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_第1页
教师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_第2页
教师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与孩子成为朋友 二十多年与孩子打交道自以为还能比较了解孩子们,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孩子无法让人靠近他们的心灵,面对这样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很信任的把手伸给我,作为老师有时也真是无计可施,更多时候我只能求助于书籍,求教于那些专家,让自己能走近孩子,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与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是一次偶然机会在网上收集家长推荐书目中搜到的,它是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的著作,主要已以理论与案例的形式告诉我们的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和技巧。这本书一共有十二个篇章,每一片都围绕一个主题,用的都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小矛盾去指导老师,给老师使用日常用语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小妙招,有了

2、这些少许的改变,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好办一些,使我受益匪浅,现把感悟较深的几点浅谈如下: 一、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药。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谨慎小心是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对于精神药物的施用也有同样的规则。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为什么?因为那样没有用,那些话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

3、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品质没有帮助。他们需要依赖自己内心的激励和评价。孩子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准确的激励,非但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探索的动力,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的误区。所以,我觉得评价语言要准确客观,因人因境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这需要老师努力一点才能做到,但是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二、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侮辱孩子们的人格和自尊。愤怒,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是种周

4、期性复发的麻烦。我们可能不喜欢它,但是我们无法忽略它。我们可能很了解它,但是无法阻止它的发生。愤怒发生后的后果和情形都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它看上去总是那么突然,意想不到。而且,尽管发怒的时间可能持续的不长,但在当时看来彷佛会没完没了似的。当我们发怒时,我们的行为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们对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哪怕是在打击敌人时都会犹豫一下。我们大喊大叫、辱骂、抨击。当这一切结束时,我们会感到内疚,我们郑重地决定,以后绝不重复这样的行为了。因此,作为老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愤怒是一种代价很高的情感,为了物有所值,没有益处的话,还是不要随便发怒的好。发怒不应该招来更多话,

5、药物不应该比疾病更糟糕。怒气应该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应该能够使自己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轻松,给孩子一些启示,对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有副作用。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满心欢喜走到一个嘈杂的教室,我们的心情已受到影响,我们会发怒,发怒时我们的心给就可能像是失去了理智,我们也会大喊大叫,训斥学生,这样,整节课的学习效率也就不会好到哪里,我们发怒之后也会有内疚感,也会在心中正中决定不能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书中举例说:比如说进到一个吵翻了天的教室,老师坚定的说:“听到这么高分贝的吵闹声,我被激怒了。”教室里吵闹声平息了,因为老师在这里既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又

6、没有侮辱孩子们。三、理解孩子的感受,提出建议或意见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而且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很难,那么老师就要学会倾听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要只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要关注他们心烦意乱的情绪,帮助他们应付难题。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当孩子得到我们的理解时,心情才能逐渐平静,他们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 反思我们的教学,当孩子情绪不平时,我们可以这样表达:“那一定非常尴尬。”“那一定让你很生气。”“那个时候你一定很恨老师。”“那一定很伤你的心。”“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同时让他倾述一下孩子的心情不好原因,逐渐养成向我们敞开心扉的习惯,让孩子愿意与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