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应学生用书P43),一、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1组织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一味妥协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

2、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的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1(2011年北京文综)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义和团抗击八国

3、联军侵略斗争,属于正义的斗争。漫画中把义和团杀外国人视为“野蛮”,而把外国人杀义和团视为“文明”,作者通过漫画讽刺这一现象,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答案:B,2(2011年江苏单科)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解析:临时政府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了总统共和制国家,是西化的表现,

4、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是联邦制,排除B项。中国西化程度不如日本,排除C项。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与史实不符,比如袁世凯独裁专制观念未消,故排除D项。 答案:A,3(2011年课标全国)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五四运动时,国人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民族意识普遍增强,即民族觉醒程度高;民族觉醒的程度不同又导致群众的参与度不同。公车上书只是少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参与其中,

5、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都积极参与,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4(2011年安徽文综)右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42年抗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开辟境外缅甸战场,直接原因是援助英军,也是为了打通中国的国际战略物资的供应线,A、D两项都夸大了缅甸作战的影响;C项发生于1944年,日本在中国打通大陆交通线,表述错误。 答案:B,5(2011年广东文综)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27年6月以前农民运动发展的状况,南昌起义和井冈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