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桥梁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桥梁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桥梁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桥梁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MMMMM高速公路桥梁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广西LJGC集团有限公司MMMMMM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2018年7月29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1 总体项目概况11.2 分项工程概况11.3 桥梁工程一览表231.4 桥梁冲孔桩基础一览表25第二章 编制说明272.1 编制依据272.2 编制原则272.3 编制范围28第三章 施工计划283.1 施工进度安排283.2 材料计划283.3 设备计划28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294.1 施工准备294.2 冲孔桩施工方案具体阐述30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45.1 组织保障545.2 技术措施565.3 桩基施

2、工安全措施585.4 进度保证措施625.5 施工现场安全危险源辨别与预防措施635.6 事故应急预案655.7 安全保证体系745.8 安全管理制度755.9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775.10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措施79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82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总体项目概况MMMMMM高速公路位于玉林市博白县和北海市合浦县境内,主线起讫桩号为K0+000K21+439.013,路线全长21.439km,按高速公路四车道标准修建,设计速度采用12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5m,分离式路基宽度13.25m。主线起点位于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西南面,接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路线自北向南

3、前进,经蕉林、坡头,在龙潭镇鱼垌附近设龙潭互通式立交,通过龙潭连接线接至国道G241,为龙潭镇及周边多镇提供服务;此后路线进入合浦县白沙镇境内,依次经秧地角、牛头湖,在蔓头冲设白沙停车区;路线向西南前进,经高岭冲、瓦窑、榕木山、高丰垌,下穿设计中的合浦至湛江铁路,之后与合浦至山口高速公路相接。本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防护排水、不良地质处理、涵洞通道、桥梁(23座)、天桥12座、互通式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2处、停车区1处、改路改沟(河)、房屋建筑及绿化等工程。本项目主线采用26.5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型式,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20km/h。龙潭连接线为二级路,路基宽12m,双向二

4、车道,设计速度80km/h。1.2 分项工程概况1.2.1 松旺南枢纽互通主线桥及匝道桥(1)K0+467松山河大桥(即AK0+384匝道桥和CK1+111匝道桥左右幅合并)1)工程概况K0+467松山河大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附近,桥梁跨越松山河,河宽约1524m,测时水位19.5m,水深约0.4米,沿河边有宽约3.5米的机耕道。桥位处汇水面积为136(km)2,设计流量1208m3/s,百年一遇设计水位31.1米。桥位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046m之间。松山河的两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斜坡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层,植被发育,两侧斜坡的植被以速生桉、灌木及杂草为主。本桥桥

5、型方案为:上构采用5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净宽为115.25米,交角90,桥长132.5米;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36根。2)地质情况K0+467松山河大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1000m处,桥位区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085m之间。桥梁横跨松山河,松山河的两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斜坡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层,植被很发育,两侧斜坡的植被以速生桉、灌木及杂草为主。河边局部地段可见基岩出露,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圆砾或粉质粘土、强风化页岩、

6、中风化页岩,其中圆砾层场地内钻孔仅于ZK6、ZK7有揭示,揭示厚度1.203.60m;粉质粘土层场地内钻孔仅于ZK1、ZK2、ZK3、ZK4有揭示,揭示厚度0.5010.30m;强风化页岩层场地内钻孔除ZK6、ZK7外均有揭示,厚度4.50m31.50m;中风化页岩分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35.5m。3)水文情况本桥位地表水体主要为场地内的松山河河水,属常年性流水。河宽约1524m,水深0.32.1m,主要接受上游补给、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测得稳定地下水埋深1.404.60m(高程19.4320.07m)。根据桥位处河段取地表水样进行室内工程水质分

7、析,综合评定桥址区河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2)BK0+716.551互通1号跨线桥1)工程概况BK0+716.551互通1号跨线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550m处,桥梁上跨玉铁高速。设计桥型为9x20m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起点桩号BK0+631.66,终点桩号BK0+838.7,桥长207.04m,路面设计高程为 44.90345.095 m。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920米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梁净宽为19米,交角90,桥长187米;下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门架墩,桩基础。全桥

8、设计桩基础均为冲孔灌注桩、嵌岩桩,共24根。本桥4号门架墩位于玉铁高速中分带上,且该门架墩跨越玉铁高速上1-44通道,桩基施工时,设计建议采用扰动较小的钻进方式成孔(如旋挖钻),以减小对原路基及结构物的扰动。2)地质情况该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550m处,桥位区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2.259.4m之间。拟建桥梁上跨玉铁高速,玉铁高速大致呈北东至南西向。玉铁高速的两侧山体自然坡度较缓,斜坡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层,植被很发育,两侧斜坡的植被以速生桉、灌木及杂草为主。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强风化页岩、中风化页岩,其中粉质粘土层场地内钻

9、孔均有揭示,揭示厚度2.1020.40m;强风化页岩层场地内钻孔均有揭示,揭示厚度1.70m10.00m;中风化页岩分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露厚度28.83m。3)水文情况本桥位地表水体主要为地表径流,属间接性流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基岩裂隙水渗流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较贫乏,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另一种为赋存于岩石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地表径流和孔隙水补给,此层地下水主要受岩石节理裂隙的控制,裂隙发育地段基岩裂隙水丰富。根据相邻工点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

10、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3)BK1+152匝道桥1)工程概况松旺南互通BK1+152匝道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750m处,桥梁上跨松山河,与玉铁高速K128+670炆仓大桥平行布设,桥梁跨越松山河,河宽约20m,测时水位20.6m,水深约1.4米,百年一遇设计水位31.7米。起点桩号BK1+081.21,终点桩号BK1+238.79,桥长157.58m,桥面设计高程为35.06038.309m。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6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净宽为19.5米,交角90,桥长157.5米;下构桥台采

11、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0根。2)地质情况该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750m处,桥位区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2.457.2m之间。该桥梁横跨松山河,松山河大致呈北西至南东向,松山河的两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斜坡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层,植被很发育,两侧斜坡的植被以速生桉、灌木及杂草为主。场地附近可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冲洪积层)或细砂或圆砾或粉质粘土(残积层),下伏强风化页岩、中风化页岩,其中冲洪积层的粉质粘土层在场地内仅于ZK4钻孔揭

12、示,揭示厚度3.60m;细砂层在场地内仅于ZK2、ZK3钻孔揭示,揭示厚度2.604.60m;圆砾层场地内仅于ZK2、ZK4钻孔揭示,揭示厚度2.603.00m;粉质粘土层(残积层)场地内仅于ZK1、ZK5钻孔揭示,揭示厚度4.106.80m;强风化页岩层在场地内钻孔仅于ZK1、ZK5有揭示,揭示厚度1.80m9.00m;中风化页岩分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露厚度28.20m。3)水文情况本桥位地表水体主要为松山河河水,属常年性流水,主要接受上游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和基岩裂隙水渗流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勘察期间河宽1520m,水深0.51.2m,流速0.10.15m/s。地

13、下水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埋深为3.206.60m(高程20.3322.41m)。根据相邻工点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4)CK0+626.375互通2号跨线桥1)工程概况CK0+626.375互通2号跨线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附近,跨越玉铁高速,交叉桩号CK0+642.625=K128+459.163,交角138,净高要求不小于6.0米,起点桩号CK0+569.855,终点桩号CK0+682.895,桥长113.04m,桥面设计高程为41.19443.082m。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

14、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335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梁净宽为111.75米,交角90,桥长113.5米;下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0根。2)地质情况该桥梁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600m处,桥位区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2.252.2m之间。桥梁上跨玉铁高速,玉铁高速大致呈北东至南西向。铁山港侧山体为人工边坡,放坡坡率为1:1,斜坡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层,植被较发育,山体的植被以速生桉、灌木及杂草为主。场地未见基岩出露,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

15、、强风化页岩、中风化页岩,其中粉质粘土层分布于勘察区表层,场地内均有揭示,揭示厚度1.603.10m;强风化页岩层场地内钻孔均有揭示,ZK2未揭穿,最大揭示厚度32.50m;中风化页岩层仅于ZK1揭示,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露厚度26.80m。3)水文情况本桥位地表水体主要为松山河河水,属长年性流水,河宽约4.016.0m,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勘察期间水面宽约3.510.0m,水深0.201.40m,主要接受上游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和基岩裂隙水渗流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40m(高程23.08m)。根据相邻工点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

16、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5)DK0+340匝道桥1)工程概况DK0+340匝道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800m处,桥梁上跨松山河。起点桩号DK0+286.48,终点桩号DK0+393.52,桥长107.04m,桥面设计高程为38.27840.565m。该匝道桥与玉铁高速K128+670炆仓大桥平行布设,桥梁跨越松山河,河宽约20m,测时水位20.6m,水深约1.4米,百年一遇设计水位31.7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4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净宽为18米,交角90,桥长107.5米

17、;下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2根。2)地质情况该桥梁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周北村丁山坡南西约800m处,桥位区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在22.457.2m之间。拟建桥梁桥梁横跨松山河,松山河大致呈北西至南东向,松山河的两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斜坡上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土层,植被很发育,两侧斜坡的植被以速生桉、灌木及杂草为主。场地附近有基岩出露,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细砂、圆砾或粉质粘土,下伏强风化页岩、中风化页岩,其中ZK2、ZK3钻孔细砂层揭示厚度为1.202.90m,

18、ZK2、ZK3钻孔圆砾层揭示厚度为3.303.60m,除ZK2、ZK3钻孔外粉质粘土揭示厚度为1.603.30m,强风化页岩层除ZK2、ZK3钻孔外揭示厚度为1.80m9.00m,中风化页岩分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露厚度25.70m。3)水文情况桥位地表水体主要为松山河河水,属常年性流水,主要接受上游补给、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勘察期间河宽1520m,水深0.51.2m,流速0.10.15m/s。上游暴雨期间,水深达3.3m。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2.403.40m(高程21.9322.08m)。根据相邻工点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

19、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1.2.2龙潭互通(1)龙潭互通K8+650.5互通跨线桥1)工程概况K8+650.48龙潭互通跨线桥位于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南坡村油柑冲西北约1.5km,主线呈北东南西走向展布,上跨龙潭互通A匝道,交叉桩号K8+650.48=AK0+868.975,交角110,被跨越的A匝道路基宽16.5米,净高要求不小于6.0米。桥梁起讫桩号为K8+609.23K8+691.73,桥梁中心桩号为K8+650.48,桥长82.50m 。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3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净宽左幅12米,

20、右幅16米,交角110,桥长82.5米;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20根。2)地质情况桥址区属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277.5m,高差57.3m,地形起伏较大。桥址区微地貌为朝南东开口的丘间沟谷出口,沿桥轴线地面高程2630m,相对高差约5m。两端桥台位于丘坡下部,自然边坡坡度小于20。桥址区地表植被较发育,主要为灌木、杂草生长,零星种植桉树。桥位区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其中粉质粘土层分布于勘察区表层,场地内均有揭示,揭示厚度0.505.

21、00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桥址区全场分布,最大揭示厚度35.50m;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勘察揭示厚度0.7013.20m。3)水文情况桥址区无地表水体。桥址区地下水勘察期间钻探深度内地下水位23.7128.10m 。根据桥址区临近工点鱼垌大桥所取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龙潭互通AK0+390油柑冲中桥1)工程概况龙潭互通AK0+390油柑冲中桥位于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南坡村油柑冲,跨越北东至南西流向的小河沟,河宽约8m,测时水位10.1m,水深约0.3米。桥梁起讫桩号为AK0+353.75AK0+436.25,桥梁中心桩号为AK0+395,

22、桥长82.50m。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325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净宽115.5米,交角90,桥长82.5米;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2根。2)地质情况桥址区属剥蚀丘陵地貌,总体地面高程1042m,相对高差约32m,地形有一定起伏。该桥呈南东北西走向跨越北东南西流向的小河沟,沿桥轴线地面高程1016m,相对高差约6m。龙潭镇端桥台位于丘坡顶部,松铁镇端桥台位于丘坡下部,两端桥台自然地面坡度小于20。桥址区地表为林地,以种植桉树为主,其间生长杂草灌林,植被较发育。桥位区未见

23、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强风化凝灰岩、中风化凝灰岩,其中粉质粘土层主要分布于桥址区小河沟床内,揭示层厚1.90m;强风化凝灰岩层桥址区普遍分布,层厚15.8027.00m;中风化凝灰岩层全场地分布,勘察揭示厚度8.2012.80m。3)水文情况桥址区地表水为自北东向南西流经桥位的小河,属龙潭河支流。沿桥轴线河谷宽度约15m,勘察期间河水面宽约5m,水深小于1m。勘察区地下水勘察期间钻探深度内地下水位9.9512.36m 。根据桥址区临近工点鱼垌大桥所取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3)龙潭连接线LK4+

24、495龙潭河大桥1)工程概况龙潭河大桥位于博白县龙潭镇南坡村附近,上跨龙潭河。桥位处河沟水面宽度约60米,河道尚顺直,测时水深0.61.2米,洪水期间,河沟边水田常受洪水侵袭。桥位处汇水面积为507.7(km)2,设计流量3737m3/s,百年一遇设计水位15.0米。桥位上游约550米处有一村道拱桥,为719.5m空腹式石拱桥,桥长136.5米,桥宽4米,桥面高程15.85m;桥墩采用扩大基础,未见明显冲刷迹象。桥位下游约5公里处有G325国道白沙大桥,为822m双曲拱桥,桥长176米,桥宽10米,平均桥高8.5m。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825米先简支后

25、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净宽为111m,交角90,桥长207.5米;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8根。2)地质情况桥址区属河流堆积阶地地貌,龙潭河自北东至南西流过桥址区,两岸为龙潭河的一级阶地,海拔标高713m。桥址区河谷两岸阶地地形较平坦,地表为耕地及村庄,均被第四系冲洪积层覆盖,南东侧岸坡自然坡度1020,地表种植桉树,北西侧岸坡自然坡度510,为河漫滩与阶地过渡,河漫滩地表为草坪。桥位区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或中砂或砂砾或圆砾,下伏全风化角砾岩、强风化砾岩、中风化砾岩,其中粉

26、质粘土层在桥址区河谷两侧大面积分布,ZK1、ZK2孔有揭示,揭示层厚0.504.00m;中砂层桥址区两端分布,ZK1、ZK2、ZK9孔有揭示,揭示层厚0.801.60m;砂砾层桥址区两端分布,ZK1、ZK8、ZK9有揭示,层厚1.102.10m;圆砾层桥址区局部分布,层厚1.803.00m;全风化角砾岩层桥址区局部分布,揭示层厚0.803.20m;强风化砾岩层桥址区局部分布,揭示层厚2.4022.30m;中风化砾岩层全场地分布,勘察揭示厚度11.0030.80m,未揭穿。3)水文情况桥址区地表水为龙潭河,沿桥轴线河谷宽度约130m,勘察期间河水面宽约65m,水面高程约6.30m,水深02m。勘

27、察区地下水勘察期间钻探深度内地下水位4.588.38m。根据初勘阶段桥址区所取河水及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河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1.2.2铁山港东岸枢纽互通(1)BK0+563.819互通1号跨线桥1)工程概况BK0+564.219互通1号跨线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340m处,上跨合山高速及互通C匝道,相应的交叉桩号及交角分别为BK0+566.321=SK222+630.989, 94; BK0+596.272=CK0+585.261, 102,起点桩号BK0+434.699,终点桩号BK0+693.739,桥长394

28、.04m,路面设计高程为12.96116.467m。桥下合山高速路基宽度为46米(按八车道预留后),C匝道路基宽为9米,净高要求均不小于6.0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325+ (23.5+30+23.5)+4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净宽为10.0m,交角90,桥长259.5m;下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26根。2)地质情况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34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在2.3015.20m之间。跨线桥横跨现有的合山高速、河沟,路宽约5

29、0m、河宽约5m。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6m,涨潮后水深为0.501.75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2.40m。桥址附近分布较多地表水体,多为虾(鱼)塘。地表覆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主要经济作物主要以速生桉、花生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其中素填土层在场地内于ZK1、ZK2及ZK6钻孔有揭示,揭示厚度1.202.10m;粉质粘土层分布于勘察区表层,场地内均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1.202.80m;强风化强风化泥灰岩层场地内均有揭示,分布于整个场地

30、,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4.80m12.90m;中风化泥灰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22.10m。3)水文情况跨线桥横跨一河沟,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沟水,河宽约2.05.0m,勘察期间水面宽约2.04.0m,流向大致自北东向南西。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0.70m,流速约0.01m/s;涨潮后海水倒灌,水深为0.501.0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2.4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10m。河水水量受潮汐、上游补给影响较大。桥位区附近棋布星罗分布虾(鱼)塘,塘宽多为30.070.0m之间,水深多为0.60

31、2.50之间。虾(鱼)塘水主要由涨潮时由人工抽水补给。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素填土(Qml)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小,主要以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初稳定地下水位高程为0.605.30m。根据相邻工点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2)CK0+523匝道1号桥1)工程概况CK0+523匝道1号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150m处,起点桩号CK0+501.48,终点桩号CK0+544.52,桥长43.04m,路面

32、设计高程为7.900m。CK0+523匝道1号桥跨越合山高速K222+588高丰垌二桥下游河沟,河沟宽度约为10米,测时水位2.1米,水深0.6米,百年一遇设计水位5.4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218m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净宽为8.0m,交角90,桥长42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6根。2)地质情况桥梁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15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在1.007.00m之间。桥梁横跨一河流,河宽12.015.0m。河水受海水潮汐

33、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60m,涨潮后水深为0.501.3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80m。桥址附近分布较多地表水,多为虾(鱼)塘。地表覆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植被主要以杂草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素填土、含圆砾粗砂、粘土、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其中素填土层在场地内钻孔均见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1.101.20m;含圆砾粗砂层在场地内钻孔均见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1.101.30m;粘土层在场地内钻孔均见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1.303.30m;强风化泥灰岩层场地内均有揭示,分布于整个

34、场地,厚度1.20m3.60m;中风化泥灰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25.6m。3)水文情况桥梁横跨一河流,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虾(鱼)塘水。河宽约12.015.0m,勘察期间水面宽约6.010.0m,流向大致自北向南。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0.60m,流速约0.1m/s;涨潮后海水倒灌,水深为0.501.3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8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20m。河水受大气降水或海水涨潮补给,水量受潮汐影响较大。桥位区附近分布较多虾(鱼)塘,塘宽多为20.060.0m不等,长多为

35、40.0100.0m之间,水深多为0.601.00之间。虾(鱼)塘水主要由涨潮时由人工抽水补给。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海相沉积含圆砾粗砂(Qm)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大,主要以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为埋深为1.60m(高程2.47m)。据邻近工点合山高速K222+588高丰垌二桥加宽桥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中等腐蚀。(3)CK0+983.871匝道2号桥1)工程概况CK

36、0+983.906匝道2号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大队鸡公冲村西侧约100m处,起点桩号CK0+908.386,终点桩号CK1+059.426,桥长147.754m,路面设计高程为13.79917.216m。CK0+983.871匝道2号桥为集散道J匝道桥延伸段,CK0+983.871匝道2号桥大桩侧与J匝道桥相接。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818m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净宽为8.25m,交角90,桥长147.5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8根。2)地质情况桥梁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

37、沙镇东风大队鸡公冲村西侧约10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在2.007.00m之间。地表覆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植被主要以农作物及杂草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或细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其中粉质粘土(Qm-3)场地内钻孔ZK1ZK5见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1.503.40m;细沙层场地内钻孔ZK1ZK6见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1.605.95m;粉质粘土(Qm-1)层场地内钻孔ZK5ZK8见有揭示。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3.005.20m;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场地内均有揭

38、示,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6.30m16.10m;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22.90m。3)水文情况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位于ZK7、ZK8孔附近的季节性水田水,勘察期间属雨季,水田内水深约为0.050.1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20m。水田水受大气降水或海水涨潮补给,水量受大气降水及潮汐影响较大。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海相沉积细砂(Qm-2)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大,主要以附近的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

39、深为2.003.20m(高程4.185.04m)。据邻近工点合山高速K222+588高丰垌二桥加宽桥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中等腐蚀。(4)HK0+394匝道桥1)工程概况K0+394匝道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大队斗坎村南侧约80m处,设计起点桩号HK0+372.48,终点桩号HK0+415.52,桥长43.04m,路面设计高程为7.8067.654m。HK0+394匝道桥桥跨越合山高速K222+588高丰垌二桥上游河沟,河沟宽度约为7米,测时水深0.3米,百年一遇设

40、计水位5.4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218m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净宽为14.4-17m,交角90,桥长42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9根。2)地质情况桥梁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大队斗坎村南侧约8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在1.006.00m之间。桥梁横跨一河流,河宽5.06.0m。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500.60m,涨潮后水深为0.701.0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60m。桥址附近分布较多地表水,多为虾(鱼)塘。地表覆

41、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植被主要以农作物及杂草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粉质粘土、含圆砾粗砂、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其中粉质粘土层在场地内钻孔ZK3ZK6见有揭示,揭示厚度0.801.10m;含圆砾粗砂层在场地内钻孔均见有揭示,揭示厚度1.703.80m;强风化强风化泥灰岩层场地内均有揭示,分布于整个场地,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2.80m10.40;中风化泥灰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19.60m。3)水文情况桥梁横跨一河流,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虾(鱼)塘水。河宽约5.06.0m,勘察期间水

42、面宽约4.55.0m,流向大致自北向南。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500.60m,流速约0.1m/s;涨潮后海水倒灌,水深为0.701.0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6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20m。河水受大气降水或海水涨潮补给,水量受潮汐影响较大。桥位区附近东侧分布两个(鱼)塘,塘宽多为30.040.0m之间,长约为60100m之间,水深多为0.601.00之间。虾(鱼)塘水主要由涨潮时由人工抽水补给。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海相沉积含圆砾粗砂(Qm-

43、1)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大,主要以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123.20m(高程1.123.20m)。桥址区河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中等腐蚀。(5)JK0+891.578互通2号跨线桥1)工程概况K0+891.578互通2号跨线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400m处,起点桩号JK0+696.308,终点桩号JK1+090.348,桥长394.04m,路面设计高程为14.51717.406m。JK0+891.578互通2号跨线桥为上跨合山高速、互通C匝道及H匝道,

44、相应的交叉桩号及交角分别为,JK0+816.225=K222+774.410,90;JK0+786.577=CK0+724.693,90;K1+024.152=HK0+553.751, 95;桥下合山高速路基宽度为46米(按八车道预留后),C匝道路基宽为9米,H匝道路基宽为11米,净高要求均不小于6.0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424+ (23.9+29.2+23.9)+320.5+62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及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净宽为10-23m,交角90,桥长394.2m;下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

45、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41根。2)地质情况桥梁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40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在2.4011.60m之间。跨线桥横跨现有的合山高速、河沟,路宽约50m、河宽约5m。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6m,涨潮后水深为0.501.05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2.30m。桥址附近分布较多地表水体,多为虾(鱼)塘。地表覆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主要经济作物主要以速生桉、花生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素填土、粉质粘土(Qm-3)、粉质粘土(Qm-2)

46、、圆砾(Qm-1)、粉质粘土(Qel)、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其中素填土层在场地内仅于ZK7钻孔见有揭示,揭示厚度2.30m。粉质粘土(Qm-3)层在场地内除ZK7、ZK10、ZK19、ZK20钻孔外均有揭示,揭示厚度0.802.80m;粉质粘土(Qm-2)层在场地内仅于ZK19、ZK20钻孔揭示,揭示厚度0.801.60m;圆砾(Qm-1)层场地内仅于ZK10、ZK19、ZK20钻孔有揭示,揭示厚度1.102.50m。粉质粘土(Qel)层场地内钻孔ZK5ZK8、ZK10、ZK17及ZK18见有揭示,揭示厚度3.506.40m;强风化泥灰岩层场地内均有揭示,分布于整个场地,该层场地内揭示

47、厚度3.10m14.90m;中风化泥灰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25.90m。3)水文情况跨线桥横跨一河沟,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沟水,河宽约2.05.0m,勘察期间水面宽约2.04.0m,流向大致自北东向南西。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0.70m,流速约0.01m/s;涨潮后海水倒灌,水深为0.501.0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5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10m。河水水量受潮汐、上游补给影响较大。桥位区附近棋布星罗分布虾(鱼)塘,塘宽多为30.070.0m之间,水深多为0.602.00之间。虾

48、(鱼)塘水主要由涨潮时由人工抽水补给。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海相沉积圆砾(Qm-1)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大,主要以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初稳定地下水位高程为0.711.60m。根据相邻工点的水质分析结果,桥位区环境水在各透水性介质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6)K222+079高丰垌一桥加宽桥1)工程概况K222+079高丰垌一桥加宽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西侧约300m处,起点桩号K222+049.48,终点桩号K222+108.52,桥长59.04m,路

49、面设计高程为7.9057.900m。该加宽桥为原有合山高速旧桥加宽,原桥上构采用413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梁,桥梁净宽为213.94m ,交角70,桥长57.04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原桥跨越一小河沟,百年一遇设计水位5.7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413m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桥梁净宽根据路线变化,交角70,桥长59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20根。2)地质情况桥梁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西侧约30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

50、地面高程在1.009.00m之间。拟建加宽桥梁横跨一河流,河宽20.025.0m。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80m,涨潮后水深为0.501.0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50m。桥址附近分布较多地表水,多为虾(鱼)塘。地表覆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植被主要以杂草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素填土、圆砾(Qm-1)、粉质粘土(Qel)、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其中素填土层在场地内ZK1、ZK4、ZK5、ZK7、ZK12、ZK14钻孔见有揭示,揭示厚度1.904.00m;圆砾层场地内除ZK12、ZK

51、14钻孔外均见有揭示,揭示厚度0.402.00m。粉质粘土(Qel)层场地内钻孔ZK1、ZK7ZK12、ZK14见有揭示厚度0.702.60m;强风化泥灰岩层场地内均有揭示,分布于整个场地,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厚度1.20m8.10m;中风化泥灰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25.90m。3)水文情况加宽桥横跨一河流,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虾(鱼)塘水。河宽约20.025.0m,勘察期间水面宽约18.020.0m,流向大致自北向南。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0.80m,流速约0.01m/s;涨潮后海水倒灌,水深为0.501.0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

52、为1.5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20m。河水受大气降水或海水涨潮补给,水量受潮汐影响较大。桥位区附近分布较多虾(鱼)塘,塘宽多为30.0100.0m之间,水深多为0.601.00之间。虾(鱼)塘水主要由涨潮时由人工抽水补给。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海相沉积圆砾(Qm)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大,主要以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903.40m(高程0.612.60m)。桥址区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

53、蚀,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强腐蚀。(7)K222+588高丰垌二桥加宽桥1)工程概况K222+588高丰垌二桥加宽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130m处,起点桩号K222+568.48,终点桩号K222+607.52,桥长39.04m,路面设计高程为7.900m。加宽桥为原有合山高速旧桥加宽,原桥上构采用2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梁,桥梁净宽为213.94m ,交角120,桥长37.04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原桥跨越一小河沟,百年一遇设计水位5.4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桥桥型方案为:上构采用216m普通钢筋混凝土

54、连续板,桥梁净宽根据路线变化,交角120,桥长39m;下构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全桥设计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共12根。2)地质情况桥梁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东风村高丰垌南东侧约130m处,桥位区属海岸阶地地貌,地形较平缓,地面高程在1.007.00m之间。拟建加宽桥梁横跨一河流,河宽12.015.0m。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60m,涨潮后水深为0.501.3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80m。桥址附近分布较多地表水体,多为虾(鱼)塘。地表覆盖第四系海相沉积土层,植被发育一般,植被主要以杂草为主。未见风化基岩出露,未见暗沟、塌陷等

55、不良地质。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示桥位区地质结构为素填土、含圆砾粗砂、粘土、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其中素填土层在场地内钻孔均见有揭示,揭示厚度0.303.30m;含圆砾粗砂层在场地内ZK7ZK9钻孔见有揭示,揭示厚度0.402.90m;粘土层场地内钻孔ZK1、ZK2、ZK5、ZK8、ZK9见有揭示,揭示厚度1.002.20m;强风化泥灰岩层场地内均有揭示,分布于整个场地,该层场地内揭示厚度厚度2.60m8.10m;中风化泥灰岩层布于整个场地,钻探深度内未揭穿此层,最大揭示厚度24.4m。3)水文情况加宽桥横跨一河流,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虾(鱼)塘水。河宽约12.015.0m,勘察期间水面

56、宽约6.010.0m,流向大致自北向南。河水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前水深一般约0.200.60m,流速约0.1m/s;涨潮后海水倒灌,水深为0.501.30m,勘察期间涨潮最高水深约为1.80m。据调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十月十四为最高涨潮期,最高潮水位高程约为4.20m。河水受大气降水或海水涨潮补给,水量受潮汐影响较大。桥位区附近分布较多虾(鱼)塘,塘宽多为20.060.0m不等,长多为40.0100.0m之间,水深多为0.601.00之间。虾(鱼)塘水主要由涨潮时由人工抽水补给。勘察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经钻探揭露,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第四系海相沉积含圆砾粗砂(

57、Qm)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大,主要以河水、虾(鱼)塘侧向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302.00m(高程2.323.06m)。桥址区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干湿交替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强腐蚀。1.2.3主线桥(1)K1+777蕉林1号高架大桥1)工程概况K1+777蕉林1号高架大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蕉林村大竹根北西约1500m处,桥梁横跨沟谷。设计左幅起点桩号K1+673.25,终点桩号K1+880.75,桥长207.5m,桥面设计高程为 48.19748.500m;右幅起点桩号K1+673.25,终点桩号K1+905.75,桥长232.5m,桥面设计高程为48.21948.500m。蕉林1号高架大桥上跨多条河沟及机耕道。桥位处主河沟宽约4.5米,水深约0.6米,沿河沟附近有三条机耕道,宽约33.5米。河沟两岸为丘陵高地,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28.548.2米。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