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门井施工方案_第1页
闸门井施工方案_第2页
闸门井施工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工程概况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事故闸门井分为1号、2号井,由井座、井身、地面部分以及联系桥组成。根据业主的要求,先安排2号闸门井施工。其中2号闸门井井身净高约为60.0m,井壁直径为9m。井身内设有圆形通风气孔直径为1.1m,内部断面基本为顺水流方向6m,上游为圆弧形,下游呈矩形,闸门槽左右对称布置。由于闸门井结构设计相对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能否按期完成,直接影响到闸门井下闸蓄水。因此,为了加快冬季混凝土施工进度,采用了混凝土滑模施工技术。由于西龙池工程首次采用混凝土滑模施工技术,在整个冬季施工混泥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为保证井身段混凝土滑模滑升时,

2、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滑升阻力小,混凝土表面光滑,对推荐的砂率进行了调整;(2)模拟现场施工环境,对混凝土进行凝结时间检测,并测试出混凝土强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以便确定最佳滑升时间;(3)加大了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温度控制及保温措施。2混凝土滑模工艺性试验(1)原材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胶凝材料为42.5普硅水泥掺级粉煤灰,骨料采用水泉湾料场人工料,推荐配合比所采用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分别为北京科宁生产的,施工配合比采用的山西晋能JN-J高效减水剂(液状)以及LN-YQ引气剂(厂家已配置好的液状,固形物含量占11.2%)。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见表2。(2)混凝土凝结时间为深入了解冬季混凝土滑模施工对闸门井井身段

3、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试验室依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按照推荐砂率,模拟自然环境温度,进行了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试。测试结果: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初凝时间9小时左右,终凝时间1415小时。(3)混凝土强度比对试验室对不同的砂率先后进行了室内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限度按50mm70mm控制,混凝土拌和料按40L,均采用人工拌和,混凝土强度成型均按15cm15cm,破型龄期为1d、2d、3d,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及强度试验结果见表3。3混凝土脱模强度的变化为保证2号闸门井井身段混凝土浇筑滑升时,表面不塌壁、不掉块、不产生裂缝。试验室针对调整后的砂率,进行混凝土拌和物试验

4、,以自然温度变化为准,混凝土强度成型均按15cm15cm,破型(脱模)时间定为1h、2h、。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自然温度的变化及混凝土养护时间的延长,混凝土脱模强度也随之增长,当气温为9.0时,3小时混凝土脱模强度能达到0.07MPa;当气温为8时,5小时能达到0.2MPa(基本上达到混凝土滑模时规定的强度)。4混凝土温控要求(1)骨料温度。骨料保温,要求骨料相对比较干燥,干净、不结块,卸入现场料仓后要用帆布蓬覆盖保温。上料斗之前,要求装载机从料堆底部上下翻动,保证骨料温度不低于零度以下。(2)拌和水温度。由于该时段混凝土施工安排在冬季,夜间平均气温均在零度以下,因此

5、,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要求,在拌制混凝土之前,先把拌和水温度加热达到30以上,再进行混凝土生产。保证正常水温不低于30。(3)出机口温度。受自然环境的制约,除了保证混凝土拌和用水温度以外,要求出机口混凝土正常温度不能低于510。(4)入仓温度。混凝土从拌和站出机口到2号闸门井下料口运距约有100m,采用机动翻斗车水平运输,为减少运输车辆往返之间相互干扰和中途滞留时间长,混凝土内部浇筑质量受到影响,防止零度以下混凝土入仓后,造成新浇筑混凝土表层出现孔隙水冻冰并膨胀,导致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规定混凝土入仓温度不低于5。(5)仓面混凝土保温。冬季混凝土施工,如果不及时对新浇

6、筑混凝土仓面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不仅会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且混凝土滑升强度会受影到响,可能导致混凝土滑升时塌壁、掉块、产生裂缝等现象。因此,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利用钢管架用雨布把井口封住,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滑模液压自动调平控制台,加3个火炉,并且安装5只各1kW的电钨灯,保证仓面混凝土供热保温。(6)井身段混凝土保温。2号闸门井井身段混凝土施工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最大厚度约2m,最小厚度约1m,从地面到仓面始终都有垂直落差,主要承担着井身段上部结构荷载。为提高井身段混凝土早期强度采取了以下措施:从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后,待垂直滑升一定高度时,把井身段下部承重钢支撑口给封死,形成井内上下

7、不透风;从仓面液压滑升操作台到下部混凝土面人工修补工作平台(辅助台)之间,安装1只4kW的电热板及4只各1kW的电钨灯来保证井身段混凝土滑升后的空间温度。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从整个2号井井身段混凝土施工跟踪检测温度的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上能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具体统计结果见表5。5现场混凝土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根据每班(34次)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检测结果以及每班(按100m成型一组)抽检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现场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达到92%以上,见表6。6结语(1)试验室所进行的混凝土滑模工艺性试验,虽然不能等同于现场施工环境,但至少对1号闸门井滑模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2)根据该工程混凝土滑模施工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推荐砂率基础上提高1%的砂率,不仅能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混凝土表面光度,而且对混凝土表面滑升能起到减阻作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