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1页
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2页
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3页
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4页
杜甫诗三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诗中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情。,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人誉其诗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汲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反复咏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中最为出色,他首创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

2、,直接推动了中唐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涉世不深),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

3、郁),鉴赏要点 认识杜甫,鉴赏要点 认识杜甫,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创作的准备期: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穷年忧黎

4、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忧国忧民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组诗“三吏”、“三

5、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6、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啸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 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的落叶萧萧地坠下,不尽的长江滚滚地奔来。,万

7、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经常飘泊万里,作客他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命运艰难,可恨鬓角又像著了繁霜,穷途潦倒心灰冷,因病戒酒不举杯。,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在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

8、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鉴赏景物意象,1、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有何意义?,诗歌中的形象蕴含诗人的情感和志向。鉴赏景物形象首先分析形象特征,再看形象特征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志向。,2、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情)?,风,天,猿,清,渚,沙,鸟,急,使人感到非常寒冷。(身心俱寒),高,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哀啸,让人听了十分悲伤,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白,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回,鸟儿尚且有家可回,自己无家可归,凄冷、孤独、

9、悲凉,讨论,面对如此场景,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感情?,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生于是年,卒于年,活了岁,写这首诗时是年,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这两句写了哪两种景,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这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长江,对比、衬托,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因而作者感到凄凉、无奈。,生命的晚秋,短暂,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

10、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试问有哪八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悲秋) 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作客) 三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 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常作客) 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万里) 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独登台) 七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多病) 八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百年)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

11、也;百年,暮齿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鉴赏,5、后两联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并具体谈谈。,动作行为,登 台,停酒杯,繁 霜 鬓,作 客,外 貌 :,万里 常,=,孤独、痛苦,孤独、凄凉,无奈、伤感,无奈、焦急、忧国忧民,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2、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但是,诗的下一

12、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这是一个有趣的对比,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4、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2、一“去”一“留”,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3、上句的紫台和朔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4、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的词语营造出了悲凉的氛围。,1、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1、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2、下句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