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讲解及虚实结合表达技巧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比赛)_第1页
《雨霖铃》讲解及虚实结合表达技巧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比赛)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雨霖铃教学设计执教者:临桂中学 冯名醒 2016.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品味这首词,描述词中情节,描绘离别前后的画面。2.探讨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把握本词大意,初味词人的离别之情。2.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本词造成了字面上的矛盾,此矛盾结合词人的仕途人生,更能深化词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之情和离别后的客情冷落与孤清之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词人的离别之情,强化情感体验,初步了解人生的抉择、痛苦与升华,培养阅读诗词兴趣,形成文学素养。【教学重点】在阅读鉴赏中强化情感体验;学习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在阅读鉴赏中强化情感

2、体验。【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含“离别”之意的诗词句。二、正课:1.词人简介柳永(987年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曾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 “倚红偎翠”、“浅斟低唱”的都市生活中。 然而他并没有真正放下功名之欲。他还是想要功名,他还是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于是他或是去漫游,或是辗转于改官的途中。离别之痛,漫长的道路,漫长的希望与寂寞中,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之词。 2.自由朗读,扫除字音、字义障碍。 3.集体朗读,思考问题:这首词讲了几个怎样的场景? 明确:两个。 离别时。秋蝉叫得凄凉而哀切,面

3、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经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离别后。想到这一离开,千里迢迢,一片烟波,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际。自古以来多情人最是感伤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谁知“我”今夜酒醒之后身在何处?怕是在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离开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4.细细品读,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明确:词人的情感为依依惜别、眷恋思念。5.合作探究,思考: 文中两处

4、提到了“饮酒”,分别在哪两句中?明确: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处“饮酒”的情境一样吗?前后是矛盾?明确:不一样,前后也并不矛盾。 前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为实写。 后句设想别后之景,是虚写。 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刻画了 离别的不舍、眷恋与怅惘。5.课堂小测:教材链接相关链接答题步骤归纳小试牛刀三、布置作业1.背诵雨霖铃这一首词; 2.试以今天所学 “虚实相生”的表达技巧解读下面一诗。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教学板书】 离别时:难舍难分(实写)雨霖铃柳永 离别后:眷恋思念(虚写)【教学后记】这一篇

5、课文雨霖铃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雨霖铃是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也是表达绵绵离愁别绪的杰出代表作品,由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场景构成,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突出。在教学设计中,体会词人的离别情绪、掌握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成了本课的重难点。这一篇课文雨霖铃是高一下学期的教学内容,面向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阅历的高一学生。高一的学生对“离别”之类的情感已有所体验,具备了体会词人离愁别绪的情感基础。况且,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有丰富的情感需要表达。他们对课文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再陌生,对虚实结合的手法却未曾熟悉。本科的重点即是借助柳永的离情和一些他们熟悉的诗词,引导他们掌握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教学实践证明,虽然本课的设计合理可操作,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教法和学法并无创新。因为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教学的班级没有必修四的课本,他们班还停留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全班带的课本都是必修三,无课本无预习。尽管努力体现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理念,怎奈学生的基础也比较差,理解教学设计的内容有难度,参与热情就不高,课堂氛围就不够活跃。从课堂检测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对本课所学内容已基本掌握,但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因为是教学新手的缘故,求稳的心理没有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