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社会发展的规律_第1页
(理)社会发展的规律_第2页
(理)社会发展的规律_第3页
(理)社会发展的规律_第4页
(理)社会发展的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马克思 主义哲学,辩证唯 物主义,历史唯 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1、基本含义,(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 ) A.科学发展观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中国梦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BCDF,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疑难点讲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联系,2、社会存在与社会

2、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每个人的社会意识是否一样呢?,P88专家点评: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多样性,时代性,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 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最突出表现)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承

3、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P88:决定,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P89:决定,反作用,(1)两个关系及其矛盾运动,2、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第一,“人民群众” 有质的规定性-推动作用,第二,量上看:时间角度-不同的历史时期 空间角度-不同的国家 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三,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包括

4、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3、人民群众的作用(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材料一: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材料二:鲁迅说:“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材料三: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

5、韵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分析上述三段材料共同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什么作用?具体又有什么区别?,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道理?,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

6、,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想一想,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1、党的群众观点(是什么),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方法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地位(为什么):,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两个重要保证),一、人的价值,1 、价值的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

7、功能。,2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创造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享受价值),理解:(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等于经济学的价值。,思考:是否任何事物都具有价值呢?如长在野外的西红柿有没有价值呢?,(2)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属性和人的需要的关系。二者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2 、人的价值的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索取-自我价值),(贡献-社会价值),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

8、献有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精神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高尚思想品德,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它又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1)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4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

9、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处理个人的人生,阿姆斯特朗从小就醉心于航空,是个航空迷。,1969,年他胜利完成人类登月壮举,成为,“,登月第一人,”,。返回地球后,,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利用名声换取利益。,43,年来,阿姆斯特朗个性低调,远离镁光灯。不过,他并不是一个难以沟通的,怪人,他只是给自己一个安心工作的环境。材料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面对利益时所做的选择不同,实践有时可以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可能的,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A,B,C,D,1

10、.阿姆斯特朗从小就醉心于航空,是个航空迷 。1969年他胜利完成人类登月壮举,成为“登月第一人”。返回地球后,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利用名声换取利益 。43年来,阿姆斯特朗个性低调 ,远离镁光灯。不过 ,他并不是一个难以沟通的怪人 ,他只是给自己一个安心工作的环境 。材料体现了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 ,决定了人们面对利益时所做的选择不同 实践有时可以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 B C D ,B,2.人们办事往往会有这两种态度:一种是坚持做正确、有益的事,不损人利己;另一种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这表明 A.理论化的价

11、值观指导人们做正确的事情 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人们站在相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3.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全国道德模范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这说明 袁隆平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生具有导向作用 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有坚强的意志 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办事情就能成功 A B C D,B解析:态度是价值观,办事是改造世界,A,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粮食很珍贵,食物不好吃,(行 为),(认 知),吃 完,倒 掉,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 、含义、关系,2

12、 、和社会存在的关系,哪个是价值判断:A田野上的花开了 B这些花很漂亮,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差异特征,表现: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意义:P99,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社会地位,需要不同,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1) 社会历史性,(2) 主体性差异,客观因素(

13、因时而变),主观因素(因人而异),4 、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根本的衡量尺度;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不同的立场上,(3)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A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B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要把个人与社会、集体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最重要的是: 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011 高考广东卷 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 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 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 B. C. D. ,B,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