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练_第1页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练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2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练一、基础梳理(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 ,也是文化创新的_。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 、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_,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_的努力之中。(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_、_和_ ,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过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_。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使学习和吸收各民族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

2、间相互借鉴,以“ ”的过程;实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 的过程。由此可见,_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_的重要基础。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 ,_。(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_与_、_与_的关系。2那种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 _” 和“_ _”;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和“_”。二、要点探究思考题1、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

3、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请问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 思考题2、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1)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

4、哪些优秀文化?(2)在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时,应做到什么?为什么? (3)进行文化创新,为什么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思考题3、近代以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他们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只有彻底解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第三种态度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

5、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1)如何认识上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2)我们应该采取哪种态度?三、学习检测1.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 2相

6、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带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B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3潮汕抽纱曾经是潮汕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它是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传入的。它融合了潮汕织绣工艺,在潮汕人独特的审美观、精工细作和耐劳刻苦文化的滋养下,散发出沁人的艺术芳香。这说明潮汕抽纱的艺术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体现时代精神A

7、 B C D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的徐悲鸿先生,在艺术领域创造了自己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据此回答45题目。4站在文化创新的角度,古为今用是指( ) A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并运用到现在的实践中 B要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C要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D完全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的发展 5在当前我国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洋为中用的原因是( ) 文化的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国外文化作为优秀文化,蕴涵着时代精神 现在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障碍已扫除。 A B C D 6现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乃大势

8、所趋。这一过程( )是抛弃传统文化,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 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A B C D 7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但要注意 ( ) A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8有人认为,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持这种观点的人犯了_错误。( ) A.“守旧主义” B.“封闭主义” C.“民族虚无主义” D.“历史虚无主义”9材料:扫墓、踏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