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_第1页
做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_第2页
做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_第3页
做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_第4页
做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界有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市场。但无论是经营品牌,还是经营市场, 归根到底都必须以技术为根基和支撑, 科技实力才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和核心,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硬核。工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历程表明, 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于石油石化业这种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来说,企业之间有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实力和科技创新力的强弱。技术力量弱成为国内石化公司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软肋 ”。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正面临国外公司的技术 “包围圈 ”。一是国外大型石化公司拥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特色专利技术和名牌产品, 不

2、断开发先进技术并严格控制,在技术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了强势地位。目前,这些大公司正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对(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我国企业形成竞争压力。二是欧美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的优势,不断加强对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制约。目前,国外大公司在化工领域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占国内这些领域申请专利总数的60% 左右。三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制定较高和较严的产品质量、环保标准和技术性法规等技术性壁垒措施,限制我国石化产品及关联产品的出口。国内石化大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想在与技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最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力的世界级石化公司,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必

3、须紧紧抓住目前我国推行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机遇,加快和大力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高自己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石化按照 “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原则,围绕生产经营发展需要,认真组织核心技术、专项技术的开发、 转化(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和推广, 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体制改革, 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中国石化的资产总量、结构、质量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十五 ”期间,中国石化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二等奖7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0 项,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企业名列前茅。这些技术的应用、推

4、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中国石化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陆相隐蔽油气藏勘探配套技术是中国石化勘探开发领域两大核心技术之一。从“九五 ”后期至今,地质科研人员通过展开联合攻关,形成了以 “断 坡控砂 ”、 “复式(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输导”、“相 势控藏 ”等理论为核心的陆相隐蔽油气藏勘探配套技术,先后荣获2003 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高高含水油田采收率技术,适合南方特点的海相成藏理论体系和勘探技术, 复杂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钻、录井专业以及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方面的新突破都大大推动了中国石化上游业务的发展。“十五 ”期间,中国石化油

5、气资源序列不断改善,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炼油领域,中国石化适应社会环保要求和市场对清洁化汽油的需要,着力开发了3大类 10 大项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烯烃含量的清洁汽油生产系列技术。其中,石科院对传统催化裂化技术进行创新, 成功开发了多产异构烷烃的Maximining Iso-Paraffins 工艺 (MIP) ,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实现了汽油改质,而且还增加了高价值产品的产率。这项技术成果获得 2004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授权专利18件,目前国内已实现工业推广6 套,大大推动了生产清洁油品的步伐。为提高(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重油资源的利用率,自主开发成功了

6、多项重油加工组合技术。在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开发方面,中国石化成功开发1 / 3将 渣 油 加 氢 处 理 成 套 技 术 与 重 油 催 化 裂 化 装 置 组 合 形 成 了 重 油 加 工 组 合 技 术(SRHT-RFCC ),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重渣油转化为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200 万吨 /年渣油加氢处理(S-RHT )成套技术获2002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化纤生产领域, 获得 2005 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唯一的一等奖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 ”,使催化剂耗量降低了37%,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

7、床反应(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器的工业应用, 使在世界化工领域沿用了 80 多年的传统催化剂材料和反应技术在我国实现突破,推动了世界化学工业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另外,10 万吨大型裂解炉技术,填补了国内在大型裂解炉技术方面的空白,获 2005年度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DQ 催化剂荣获2003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石化自1998 年开始进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品结构调整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高性能化、高附加值的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比例均有大幅度提高。2000 年至 2005 年,中国石化集团全年生产合成纤维从118 多万吨增加到 160 多万吨,差别化纤维生产从34 万吨增加到83.12 万

8、吨,纤维差别化率从28.6%提(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高到51.93%。自主研发的 BOPP 专用料生产工艺技术,很好地满足了高速BOPP 薄膜生产线连续稳定生产的要求。聚酯专用料系列产品、涤纶短纤维差别化系列产品、涤纶长丝差别化系列产品领域也形成了密集的产品群和一批知名品牌产品。中国石化以 ERP 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从2001 年开始试点, 随后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到目前已有 48 家企业的 ERP 系统成功上线。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使供应链系统得到优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成效显著,目前网上采购已累计突破2000 亿元。在油田企业、炼化企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成为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支

9、柱,销售企业加油IC 卡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 “一卡在手,各地加油”的目标。中国石化一直重视创新技术的开发,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特色技术成果。同时, 中国石化努力贯彻实施专利法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的能力和水平,以“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为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中国石化的 6 家直属研究院、 5 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6 个企业技术中心的优势,形成了 “企业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 知识产权应用 ”的链条。至 2005年底,中国石化共申请中国专利9500 多件,发明专利达70;已向 38个国家申请国外专利近 900

10、件,获得授权专利近400 件;已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6000 多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 70,发明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的比率达80,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中国石化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步增长,年申请量达1000 件。全公司注册商标已达1186 件。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上,中国石化实行了产权集中、两级管理的管理体系。 “中国石化 ”作为公司重大发明的权利人,总部一直由主管科技的高级副总裁或总工程师主管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总部科技部设立知识产权处,主管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主管商标和知识产权法律诉(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讼业务。 公司主要直属研究院设有知识产权处

11、, 其他单位均在科技处设专职管理人员。中国石化制定出台了专利管理办法、专有技术管理办法、对外技术交流的保密提醒制度、技术市场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保护2 / 3规定、违反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的处罚办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为激励职工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的工业转化,中国石化设立了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时以专利为单位一次性奖励发明人; 专利许可实施后, 按照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规定要求,奖励发明人和对工业转化与推广有贡献的人员。目前,中国石化的授权专利工业实施率达50以上,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催化剂国产化率达8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的110 项中国专利金奖中,中国

12、石化获得了8 项。我国化学领域评出的2 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部由中国石化获得。多年来,中国石化按照“一个整体、三个平台、统一计划、集成开发”的科技进步体制的总体要求,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突出主业, 坚持 “有所为, 有所不为 ”,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强有力地推动石化科技迅速发展。为扭转 “三散一低 ”的科研开发局面,从 2003 年始,中国石化从直属科研单位和各企业、分(子)公司科研机构两个层面上分别进行了科技资源的整合工作。共撤销企业两级科研机构34 家,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等 6 个直属研究院都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专业领域,

13、 同时相继退出了不具有优势和与中国石化主业关联度不高的研究领域。在科研开发模式上,中国石化创新性(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地形成了富有石油石化特色的“十条龙”攻关组织模式。在1991 年,中国石化提出把科研、设计、生产、设备制造、施工组织起来进行科技创新,叫做“一条龙 ”联合攻关,并选择了 10 个联合攻关项目,被称为“十条龙 ”。后来每年入 “龙 ”的项目越来越多,已经不止10 个,但是 “十条龙 ”的叫法一直延续了下来。从 1998 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成立至今,通过十条龙攻关,已先后开发出陆相隐蔽油气藏勘探、清洁汽柴油生产、渣油加氢处理等 51 项重大技术,并实现了工业转化,有力地推动了石油石化产业的技术进步。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油价居高难下的高油价时代,而我国经济经过20 多年的高速发展,正进入能耗急速上升、 环境污染加剧的重工业化阶段, 能源和环境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双重瓶颈。 突破这一瓶颈, 惟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 的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