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国以信立.ppt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国以信立.ppt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国以信立.ppt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国以信立.ppt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国以信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以信立,福田河中心学校 何莎,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宠妃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周遭围攻,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宠妃也被俘虏。,烽火戏诸候的事例说明了什么?,议一议,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诚信是立国之本。,

2、国以信立,口能诵,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国以信立,找出文段中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以“我喜欢句,因为”的句式。,学而思,1、诚信对于国家有何重

3、要性? 2、国家无信的危害是什么? 3、治国者应如何以诚信治国? 4、文中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论证 国以信立?,思考探究:,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鲁国让曹沫为将军,与齐国作战,打了三次败仗,鲁庄公害怕而献遂邑的土地与齐讲和,但仍以曹沫为将军。后来齐桓公与鲁国在柯地会盟,齐桓公与鲁庄公已经在坛上盟誓,曹沫突然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左右的人都一下愣住了。齐桓公问:“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但你们大国侵夺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的城池已经就是就是齐国的国境了,你应该好好想想怎么办了。”在这样的无奈的时候,齐桓公便答应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曹沫听后便扔下匕首,走下盟约的高台,走到面北

4、群臣的位置,脸色不变,言谈如故。齐桓公脱离了危险,勃然而怒,但想毁约。管仲说:“不能这样,贪图小利而逞一时之快,在诸侯面前不讲信义,就会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最后齐桓公便将侵夺鲁国的土地还给了鲁国。曹沫三次战败而失去的土地都又回到了鲁国。,晋公子重尔在外流亡很多年,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但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重尔说:“我看你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有,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借你吉言,以后我果然做了晋国国君,如果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吧!”后来,重尔果然作了国君,成

5、了晋文公。他也果然与楚国在中原战场上相遇,晋文公便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魏文侯 在与群臣饮酒十分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亲自去告诉人家因天雨不能打猎了。,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法令已经制定,但还未公布。秦孝公怕老百姓不信,便让在国都咸阳集市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下令说谁能把他杠到北门去,便给他十金。老百姓觉得奇怪,也没有人敢去搬运。后又下命令说:“能杠过去的人给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便将此木挪到了北门,商鞅立即便给了他五十金。此后,商鞅才颁布了变法的法

6、令。,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论语 颜渊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 颐,你还知道哪些诚信故事和名言?,行且勉,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诚信行为,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在我们身边,悟中读,请带着你的感悟再次诵读文章!,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国以信立,现在就定计划培养自己 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吧!,言必行,行必果。 知之为知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