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施工方案2期_第1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2期_第2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2期_第3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2期_第4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2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施工测量方案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每月复测一次。(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及放样线:建筑基础施工阶段接平面控制网,用方向线法将轴线投测到工作面上。在建筑物四周基坑外并有一定的距离,对房屋的纵、横向主轴线测设用木桩固定,并在其轴线位置上钉入小元钉作为标记(钉帽刷红油漆)。木桩打入地下离地面10cm左右,四周用砖砌保护,上面加砼盖板,并有明显的标记,不得损坏。轴线控制点应远离基础,避免基础开挖过程中控制点移位。施工定位是整个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部分,投设完毕后对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提请业主或监理进行验收签证。住宅楼基础地下

2、车库坑底标高传递示意图,根据自然地面标高可直接测至基坑内底板挖土面。 塔尺 5m塔尺 地面标高 场内基准点 水准仪 1:0.5-0.75地下车库基坑底标高测量示意图 挖土面控制标高 排水沟边离开坡脚500mm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L(B)30530L(B)6010609020(2)0.000以上结构施工放线:(内控法施工测量)上部结构阶段测量放线采用投测法,垂直传递采用线锤直接引测,在轴线延伸段处采用投测法,将首层轴线控制线交点投射至二层面,在二层楼面用方向线法放出轴线控制线以及各条轴线。在首层结构面轴线控制线交点位置上预留埋铁,在浇筑首层粱板砼时,在相应的

3、控制点的位置上埋200*200的钢板,厚度为5mm的埋件,当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从控制点引测至预埋铁件上,在预埋铁件控制点位置做好十字刻痕,以作为垂直引测控制点。以上各楼层面在相同部位的控制点预留200*200的洞口(钢筋尽量不要切断),采用线锤或激光经纬仪向上(或向下)引测至各层轴线控制线交点,中间不设过度点,每层直接从控制点引测即可。为了有效的控制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所有外墙柱上的轴线都要随建筑物的上升而引测,随时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垂直度、标高等。上部结构轴线控制垂直测量示意图: 垂直测量仪 楼层面 楼层面 预留200200方孔 首层楼板面 轴线控制点 上部结构轴线控制测量示意图内控法留洞

4、示意图:留洞位置根据结构平面确定,留洞平面内几何一致。上下留洞应在同一位置,以确保垂直测量的准确性。内控法留洞位置,根据各幢楼层结构情况进行布置,布置时首先要根据图纸中间视线要通,离开轴线有一定的距离,并不影响模板安装施工。内控法留洞平面图示 800 800 内控法留洞平面图示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每 层3总高H(M)H30530H601060H9015控制轴线投测一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其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控制轴线应包括:a建筑物外廊轴线;b伸缩缝、沉降缝两侧轴线;c楼梯间两侧轴线;d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

5、,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粱、门窗洞口等边线,放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外廊主轴线长度L(mm)L H30530L6010609090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高程传递:依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标高控制点,用闭合回路法将0.000标高引测至建筑物边框柱上,并用红三角做标记,以后各层标高均以此为依据分别进行引测。高程传递无论是向坑底还是向上部均采用垂吊钢尺丈量。垂吊钢尺必须用同一根卷尺,并经过检定才可使用。现场临时固定水准点,经有关各方确认方可使用。标高的竖向传递,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

6、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每 层3总高H(m)H530H601060H9015在装饰阶段每一个楼层均用+1m控制线引至各层柱、墙面上,然后用墨斗线统一弹出,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之内。以后室内装饰、室外装饰、设备安装等均以此线为准。(3)沉降观测:深降观测点设置原则为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必须为突出半球形状,与柱或墙身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物体碰撞,并有保护装置。沉降观测点应设置在标高+0.3000.500m处,应在房屋四角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10m20m的轴线上可观测的沿墙、柱上

7、设置。 20钢筋外端顶磨成半圆 +0.30m(4) 控制点的确认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参照点和参照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5) 控制轴线的布设和测设(1)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应考虑整个区域和局部单位工程的测设,整个区域建筑方格网采用“井”字形,单位工程的方格网在整个区域建筑方格网的基础上采用二级网加密。(2) 建筑方格网的点位布置要便于方格网的测量和单位工程的施工定位。(3) 单位工程的方格网采用坐标计算法,先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红线坐标, 确定工程的控制线,利用坐标计算采用经纬仪定出各个轴线及控制线。(6)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点的布置同控制轴线的布设和测设。(7)控制点的做法用

8、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预留20mm,其上焊40mm40mm铁板,并在铁板上焊6钢筋头(钢筋头顶部磨圆)。控制点复核确认后,用砖砌600mm600mm的方井,其上用盖板覆盖。(8)测量放线(1) 组建工程测量专业小组,由施工员负责。(2) 现场使用两台J2-JD激光经纬仪、两台J2经纬仪和四台DS3水准仪,量距使用六把长城牌50m钢卷尺(一把测量、一把校核),校核后使用。(3) 利用计算机(AutCAD)辅助放线,做好工程轴线与建设单位交给定位点线的关系尺寸的内业计算。(4) 结构施工的轴线控制采用外控及内控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内控采用俯视法及坐标计算法,外控采用坐标法。(5) 根据设计总平面

9、图的布置,用经纬仪测设控制线(网),用钢管桩标志固定,全部测设工作完成后,进行闭合验收,控制网按二级导线精度要求。(6) 放线顺序测各轴线交汇点 木桩临时固定 闭合验收 钉龙门桩 复核原有轴线和桩位。(7) 为防止施工途中轴线桩遭到破坏,工程轴线失准,要求在工程四周的外侧做好轴线引出控制点,引出点一定要构筑在稳定的地基上或永久性建(构)筑物上,要求牢固,不受干扰,可以通视。9工程的轴线控制点和控制层高的水准点(1) 基础工程完成后,将工程轴线引测到工程的底层楼面上,并做好标志。(2) 为向上引测轴线和楼层标高,在0.000构筑牢固的, 可以控制工程轴线和楼层标高的轴线和水准控制点,通过楼面板上

10、的测量孔进行引测。10、 轴线及标高的竖向引测(1) 经纬仪法:在地面(0.000)留孔点上架设经纬仪,对中整平后,用激光天顶法投出轴线控制点。(2) 吊线坠法用15 Kg线坠,悬挂在测量层测量孔中心,观察线坠尖与轴线控制点的偏差。11、楼层标高的测定通过底层基准线,从地面的水准基点上用钢卷尺向上量得施工层标高,施工楼层再架设水准仪操平,将标高打到所需各部位,标高测量严禁层层翻倒,防止累计误差,均需从地面水准基点上量得。12、 沉降观测(1)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由设计院提供或按照规范要求留设。(2) 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的构筑要求: 可以通视。 高程由国家(地方)水准点直接引测。 地基牢固,构造在不受干扰的地方或附设在永久性建(构)筑物上。(3) 建筑物的观察点在主体混凝土结构上预埋不小于20钢筋或成品不锈钢件。(4) 测量要求 沉降观测从基础开始,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每个月观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