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_第1页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_第2页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_第3页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_第4页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与传统之美 摘 要: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久浸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滋养,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能捕捉万物色彩丰富微妙的变化,由其色彩所反映出的真诚、物哀、幽玄等特色,贯穿他一生的创作,展现出日本文学的传统之美。 关键词:川端康成;小说;色彩;传统美 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川端康成笔下自然万物的色彩都细腻、优美,他的小说创作深深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学和美学的土壤之中。“一般认为,真诚、物哀和幽玄是贯穿日本文学传统的三大美学理念”1这三大美学理念影响着川端康成的创作。 一、“修辞立诚”?自然而然?人性之真 “真诚”即“修辞立诚”,是日本上古时代的美学理念,它是指在创作上通过艺术手法,自然

2、而然地展现出人性之真。 川端康成就是一个表现人性之真的作家,小说中处处流露着他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其对色彩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正是这种情感最直观的表达。在他的小说中,同一色彩往往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与感情基调。比如白色,有时代表女性的纯洁美好,如伊豆的舞女中舞女“洁白的裸体”,带给“我”荡涤心灵的力量;有时营造一种死亡的气氛,如参加葬礼的名人中“我”对姐姐全部的印象便是那在空中飘动的白色的东西;有时充满神秘的幻想性,如微型小说雪就借助白色构建了一个梦幻王国。 白色在川端小说中丰富、深刻、立体的艺术效用与其古典文学素养与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川端对白色的审美认识体现着禅宗的影响,也与日本传统的

3、茶道、花道所崇尚的素简之美相同,白色象征纯洁、清高。川端康成非常欣赏的俳人松尾芭蕉在游历那谷寺时写下:“比起石山石,秋风色更白” 2,把白色之美描摹到了极致。然而,川端康成的童年不断经历着亲人死别,他对夭折的姐姐芳子唯一的印象就是葬礼上素裹全身的白色丧服。因而,白色又让他联想到了死亡。 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忠于自己、忠于生活,他用色彩诠释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他对色彩的尊重和热爱恰恰显示了他为人的坦率与真诚,令人敬佩。 二、“感伤自然”?同形感应?爱怜之情 “物哀”是日本中古时期的美学观念,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同形感应中抒发纤细优美的哀怜之情。 自然万物都会触动川端敏感纤细的神经,他把一切放在心中细

4、细咀嚼、品味其情致。古都中,川端康成把千重子与植物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小说伊始,老枫树上的紫花地丁让她不禁思考上下两株会不会相识、相认,于是联想到自己和失散多年的孪生姐妹,忧伤萦绕心头。紫花地丁象征着苗子和千重子坎坷的命运,预示着她们相聚只是昙花一现。随着“紫花地丁”这一意象反复出现,小说被紫色层层包裹,淡淡的哀愁也逐渐弥漫。这种莫名的哀思也是一种贵族情调,川端康成有着非常准确的色彩捕捉能力,他让千重子身穿紫色的和服,尽显高贵优雅,也烘托出她优裕的家世和良好的修养。 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通过紫藤花阐述了自己的紫色情结,他认为紫藤花极具日本情调、品味奇高,体现了平安王朝的灿烂文化,奠定了日本

5、古典美的基石。被川端康成视为日本最优秀的作品源氏物语,集中诠释了“物哀”这一美学理念。作者紫式部运用了大量的紫色意象,如贵族在重要场合所穿的服饰的颜色,源氏用的紫色的藤壶等等,字里行间充满了幽怨、清雅而纤细的情调,平淡的意味中满溢着朴素的审美情趣,奠定了日本传统审美风格的基础。川端把物哀视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同美是相通的。 三、“余情面影”?幽雅朦胧?深远空灵 “幽玄”是日本中世纪的美学特点,指内容的蕴藉性、意义的不确定性、有与无、虚与实对立统一。读者在阅读川端作品时,会有种将完未完、似了非了的感觉。由此折射出川端文学的一个特点,也是日本民族的一个典型特征暧昧。3 川端康成常常对事物进行粗线条

6、的勾勒,赋予其深奥莫测的象征意义,使之具有朦胧感。如其精微的色光影艺术,将色彩附着于光影,营造出一种模糊朦胧的意境。名人中川端描写名人的遗容时,通过侧面的光照射到名人脸上形成黑白分明的阴影:右脸颊黑色的大痣、唇髭里夹杂的白胡子、额头与暴出的血管的灰暗阴影这一系列黑、白、灰的组合,极为简单的勾勒,便让人体会到名人浓重的压抑和深沉的寂寞。 平安时代的经典和歌集古今集所表现出的美的意识和川端的艺术表现有极大的相通之处。日本文化学者梅原猛总结古今集的美学特征时指出:“这种美学不是和事物的直接接触,而是设置一个无的桥梁,通过它去看事物。这个中介物也不是什么坚实的事物,它柔和地包围着事物,同时又像多少能显露出形状的面纱一样。”4川端康成小说中的光、影、玻璃就是“中介物”,色彩穿透过“中介物”失去其本色,多了一分深远朦胧。 四、结论 从日本传统文学到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我们见证了历代日本文人对于美的深刻体会和不懈追求,那是真诚,是物哀,是幽玄,是千年之美的传承与发扬。川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其小说中探索色彩世界,体现了他对古典的尊重与回归。 参考文献: 1 王琢.川端康成在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海南大学学报,20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