易开启。级下册实验、活动、制作及仪器认识使用实验 1教材实验第 1 课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玻璃小药瓶、插有细管的瓶塞、红蓝墨水、酱油或醋、热水、冷水、烧杯实验过程1把小药瓶中加满红墨水盖上瓶塞放入热水中。发现液面上升。2再把小药瓶放入冷水中发现液面下降。3 用酱油或醋再重复以上实验。实验结论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防止被热水烫伤实验 2拓展

20、制作第 1 课制作名称自制温度计制作材料教参 16 页自制温度计【制作材料】 找一个盛过青霉素的小瓶准备一支用完了的透明针管中性笔芯含笔尖密封的塑料帽和一杯茶水。【制作方法】1把针管笔尖从橡皮瓶盖下部穿向上部可用铁圆规脚先打一个小孔但要确保笔芯与瓶盖密合套上密封塑料帽。2把茶水倒一些到小瓶内盛满滴一滴红墨水或蓝墨水将水染色。3盖上插有笔芯的橡皮瓶盖并盖紧以保证密封性注意不要弄湿桌面。 自制温度计就这样做成了。4然后将小瓶先放入预制温度的热水里后放入预制温度的冷水里观察到的水柱变化范围 划上相应刻度根据两次温度差值均分标记范围的刻度这样一个简单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就制作成功了。实验 3教材实验第 2

21、 课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锥形瓶、大烧杯、小气球、开水、冷水【实验操作】1 把小气球的口套在锥形瓶口并用细线扎紧。2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向烧杯内倒开水。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3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放入装冷水的烧杯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原来垂下的气球慢慢胀大竖立起来。把锥形瓶从烧杯中取出后放入装冷水的烧杯气球又迅速变小。【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 气球准备用过的。2.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 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补充方法】方法一变脸奶盒密封的瘪了的奶盒放入热水胀起来放入冷水又瘪了。方法二硬币跳舞把一

22、枚硬币放在塑料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方法三会移动的红水烧瓶上插带胶塞的玻璃弯管水平方向的管中放入一滴红水手握烧瓶看现象放入冷水又会怎样方法四小喷泉实验烧瓶内放少量水插入带玻璃管的胶塞烧瓶放入热水 形成喷泉。【生活现象】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复原。打不开盖的瓶子用热水烫一下易开启。实验 4教材实验第 2 课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基本方法【实验材料】铁架台、固体体胀演示器金属球、套圈、酒精灯、盛有冷水的杯子。【实验操作】1 尝试让金属球穿过套圈。2把金属球挂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3用酒精灯外焰 给金属球加热35 分钟。4迅速再次尝试让金属球穿过套圈观察是否能穿过。5把加热后的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然后穿

23、过套圈看是否穿过。【实验现象】金属球加热后就无法穿过套圈了。受冷后则又能穿过。【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对金属球加热的时间师在课前要多做几次做到心中有数。【补充方法】方法一铜垫圈或硬币过关卡木板上钉两枚小铁钉距离正好通过垫圈垫圈烧热后能否通过放入冷水后再试。方法二木板上钉两个小钉钉距约 20 厘米细铜丝绷紧在两钉上酒精灯来回加热铜丝观察铜丝的变化熄灭酒精灯又有什么变化注意实验时不要烧到木条铜丝要绷紧。方法三【实验材料】注射器、热水、冷水【实验操作】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1 将注射器活塞拔下、放入再拔下2将活塞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插入注射器观察3将活塞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儿插入注射器观察

24、【实验现象】活塞在热水中浸过后不能插入注射器插入。补充放入冷水浸过后又能3 课 认识岩石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采集、观察岩石【实验目的】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滴管、锤子、小刀、盐酸。【观察、实验步骤】1 请你到旷野、山区或海岸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种类的岩石。2用水冲洗并检查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 铜钥匙、 手指甲刻划每块岩石测试其硬度大小。 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手掰开或者是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4 在每块

25、岩石上滴一滴盐酸注意安全冒泡吗【实验现象及结论】岩石名称观察结果花岗岩颜色花斑白、肉红或黄褐、黑硬度很硬结构块状遇盐酸无反应。页岩颜色红褐色或灰色硬度较软结构薄层状遇盐酸无反应。石灰岩颜色青灰色或褐色硬度较硬结构颗粒状遇盐酸冒泡。大理岩颜色纯白色或有花纹硬度较软结构颗粒状遇盐酸冒泡。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是简单的放大仪器。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两面凸的透镜。一般的放大镜能够将物体放大 510 倍也有能放大 2030 倍的。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般5 倍以下的放大镜使用时可将放大镜放在被观察的物体上上下移动直至看清楚为止。10倍以上的放大镜如果也用同样的方法往往使观察对象变形因此应将放大镜放在眼前再用另

26、一只手移动观察对象直至看清楚为止。实验 5教材实验第 6 课实验名称气温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实验操作】1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2 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实验结论】气温变化会对岩石有破坏作用。【注意事项】最好用有点风化的页岩否则加热时间长效果不好。链接 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冷

27、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程度也就不同。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是涨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石屑。实验 6教材实验第 7 课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玻璃片、一小块土壤、玻璃板【实验操作】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2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水然后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锝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什么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活烧观察有什么现象。闻一闻有什么气味。5把土壤放在烧杯里盖上玻璃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或者用透明塑料袋装上土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

28、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2搅拌静置后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能溶解于水的物质如无机盐。4把土壤放进铁盘里用火烧发现冒烟有气味烧过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里含有能燃烧的物质腐殖质。5把土壤放在烧杯里盖上玻璃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看到杯壁和玻璃板上有凝结的小水珠。链接 土壤的组成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空气。实验 7教材实验第 8 课实

29、验名称土壤性质实验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支架实验步骤教参 93 页土壤性质实验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三种土壤的特点。【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支架。【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实验现象】砂质土渗水最快粘质土渗水最慢壤土渗水适中。 停止滴水后盛砂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少盛黏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多盛壤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适中。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 土 渗水中保水性能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实验 8教材实验第 9 课

30、实验名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实验材料教参 98 页【实验目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花盆、豆苗。【实验步骤】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3一周后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现象】壤土中的豆苗生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居中黏质土中的最差。【实验结论】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豆苗适于生长在壤土中。实验 9教材实验第 10 课实验名称水土流失实验教参 105 页【实验目的】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实验材料】 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喷壶量筒烧杯。【实验步骤

31、】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2 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3 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 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验 10教材实验第 11 课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教参 115、116、 117 页光的传播实验方法一【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三张硬卡纸、蜡烛、

32、小刀。【活动过程】1 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2 点燃蜡烛 放在桌子的一端。3将三张硬卡纸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想办法固定住。4调整硬卡纸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现象】 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二【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纸、电灯 ( 蜡烛或者是某一观察点如黑板上的字 ) 。【活动过程】用纸卷一个直径比眼睛稍大的圆筒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先通过这个筒( 此时筒是直的 ) 看灯也可看蜡烛或者看某一观察点如黑板上的字然后再将直筒的前端弯折后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直纸筒可以看到而通过弯纸筒则

33、看不到。【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三【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水槽、水、激光灯、牛奶。【活动过程及发现】 在水槽中加上水用激光灯从水槽的一侧通过水照向另一侧发现激光灯在水中留下了一束笔直的光束。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牛奶再用激光灯照这时在水槽中会看到一条很清晰的笔直的光束。【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四把几枚大头针插在纸板上使后一枚针总是遮住前几枚然后用直尺测一测会看到插孔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实验五用一只眼看某一物体把一支笔或一手指放到这只眼前使眼、笔或手指和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就看不见物体了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实验 11教材实验第 12 课

34、实验名称凹面镜里的颠倒世界教参128 页【实验材料】凹面镜大卡纸桌子。【实验步骤】1在窗户边的桌子上放一面凹面镜让镜面对着窗户。2把卡纸放在凹面镜的斜对面可以选取几本书或支架使卡纸立起来调整凹面镜与卡纸的位置我们将在卡纸上看到窗户清晰倒立的影像。这是为什么呢【实验分析】 光线落在凹面镜上发生反射由于凹面镜不能像平面镜那样呈现水平面因此所有的反射光线组成的影像与入射光线的景象刚好相反落在卡纸上就形成颠倒的影像实验 12趣味制作第 12 课名称 自制万花筒教参 128、129 页【制作材料】 三面大小一样的方形镜子万能胶硬纸片剪刀三角形的透明塑料袋彩色小纸屑透明描图纸。【制作步骤】1用万能胶把三面

35、镜子组成上下中空的三棱柱镜面朝里。2用剪刀在硬纸片的中央剪一个小孔然后将硬纸片贴在三棱柱一端封上。3将透明塑料袋剪成三角形大小与三棱镜底部三角形面积一致。将准备好的彩色小纸屑放到透明塑料上蒙上一片透明描图纸封好封口。4将装有彩纸的透明塑料安装在三棱柱的另一个端口注意让描图纸一面朝外。 为了防止漏光 可以找一张不透明的硬纸卷成圆筒把镜子和装有彩色纸屑的透明塑料的侧面包住这样一个万花筒就算大功告成了。 对着光线透过小孔慢慢转动万花筒镜片不断反射出图案。观看里面非常漂亮的图案摇一摇再看又是另外一幅漂亮的图案真是妙不可言。【实验分析】 根据镜子的成像原理把万花筒的底部朝向明亮处的时候光线就会从半透明的

36、描图纸透过去照在彩色的的碎纸片上。 透明塑料中的彩色纸屑被三角形的镜子反射形成影像 三面镜子互相反射能第二次成像这些图案规则对称每一次转动万花筒彩纸在透明塑料中的排列就不一样所以在镜子中反复形成的图案也不一样美不胜收。实验 13教材实验第 13 课实验名称光的折射实验教参 137、138 页【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杯白色的薄纸剪刀尺子彩笔手电筒水。【实验步骤】1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右半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2让手电筒光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3在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

37、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实验分析】 倒入水后光点的位置会偏移原因是倒入水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发生偏折。注意手电筒的光线不要垂直射入否则不硬币升高准备一只空杯投入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你的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杯子和你的头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你居然可以看到硬币了。这和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得向上弯折是同样的道理都是由于光线从一种物质水进入另一种物质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射入眼里在我们视觉上感觉是杯底的位置升高了一点你就看到硬币了。房间里的蜃景沙漠旅行者 有时能看到远方的奇景 有湖泊、宫殿和寺院 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浓密的树影。可是旅行者无论怎么加快步伐这美好的境地总是可望不可及原来这是蜃景是大气造成的一种光学现象。让我们做个实验说明它的成因。在一间不通风的房间里把一块长 1.5 米、宽 20 厘米的平滑薄铁片平放在铁制的小柱子上。铁片上撒上薄薄的一层细沙犹如沙漠。用深色的纸剪成树和骆驼贴在毛玻璃上把玻璃板放在铁片的一端并和铁片垂直使“树”和“骆驼”露出沙面在玻璃板的后下方用一只手电筒向上照射看上去好像树木和骆驼后面衬托着明亮的天空一样。然后 在铁片下面加热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