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_第1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2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3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4页
《马说》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说教学设计 商州区夜村中学 张 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训练学生的翻译和意义记忆能力掌握概括提炼中心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的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翻译、分析理解文言文的一般方法,掌握概括提炼中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争做“千里马”、“伯乐”【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字词含义及用法2、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及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及所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尖子生不尖,学困率比较高,因此注重基础,引导学习通过“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比较大

2、,故而板书量相比也比较大,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减少了板书书写量,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给学困生最全面的知识脉络。先提出问题,利用视频伯乐识(相)马导课,引起学生注意,并回答问题;然后通过扫清文中的生僻字词、通假字、多音字等文字和意义障碍,让学生翻译全文,并养成分析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采用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的方式,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诵读的技巧,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达到背诵全文的效果,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新时期的人才观有一定的确立。【教学媒体】计算机投影机、自制课件、在网站下载视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以“伯乐识(相)马”视频导入课程(FL

3、ASH动画展示)在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同学们看一小段视频。但需要大家回答一个问题:视频讲的是哪个成语故事,成语事故提到了哪个文学家?及他的作品?成语故事寓意?是不是就马说马?请大家观看视频(学生看完后)师问:讲的是哪个成语故事?视频后半部分中提到了唐朝的哪个文学家?和他的哪部作品?成语故事寓意?是不是就马说马?生答:师说:对,伯乐识马或伯乐相马,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提到了他的马说,成语故事的寓意是比喻善于发现真正的人才,不是就马说马。我们这一节课就系统地学习一下韩愈的这篇马说。二、文体“说”解释:(幻灯片)考一考学生看他对说了解多少,说是什么意思?“说”是“谈谈”的意思,它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

4、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三、作者介绍:(幻灯片) 我们再考一考学生,大家对韩愈了解多少?1、唐宋八大家之一或之首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2、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是“唐宋八

5、大家”之首。祖籍河北昌黎,所以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四、正音(注音、划出通假字,学生听示范朗读) 1、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2、测试学生掌握情况(幻灯片显示注音) 3、听示范朗读五、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1、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2、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6、(幻灯片显示)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重新梳理课文。等会儿我们试着翻译全文。六、翻译原文、疏通文意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从第一排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人翻译一短句,第一排完以后,第二排继续,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句,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七、把握结构,研析文意 1、说是一种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7、马”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板书无伯乐则无千里马) 、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板书) 散读 、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8、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还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最后写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食马者“不知马”(板书)。八、品读赏析,回答问题: 为了更全面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请同学们再品全文,然后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平的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地方?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

9、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6、本文的主旨(中心)句是什么?其真不知马也7、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是否只是就“马”说“马”?不是,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现象,揭露 埋没人才的社会现状。即得出背景介绍:韩愈当时初登仕途,恨不得志,写下此文(幻灯片) 九、小结: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伯 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贤士“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

10、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十、素质舞台:问题: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你从中得到了悟出哪些心得体会?1、温馨提示:观点:侧重点不同,观点就有所不同。公说公理,婆说婆有理,只要你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是正确的。心得体会举例:、人才也需要学习,与时傎进,自身要适应社会发展:例如“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方仲永由“神童”到“常人”;、人才也需要自我保护意识,例如“杨修之死”;、人才需要在磨砺中成长,如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三起三落”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宏伟蓝图的实现、韩国的励志大片大长今的主人公、司马迁受到宫刑,他但身残志坚,著书立

11、说,完成巨著史记; 、人才也需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例如李白不受重要,还相信自我写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佳句;、人才需要毛遂自荐的勇气和胆量,例如民国时期,国家危亡之机,共产党站了出来,领导人民群众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侵犯。根据我们的温馨提示,我们大家思考一下,回答: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你从中得到了悟出哪些心得体会?2、要点预测:、观点:甲:我同意文章的观点,认为伯乐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先有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人,然后才能在万千匹马中鉴别出能够日行千里的良驹,没有伯乐识别的千里马就可能长期被埋没,当做普通的马使用,而无法真

12、正施展自己的才华,甚至于“骈死于槽枥之间”,纵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也等于没有,本文作者写作的动机就是突出伯乐的重要性,也就是突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这种提法是合理的,具有发人深省的哲理。乙:我认为文章的观点有逻辑错误。并不能以伯乐的出现与否,而决定千里马的存在,而且伯乐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千里马身上取得,倘若没有千里马,也就不会有伯乐存在,世上应先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文中的提法不符合客观规律,是本末倒置的观点,是不合理的。丙: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只要是金子就一定有发光的时候,就有被发现的时候,只是时间的长短

13、而已。韩愈能有这种观点只能说明他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已无斗志可言,把自己的命运寄予别人的手中,试问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教师总结:两个观点都对,前者主要是对伯乐和统治阶段而言的,后者主要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千里马”这个人才而言的,它们都有一个侧重点,所以我们要从中找对着力点,不要人云亦云。、心得体会:甲: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要学习保护自己,必须调节自身的力气与劳动强度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相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时

14、机,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定会成功。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千里马要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乙:如果千里马一时没有被伯乐识别,那么千里马应该怎么做,我觉得千里马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中策: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下策: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相信自己。丙:知识改变命运,只要我们怀才就有遇到伯乐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握时机,请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乘风破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现实对于我们毅力耐力的考验,是对性情的陶冶,是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丁:千里马应该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总以“能日行千里”作为自己骄傲的本钱在人前炫耀,却不愿意吃苦,克服困难,提出自身素质,那么它终究是会与普通的马一样,不会有过人之外的,这个有史为证,如“神童”方仲永。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开放型的试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对的。但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