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1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2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3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4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第五小组,一、华北平原的地理条件,1.位置、范围 经纬度: 位于北纬3240, 东经114121 海陆位置: 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 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 东临渤海和黄海 范围: 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我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知多D!,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华北平原自古即为中

2、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优势,地 气 水 土,自然因素 地形:地形平坦,可耕作面积广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较好 水源:有海河、黄河、京杭大运河、淮河,灌溉便利。 土壤: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土层深厚,耕种潜力大。,社会因素 交通:华北平原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与中国各地沟通。铁路、公路运输发达,交通便利; 市场: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劳动力:劳动力丰富; 历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华北平原的农业特点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农

3、作物:粮食作物:小麦(冬小麦)、玉米、高粱、谷子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苹果、梨、大豆(华北 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三、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春旱: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 洪涝:1、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多低洼地;2、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风沙天气:人类不合理开垦,大风天气多 寒潮 土地盐碱化:低洼地多,人类的不合理灌溉 水资源匮乏: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蒸发量大;社会因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求量大,水污 染和浪费严重,土地盐碱化:低洼地多,人类的不合理灌溉 水资源匮乏: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蒸发量大;社会因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求量大,水污 染和浪费严重 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稠密,工业发达,耕地面积减少,四、华北平原农业的发展方向,华北农业发展整治措施,1、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综合整治旱涝和盐碱、风沙; 2、加强农田基本保护,控制建设用地并提高利用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