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醛、酮_第1页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醛、酮_第2页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醛、酮_第3页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醛、酮_第4页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醛、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醛、酮,7.1 分类、结构、命名 7.2 物理性质 7.3 化学性质 7.4 重要的醛酮,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醛、酮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及机理 羟醛缩合反应 与氨衍生物的加成-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卤仿反应和康尼扎罗反应,重点要求掌握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及机理,羟醛缩合反应、康尼扎罗反应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氨衍生物反应、卤仿反应及应用,7.1 结构、分类、命名 醛、酮分子中含有羰基,故称为羰基化合物(RCOR),R、R都是烃基则为酮,R、R有一个为H即为醛;羰基与脂肪基相连则为脂肪醛/酮,与芳香环直接相连则为芳香醛/酮,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有机,官能团: 羰基

2、,羰基碳和氧均为sp2杂化,氧一个sp2杂化轨道与碳结合成键,氧另二个sp2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碳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氧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键。,一. 结构,碳和氧均为sp2杂化,甲醛是平面分子,由于氧的电负性大于碳的电负性,并且电子云易于极化,故使电子云偏向氧的一边,所以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很大的活泼性。,羰基的极性结构,二、分类,(1)习惯命名法(适用于简单醛、酮): 醛类命名与醇类相似,按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醛。,CH3CH2CH2CHO正丁醛,CH3CH2CHO 正丙醛,二. 命名 1. 习惯命名, 支链位置也可以用、表示: 苯丙醛 芳香醛则以甲醛衍生物来命名

3、 苯甲醛 邻羟基苯甲醛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苦杏仁油) (水杨醛) (香草醛,香兰素),有机,甲基乙基甲酮(甲乙酮),二乙基甲酮(二乙酮),酮类命名与醚类相似,按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称为某烃(基甲)酮,甲基苯基甲酮 (苯乙酮),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编号。醛基总是位于链端, 故不需标明位次;酮的羰基要标明位次;不饱和醛、酮还需标明不饱和键的位次;芳香族或脂环族醛、酮把芳基或脂环基看作取代基来命名,环酮则在名称前加一“环”字。,(2)系统命名法,5-甲基-3-庚酮,5-甲基-4-己烯醛,2-苯丙醛,3-苯丙烯醛,1-苯基-1-丙酮,羰基的碳原子参

4、与成环时,其命名与脂肪族酮相似,只是在名称前加一“环”字。,3-甲基环己酮,性状:甲醛为气体,C12以下的醛、酮为无色液体,高级醛、酮为固体。C7以下醛类有刺激气味,中级(C8C13)醛酮及芳香醛有花果香味,经常用于香料工业,食品及化妆品。,7.2 物理性质,沸点:虽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但分子极性较大,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醇低,但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烷烃和醚。 b.p: 醇、酚醛、酮醚、烃 (分子量相近),水溶性:醛、酮的羰基氧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C4以下)可溶于水。,溶解性:醛、酮都能溶于有机溶剂。,1.羰基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是一个不饱和基团,能发生加成反应,由于氧原子

5、包容负电荷的能力大于碳原子包容正电荷的能力,也就是说带负电荷的氧负离子稳定性大于带正电荷的碳正离子,亦即带正电性的碳原子活性大,故在发生加成反应时,首先由带负电性的离子或基团(CN- HSO4- 等)攻击引起的亲核加成反应。,有机,7.3 化学性质,醛或甲基酮与氢氰酸作用生成羟基腈:,羟基腈,有机, 与氢氰酸加成,+ HCN ,例:有机玻璃生产,有机,CH3OH,-H2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n,HCN,H2O,n,聚合,反应机理,影响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因素,正电性越大羰基越活泼 (电子效应),亲核加成反应中醛活性大于酮,这是由于: a.空阻效应,基团体积醛分子中HR; b.酮分子中烷基的供

6、电子作用使羰基碳正电性下降,对亲核试剂作用减弱。,羰基亲核加成活泼性顺序:,R:为C原子数大于1的烷基,(2)与格氏(Grignard)试剂作用,反应也可以在分子内进行:,格氏试剂是典型的亲核试剂,醛和酮都能和格氏试剂加成:,选用不同的羰基化合物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醇,甲醛/醛/酮与格氏试剂加成产物水解分别能得到对应的1/2/3醇,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用途 :,合成上的应用举例:,由不超过五个碳的醇合成 2-庚醇,有机,白色, 与亚硫酸氢钠作用,醛、脂肪甲基酮与饱和亚硫酸氢钠(40)加成的产物,羟基磺酸钠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羟基磺酸钠,反应机理:,-羟基磺酸钠可被稀酸或稀碱分解还原,可用于

7、醛酮的分离及鉴别:,这是避免使用剧毒的氰化氢来制备腈的好方法!,醛与醇在无水酸的作用下反应,首先醇与醛中羰基加成生成半缩醛(不稳定,很难分离),半缩醛可进一步与一分子醇作用再失水为稳定的缩醛(酮与醇反应较难:a.空阻大;b.醇的亲核能力较弱):,有机, 与醇加成,遇稀酸能分解,缩醛可认为是同碳二元醇的双醚,它对碱及氧化剂都相当稳定,但遇稀酸能分解(缩合反应是可逆的), 由于醛基是活泼基团,尤基在碱性介质中很容易被氧化,可利用生成缩醛及水解保护醛基(二元醇与醛生成环状缩醛)。,有机,反应机理:,醇是较弱的亲核试剂,酸催化剂使羰基氧质子化,质子化的羰基碳具有更高的亲电活性。,生成佯离子,其强吸电子

8、作用使羰基碳正电性增加,保护醛基!,步骤:a. 缩醛保护醛基; b. 制备格氏试剂; c. 与活性氢物质反应; d. 酸性介质水解。,例2:通过BrCH2CH2CHO制备CH3CH2CHO,例1:丙烯醛制备2,3-二羟基丙醛,酮较难与一元醇反应,与1,2-或1,3-二元醇比较容易进行,产物为环状缩酮:,(5)与水加成,其它醛也能生 成水合物而酮 几乎不能水合,当羰基与强吸电子基团相连时,羰基的亲电性增加,可以形成稳定的水合物:,三氯乙醛水合物,亲核加成反应历程通式,酸催化时:,2. 与氨衍生物的加成-消除反应 NH2-Y NH2H NH2R 氨 伯氨 NH2OH NH2NH2 羟 胺 肼 苯

9、肼 2.3-二硝基苯肼 氨基脲 这些物质(氮原子含两个氢)都可以和羰基发生加成反应故称羰基试剂,这种加成物大多不稳定,分子失水形成CN键(加成缩合),可通过通式简记: =C=O + H-NH-Y =C-NH-Y =C=N-Y - H2O OH,有机,希夫碱或代亚胺,肟,苯腙,腙,2,4-二硝基苯腙,缩氨脲,羰基试剂,氨与羰基的反应产物为亚胺,极不稳定,其逆反应为主,仲胺不符合通式不能反应。 伯氨生成希夫碱(Schiff base 又称代亚胺),脂肪希夫碱也不太稳定,但芳香希夫碱因共轭体系而稳定: + 希夫碱还原为仲胺,有机合成上常用芳醛与伯胺作用生成希夫碱,再还原制仲胺。,有机,反应机理:,肟

10、、腙及缩氨脲等多为结晶固体, 有一定的熔点可用来鉴定醛酮,它们在稀酸作用下可分解为原来的醛酮亦用于分离。 羰基试剂的亲核能力较弱,通常需加酸进行催化,醛/酮的羰基氧接受H而质子化,使碳亲电能力提高, 有利于亲核试剂攻击正电性的羰基碳: CO + H+ C-OH 但酸不能太强,否则羰基试剂中的氮原子也能接受质子,从而使羰基试剂失去亲核能力,一般使用醋酸介质。,3-H的反应,-H的酸性: -H受羰基影响具化学活性,易形成质子离去(尤其在碱性条件下),也就是说醛酮的-H有一定的酸性(pka1920)大于乙炔(pka25)酸性(-H可被卤素取代)。,超共轭效应,诱导效应,有机, 醛酮-烯醇互变异构,乙

11、酰乙酸乙酯:,多,少,CH3COCH3 CH3C(OH)=CH2 多 少 CH3COCH2COOC2H5 CH3C(OH)=CHCOOC2H5 少 多,共轭结构及分子内氢键使烯醇式更稳定!,-戊二酮:,在稀碱的作用下,含-H的醛可发生分子间的加成作用,一分子的-H加成到另一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成到羰基碳上,生成-羟基醛。,有机, 羟醛缩合反应,-羟基醛容易进一步脱水生成有共轭体系的,-不饱和醛, 若-羟基醛没-H则不脱水。,失水后生成的,-不饱和醛具有共轭结构更稳定,加氢饱和则得到醇,这种方式使碳链增长一倍,这仅适合于单一的醛,否则得到混合物,含-H酮的缩合反应产率低(电子效应及空间

12、阻碍)。,有机,3-羟基丁醛(-羟基丁醛),2-丁烯醛(巴豆醛),-苯丙烯醛(肉桂醛),4-甲基-4-羟基-2-戊酮,4-甲基-3-戊烯-2-酮,a.OH-夺取-H生成碳负离子亲核试剂; b.碳负离子加成羰基碳上形成烷氧负离子; c.烷氧负离子夺取H2O中的H+得到产物。,反应历程:,应用举例:,以乙烯为原料合成,步骤:,卤素电负性大,卤代后使电子云向卤原子流动,-C正电性加强,更有利于-H离解,使卤代更容易进行。碱性条件(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液)很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通常要全部取代-H:,有机,(3) 卤仿反应,醛、酮-H可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醛、酮:,三元卤代产物中,三个卤原子的强烈吸电子

13、诱导效应, 使-C正电性更强,极易被OH-攻击使碳-碳键断裂,生成三卤甲烷(卤仿)及羧酸盐:,当卤代反应使用I2时,产物碘仿为黄色结晶,不溶于水,且有特殊气味,可用于鉴别物质。,具有CH3CH(OH)构造的醇也会发生碘仿反应,凡具有三个-H结构的醛/酮及有-H的醇都有卤仿反应,这是由于含-H的醇 可被氧化为醛/酮(1醇醛;2醇酮)。 溴仿和氯仿均为无色液体,不宜作鉴别反应,在反应过程中,X2及次卤酸钠既是氧化剂又是卤化剂,卤仿反应后,除生成卤仿外,另一产物为少一个碳的羧酸盐(缩短碳链的降级反应)。,有机,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醛/酮的最主要区别是对氧化剂的敏感性,因为醛中羰基碳上的氢很容

14、易被氧化为羧酸,甚至可被空气氧化;酮则要难得多,即使在中性KMnO4中加热,也不受影响;常用的氧化性试剂有: a.托伦(Tollens)试剂:(AgNO3+NH3)醛类都有银灰色银镜反应(鉴别脂肪醛及芳醛);,有机,b. 费林(Fehling)试剂:(CuSO4碱液)仅脂肪醛有红色铜镜反应,芳醛没有铜镜; c. 本尼迪(Benedict)试剂:(CuSO4Na2CO3)同费林试剂,稳定性好与甲醛无反应。 上述试剂存在下,酮及CC、CC都不被氧化,既可用于鉴别物质在合成上亦有用,如使用不饱和醛制备不饱和酸: 银镜/铜镜反应 CH3CH=CHCHO CH3CH=CHCOOH,有机, 还原反应 a.

15、 催化加氢 醛 伯醇; 酮 仲醇 几乎所有不饱和基团(CC、CC、CN、-NO2等) 全部被还原。 b. 金属氢化物还原 金属氢化物均是亲核试剂,一般条件下不与CC、CC作用,常见的几种有: i. 硼氢化钠 NaBH4 ii. 氢化铝锂 LiAlH4 iii. 异丙醇铝 Al(OCH(CH3)2)3,有机,硼氢化钠和异丙醇铝只还原醛/酮中的羰基,选择性较高,是一种较缓和的还原剂。 氢化铝锂还原能力较强,与水强烈作用,必须于非水介质中反应,除还原醛/酮的羰基外,亦可还原羧基、酯基、酰胺基、硝基、氰基等(CC、CC也不能还原)。 c.克雷门生还原(盐酸/锌汞齐) 该方法除能还原芳混酮外,还适用于脂

16、肪族醛、酮、脂环族酯等羰基化合物,但二芳酮产率很低。,有机,d.黄鸣龙还原 1946年黄鸣龙改进了沃尔夫(Wolf.德)1912-凯西纳(Kisbner.俄罗斯)1911的还原方法:使用醛/酮与肼在高沸点溶剂,如: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HOCH2CH2OCH2CH2OH)与碱一起加热,羰基与肼作用生成腙,腙在碱性条件加热放氮,使羰基成为亚甲基。 原方法: 气态肼毒性大; 100h; 加压 改进后:液态肼; 34h; 常压,有机,6. 芳香环的取代反应 羰基是间位定位基, 卤代、硝化、磺化产物为间位,醛基易被氧化,芳醛直接硝化,往往得到氧化产物,但可采用缩醛保护羰基,再进行环上反应。,有机,7. 歧化反应 歧化反应又称为坎尼查罗(Canninnaro)反应,它是不含-H的醛在浓碱(40%)存在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醛氧化为酸,另一分子被还原为醇,若使用不同种类醛进行歧化反应得混合物,反应没应用价值; 若两种醛其一为甲醛,由于甲醛还原性强,它总是被氧化为甲酸,而另一种醛则还原为醇,这种交叉歧化在合成中常常得到应用。,有机,例: 由甲醛、乙醛制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