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件.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件.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件.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件.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藤野先生,鲁迅,藤野严九郎(1874-1945) 一九零四年至一九一五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教。,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 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等。,鲁迅 (1881-1936),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背景,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

2、留学的机会。 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及格,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

3、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

4、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上页,下页,返回,参考阅读,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学医,鲁迅上过课的阶梯教室,听读课文:,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5、,“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东京,仙台,北京,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在东京,在仙台,在北京,怀念,(1-3),(4-35),(36-38),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选材:,东京上野公园樱花盛开,阅读“在东京”:,樱花 富士山,只不过。 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失望。为下文到 “到别 别地方看看”埋下伏 笔,“无非”是什么意思?表现什么感情?,“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

6、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比喻。有嘲讽意味。,体会清朝留学生的句子,理解作者修辞的艺术,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不学无术,思想腐朽,忠君保皇,所以鲁迅厌恶他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鲁迅为什么厌恶“清国留学生”?,在 东 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修辞:夸张、比喻、反语,所 感,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爱 国,去 仙 台,去仙台,日暮里:,水户:,爱,国,在仙台,相识,相处,离别,课文如

7、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藤野严九郎,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白描,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添改讲义,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

8、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在 仙 台,爱国,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品质高尚,严格要求,抓住人物的 典型事例 来 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但最终鲁迅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什么原因,使鲁迅走上这条道路?,弃医从文,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由此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

9、烈愿望选择学医。,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选择学医,又弃医从文,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仔细阅读文章的29-30自然段,思考问题。,

10、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且包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造成的。但并不能说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国人是低能儿。“弱国”和“低能儿”并没有逻辑关系,是十分荒谬的。直接端出对方得心里话,一方面揭示其荒谬,另一方面作为凡与,深沉表达了作者满腔的义愤。,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与“不”连用,以反 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在东京,所见所闻-,憎恶至极,日暮里、水户-敬仰忧国,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看电影事件

11、-悲愤震动,弃医从文-忧国忧民,暗线 感情线索,爱国,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文章最后可看出“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怀念与感激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1)藤野先生帮作者添改讲义,可见他教学认真,并且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 (2)他纠正作者的解剖图,还向作者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可见他治学严谨求实; (3)他还关心作者思想意识的进步,对作者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藤野先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