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实验室制备_第1页
阿司匹林的实验室制备_第2页
阿司匹林的实验室制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酰水杨酸的实验室制备【实验成员】 应用化学系1104班 组长: 裴少琳( )组员:崔孝以() 王鹏远()杨 浩 ()【实验目的】 学习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学习简单的有机合成及抽滤操作。【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8H8O4 ,分子量为152。在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一个羧基,一个酯基,并且羧基和酯基连接在苯环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 实验可通过将醋酸中的羧基(COOH)与水杨酸中的羟基(OH)发生酯化反应就可制得阿司匹林中的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在实验室若以酸酐代替醋酸,酸酐将于酯化反应的产物水作用生成醋酸,从而促进反应向右进行,使产率提高。另外,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

2、方程式如下:【仪器药品】 水杨酸1.00g(0.0072mol),0.05gNa2CO3 ,乙酸酐0.9mL(0.0095mol),浓盐酸,冰块;15150mm试管, 100mL、 250mL烧杯各一只,布氏漏斗,温度计,玻棒,药匙,加热器,烘箱。【实验步骤】 (1)在15150mm干净、干燥试管中加入1.00g水杨酸,0.05gNa2CO3 ,在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量取0.9mL乙酸酐,一并加入。(为使固体都进入试管底部,必须后加乙酸酐)(2)在250mL烧杯水浴加热,控制80-85,至溶解后再加热10min。达到既定温度后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生成。事先于100mL烧杯准备12mL冷水,加入4

3、滴盐酸(通风条件下操作,先加水,以免盐酸挥发)(3)趁热将试管中反应物倒入上述烧杯(操作须迅速,以免固体残留试管,冷水无法洗出,影响产率) ,冰水浴10min,至晶体完全析出,抽滤,冷水(每次2-3mL) 洗两次,压干。(4)95干燥50min (干燥条件需改进),称量产品m=1.04g备注:碱催化方案乙酰水杨酸产率比酸催化方案高,理论产量1.3g,产率达80%。【注意事项】 1:碱作用在于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降低反应温度(150-160)到8590发生,避免高温副反应发生,提高产品纯度、产率。 2:碳酸钠用量要控制(V0.2mL)。附乙酰水杨酸分解温度:126-135水杨酸与乙酐混合后没有及时加硫酸并加热,会发生较多副反应。 3:搅拌要激烈,否则会析出块状物体,影响后续实验。 4:加入盐酸要滴加,加入过快会导致析出过大的晶粒影响干燥。 5:干燥步骤未取得较好方法,烘箱中801h以上会烧焦,本次用55min。产品秤量:1.57g,理论:2.58g。产率60.85%【实验装置】【参考文献】1、 蓝虹云,黄道战:民营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