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之记叙文阅读_第1页
中考专题复习之记叙文阅读_第2页
中考专题复习之记叙文阅读_第3页
中考专题复习之记叙文阅读_第4页
中考专题复习之记叙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中考专题复习之记叙文阅读,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小说三要素: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作用,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体现人物内心世界 揭示文章主题,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名人物、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有画 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 借史抒情借史咏怀 描

2、写: 分类:概括介绍与情节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 角度:近景与远景、俯视与远望,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记叙线索: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时间、地点、作者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和事件有机的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记叙顺序:顺序、插叙、倒叙、补叙 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环境描写的分类与作用: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景物特征等); 2、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 3、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 4、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发展,预

3、示结局; 6、为下文做铺垫。,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阅读方法指导 散文,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一、筛选提取整合信息,典例赏析 例:(2012年陕西游司马祠)第12题 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3分) 正门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_ 答案:展室 司马祠(或大殿) 司马迁墓 思路归纳: “移步换景”是游记散文惯用的写作手法,即文章呈现的内容随着作者游览的立足点和观察点的变换而变换。根据这个特点,通读全文,注意文章各段落领起句、关键句中的地点名词,边度边勾勒作者的游踪,再完成题目中的游踪路线就不是难题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方法指导,先要“读懂”、“读准”,在

4、此基础上,划分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1、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本方法: a、按时间推进划分(标志性的时间词语); b、按空间变换划分(标志性的地点词语); c 、按感情变化划分(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 d、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分总、层进、并列)。 2、归纳段落、层次大意的基本方法: a、就地取材,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组合成句来概括; b、用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来概括; c、组织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3、概括文章及段落层次大意的格式: a、本段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b、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

5、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

6、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

7、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

8、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3分)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1)(2)母亲捞起螃蟹(3) 示例:)(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二、紧扣语境,品味词句,赏析语言,典例分析: 例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

9、里。(4分) a、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答案示例: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b、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答案示例: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评分标准:a题答出“贬义褒用”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b题答出“力量”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2: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A、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

10、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B、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答案及评分标准: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指出修辞手法及作用得2分)。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概括出内涵并点明作用得2分)。 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指出修辞手法及作用得2分),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

11、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概括出内涵并点明作用得2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3: (2012陕西中考游司马祠)第15题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4分) 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 答案及评分标准: 用词形象新颖,化抽象为具体,及富表现力(指出词语特点得1分)。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答出其中两种修辞手法得2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地表现了书体形态多变、风格各异的特点(能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得1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方

12、法指导: 理解关键词句,主要是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一、品味词语: 1、一般答题步骤: a、理解词语本义b、揣摩词语语境义分析词语在此处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2、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一般有四种: a、精确性作用; b、形象性作用; c、情感性作用; d、结构性作用。,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2、品味句子: 可以从下面多个角度考虑: a、从句子修辞角度; b 、从句子表达方式角度; c、从句子表现手法角度; d、从句子的句式角度; e、从句子蕴含的哲理、给人的启示角度; f、从句子遣词造句的精确传神与细致刻画等角度; g、从句

13、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角度。,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练一练:(2012天津第18题) 清秋书简 潘纤云 1、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2、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3、“八月在宇,

14、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4、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5、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

15、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6、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

16、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答案示例: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 解 析:指出修辞手法得2分,分析出表达效果得2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三、分析描写的作用,典例分析:(

17、2012陕西游司马祠第13题) 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及评分: 渲染了司马祠庄严、静谧,肃穆的氛围(指出渲染效果得1分),象征着司马迁迁刚毅凛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指出象征意义得1分),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分析出作者情感得1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2:(2012哈尔滨母亲的心第17题) 第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答案示例: 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揭示人物心理得1分);为后文母

18、亲放了母蟹作铺垫(指出作用得1分);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分析作者情感得1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方法指导: 回答人物/景物/环境描写作用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1、人物描写的作用有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人物内心、揭示文章主题等; 2、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存在某种象征; 3、表现作者的某种情感。,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四、把握形象,赏析手法,表现手法(又叫写作手法、表达技巧),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难点,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

19、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典例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5题。(18分) 陕北的山 祁玉江 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

20、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

21、!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

22、想像,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

23、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文章第3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示

24、例:这是运用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的手法(指出表现手法得2分),是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答出具体作用得2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我也来试一试: 例1: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答: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1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2: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3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仓,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一个忍俊不禁的

25、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选自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紫藤萝花开时的状态,表现了它的生机勃勃和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3: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09年芜湖市中考题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答: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1分)语言别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分) 例4: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选自田野上的白发 答: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母亲体力不支艰难前行插秧的情形,

26、表现了母亲的坚强。,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五、探究感悟,把握文章内涵 典例分析:(2012陕西游司马祠第16题) 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本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答案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厚重”是文眼(亮出观点得1分),是因为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的人品和作品对人们的深厚影响,同时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又丰厚了这里的文化积淀(分析探究得3分)。 【示例二】我认为“厚重”不是文眼(亮出观点得1分),因为这篇游记重在写游览过程,表现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赞美之情,而不是韩城的“厚重”(分析探究得3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方法指导: 这种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能亮出自己的观点

27、、结论,并利用原文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结论,能自圆其说即可。 1、怎么解答探究感悟类试题? a、首先从容易作答的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结论,不能模棱两可; b、从原文中提炼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结论的论据,语言表述要简洁; c、思路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2、怎么抓住文章的主旨内涵? a、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尾,从中揭示文章内涵主旨; b、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等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从中揭示文章内涵主旨; c、分析概括各段大意,在此基础上归纳文章内涵主旨。,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我也来试试:,例1:(2012天津清秋书简第20题)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8、答案示例: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6分) 解析:结合全文内容,审清题干中的“充满诗意”,注意文中相关的语句,如“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四段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等,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例2:(2012哈尔滨母亲的心(2分)) 文章题目“母亲的心

29、”有哪两层含义?(2分) 答案示例: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小 说,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小说知识及运用,一、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二、关于小说知识:,1、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主要要素)、故事情节、环境。,3、关于人物:(塑造),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4、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环境:,自然环境(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场景。),6、小说的类别:,社会环境(时代

30、背景),(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描写:,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小说的特点,完整的故事情节 鲜明的人物形象 典型的环境 深刻的主题 精巧的构思,中考考点,一、从三要素入手阅读分析小说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二、归纳、挖掘小说的主题 三、领会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含义 四、揣摩作品的写作技巧,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一、理解小说标题,典例分析:(2010陕西秦腔吼起来第12题) 小说题目“秦腔吼起来”中的“吼”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答案示例:“吼”既能表现秦腔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回答出唱腔特点得2分),又能展示秦腔艺人刚正耿直的精神特质(回答出精神特质得

31、2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方法指导: 1、赏析文章题目的好处/妙处一般的答题步骤是: 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的内容、点名的对象); 再思考深层含义; 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 2、答这类题要整体结合文章内容,同时还要了解“题目”的通常作用: 象征意义;语带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文眼,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巧妙;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以后再分析作用。,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二、掌握技巧,分析手法,典例分析:(2010陕西秦腔吼起来第15题) “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这句话起到了

32、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示例:既是对香怜爹一生的总结,又为下文香怜因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指出手法并进行简要分析得2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答出承上启下得1分)。 方法指导(与散文的阅读方法相同)。,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三、把握性格,分析形象,(一):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典例分析:(2010陕西秦腔吼起来第16题) 仔细阅读小说的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1)“另外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示例:热爱秦腔(1分),执着(1分),充满正义感。(1分),红椿镇初级中学 余德华,方法指导: 1、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揣摩人物形象: a、重视人物特征; b、分析环境描写; C、把人物放到作者特设的情节和环境中去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