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题库_第1页
《土壤学》试题库_第2页
《土壤学》试题库_第3页
《土壤学》试题库_第4页
《土壤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学在线课程试题库绪论1、水、肥、气、热是土壤的(肥力 )要素2、土壤指覆盖于 (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3、土壤圈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 (交界面)。4、提出五大成土因素学说的是(土壤发生学)学派。5、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四个选项都选。)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生物支撑作用接纳、储存和供应水分储存和供应养分6、土壤的固相由 组成。这个题目输入的时候不小心掉了矿物质,所以答案大家选有机质这个选项。7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8、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9、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10、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

2、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第一章地质学基础认识矿物1、 具有玻璃光泽的矿物是 方解石解理面2、硬度为4的矿物是 萤石3、具有两组解理的矿物是 正长石 4、没有解理的矿物是 石英5、具有油脂光泽的是 石英断口6、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7、方解石属于原生矿物。8、晶体石英有六个光滑的晶体表面,所以它有六组解理。9、黑云母比白云母更容易风化。10、 矿物的颜色有自色、他色和假色之分。认识岩石1、 下列SiO2最多的岩石是 花岗岩2、下列岩石中,具有斑状结构的是 流纹岩3、以下变质岩中,片理最不发达的是 板岩4、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大理岩5、下列岩石中,具有变晶结构的是 石

3、英岩6、花岗岩是变质岩 7、板岩属于沉积岩 8、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9、只有深成的岩浆岩才具有块状构造。10、沉积岩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构来分类的,因此同一类沉积岩可能其组成的矿物不一定相同。第二章 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判断题:1岩石的风化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事实上这三者是联合进行与相互助长的。2. 母质的物理性质对形成土壤的土层影响主要表现为:抗物理风化弱则土层薄,抗物理风化强则土层厚。3 近代形成的母质根据其搬运方式和堆积特点不同,可分为定积母质和 运积母质两大类。4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岩石化学风化作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4、水直接对岩石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溶解作用和 水解作用 。5下列不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是 淤积物第三章 土壤生物1、土壤细菌的适宜pH范围是 中性和和微碱性2、真菌适宜的pH范围是 酸性 3 根瘤是( )和( )的共生体 根瘤菌 豆科植物 4 菌根是( )和( )的共生体。真菌 植物根系 5 地衣是( )和( )的共生体。真菌 藻类6. 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 7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非根际土壤。8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高于非根际土壤。9 土壤中的酶都是微生物分泌的。10. 缺磷土壤中的内生菌根数量比富磷土壤多。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1北方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森林土壤的原因是( )。有

5、机残体分解慢2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而且具有可逆性。3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绝大部分。4富里酸的总酸度比胡敏酸大。5氨化作用只能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6在同一地区,相同农作制度的土壤,粘质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砂质土。7腐殖质常与矿物质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8只要多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就会相应的不断提高。9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的粘结力大,比粘粒的粘结力小。10同一土壤中形成原始腐殖质的单分子完全相等。第五章 土壤质地结构和孔性1土壤颗粒大小差别非常大,但都是圆球形。2.质地即指砂粒、粉粒、粘粒三种粒级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3.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的含义是一样的。4.土壤质

6、地也叫土壤机械组成。5.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粘粒含量。6.壤土发老苗也发小苗。7.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8.任何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9.砂质土全部由砂粒所组成,粘质土全部由粘粒所组成。10.土壤胶体是一种矿物。11.比重大小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12.土壤密度大小可以反映土壤孔隙状况。13.土壤密度永远比土壤容重小。14.春天的土壤感觉松软是由于春风的作用。15.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16.颗粒排列很紧的土壤, 其总孔隙度小,但通气孔隙相对较多。17.砂土的总孔度大于粘土。18.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体类型为柱状结构体。19.非活性孔隙中

7、保持的水对作物是有效的。20. 土壤孔隙可按其真实孔径来研究。第六章土壤水1取鲜土15克,烘干后为12克,问土壤质量含水量是( )。25%2某土壤萎蔫系数为12%,毛管持水量为25%,田间持水量为35%,则该土壤的有效水为( )。23% 3.膜状水对植物来说是无效的。4.土壤有效水分最高上限是全蓄水量。5凋萎系数包含了全部的吸湿水和膜状水。6.虽然黏质土壤有较大的田间持水量,但因其吸湿系数也比较大,因此其有效水范围不如壤质土壤。7非活性孔隙中保持的水对作物是有效的。8烘干土即为风干土。9如果不断地向土壤供水, 土壤水分就可以维持不饱和流运动状态。10土壤水的流动方向是从土水势高处流向低处。第七

8、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1下列土壤组分中,热容量最大的是 土壤水 2.下列土壤组分中,导热率最小的是 土壤空气3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太阳辐射能 4.土壤导热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随容重增大而增大。5.土壤热容量主要决定于土壤含水量。6一一般土壤空气含量愈高,土壤导热性愈大。7.垄作的土壤吸热多于平作。9.干土容易升温的原因是空气的热容量比较小。9.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越稳定。10 农林业生产中,可以通过灌排水来调节土温。第八章土壤胶体和阳离子交换作用1假设某土壤胶体上只存在两种离子,其它条件一致,试问钙离子与下列哪种离子共存于同一胶体,其有效性最高( )?氢离子2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 p

9、H升高,土壤胶体所带负电荷的量( )。增加 3属于2:1型次生矿物的是()。蒙脱石4某土壤CEC为25cmol(+)kg-1,测得交换性H+和Al3+一共为5 cmol(+)kg-1,该土壤盐基饱和度为( )。80%(备注:网站上CEC笔误为625了)5 下列土壤胶体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 )。腐殖质 6 2:1型的粘土矿物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环境pH 的改变。7 电价数相同的交换性阳离子,其水化半径小的,则交换能力强。8胶体的永久电荷主要由粘土矿物的同晶代换引起的。9陪补离子与土壤胶粒之间吸附力量越大,则越能提高该种养分离子的有效度。10在土壤阳离子代换过程中,电价数高的离子代

10、换力强,故一价阳离子不能代换出被胶体吸附的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1、碱土的pH 值一般在( )。8.5 2.一般情况下水解性酸与交换性酸相比()。前者大于后者3、活性酸与潜性酸相比( )。前者大于后者 4Al 3+是酸性土壤潜在酸的主要根源,它比交换性H+重要得多。5 北方石灰性土壤的潜在酸比南方酸性土壤高,是因为石灰性土壤CEC 比酸性土高所致。6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酸性土壤。7在中性土壤中Al 3+对碱起缓冲作用。8、碱化土的pH值比碱土高。9、潜性酸产生早于活性酸。10、因石灰性物质引起的土壤弱碱性反应,称为石灰性反应。考试一选择题 红色部分是正确答案1下列矿

11、物硬度最小的是( )。方解石 石膏 石英正长石2.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正长石 辉石 黑云母 石英3.具有二组解理的矿物是( )。白云母 黄铁矿 正长石 方解石4.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流纹岩 千枚岩 大理岩 石灰岩5.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石英岩 石灰岩 石英砂岩 凝灰岩6.变质程度最轻的岩石是( )。千枚岩 片岩 板岩 片麻岩7.下列矿物具有油脂光泽的是( )。黑云母 块体石英 晶体石英 辉石8.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是( )。闪长岩 辉长岩 大理岩 玄武岩 9.下列含SiO2最少的岩石是( )。闪长岩 玄武岩 花岗岩 安山岩10.下列岩石具有层理构造的是( )。

12、花岗岩 石灰岩 大理岩 玄武岩11.下列矿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石英 黑云母 正长石 方解石 12.具有三组解理的是( )。白云母 白云石 正长石 角闪石 13.下列具有珍珠光泽的是( )。斜长石 磁铁矿 黑云母 辉石14.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是( )。闪长岩 安山岩 辉长岩 砂岩15.属于酸性岩浆岩的是( )。流纹岩安山岩辉长岩闪长岩16.下列四种土壤中,孔隙度最大的是( )。砂土中壤土砂壤土粘土17.卡庆斯基制粒级分类中,物理性粘粒是指小于( )mm的颗粒。0.010.0010.020.00218.下列土壤物质组分中,导热率最小的是( )。水空气腐殖质矿物质19.下列质地土壤,哪种容重

13、最大?( )砂土壤土黏壤土黏土20.下列土壤胶体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 )。高岭石水云母腐殖质赤铁矿21.下列土壤腐殖质组分中,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是( )。胡敏酸胡敏素富里酸以上都不对22.假设某土壤胶体上只存在两种离子,其它条件一致,试问钙离子与下列哪种离子共存于同一胶体,其有效性最高( )?钠离子钾离子氢离子钙离子23.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 pH升高,土壤胶体所带负电荷的量( )。增加减少不变不一定24.一般情况下活性酸与潜性酸相比( )。前者后者两者相等后者前者上述答案都不对25.土壤肥力的四因子有( )。水分、空气、热量、微生物有机质、 矿物质、微生物、氧气空气、热量、养分、水分

14、水分、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肥料、氧气26.碱土的pH 值一般在( )。6.0-7.56.8-8.68.5蒙脱石高岭石。48 .Al 3+是酸性土壤潜在酸的主要根源,它比交换性H +重要得多。49.在酸性土壤中Al 3+对碱起缓冲作用 50.春天的土壤感觉松软是由于春风的作用。作业绪论怎样理解土壤既是可再生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壤资源的再生性与质量的可变性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土壤资源的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土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土壤即是可再生资源,有时不可再生资源。第一章 地质学基础岩浆岩是如何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进行分类的?S

15、iO2含量大于65%为酸性岩浆岩,含量在65-52%之间为中性岩浆岩,含量在52-40%之间为基性岩浆岩,含量小于40%为超基性岩浆岩。第二章 岩石的风化和土壤形成何为土壤形成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二者关系?地质大循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各种母质成分,包括一些溶解于水的物质,如K、Na、Mg、P、S等,在搬运作用下,随地表径流经过河流最后流到海洋,然后经过沉积作用沉积于河谷或海底,再经固化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随地壳上升运动到地表,又重新进行风化和淋溶,重复进行这这种作用。营养物质的这种循环过程称为植物营养物质的地质大循环。 生物小循环:母质中的营养元素,被生长在上面的植物吸收,转换成

16、植物的一部分,当植物体死亡后,植物残体再经分解(矿质化)后又把有机残体中的营养元素释放到土壤中变成无机物质,这些无机物质又重新吸收利用。通过植物的反复吸收和累积营养物质的这一过程,称为营养物质的生物小循环。二者关系:土壤形成的实质就是地质大循环(营养元素的释放和淋溶过程)和生物小循环(营养元素被生物吸收累积和释放过程)的矛盾和统一。生物小循环是构成地质大循环中地表物质运动过程的一个部分。地质大循环使营养元素不断向下淋失,而生物小循环却从地质大循环中不断地累积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土壤肥力得到不断的发展。(4分)第三章 土壤生物什么是根际效应和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与根系的关系如何

17、?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是指植物根系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 关系:植物根系通过根表细胞或组织脱落物、根系分泌物向土壤输送有机物质,让这些有机物质一方面对土壤养分循环、土壤腐殖质的积累和土壤结构的改良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大大刺激了根系周围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根周围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第四章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有哪两个过程?两者关系如何?(1)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

18、合物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磷、硫、钾、钙、镁等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分为化学的转化过程、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2)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3分)二者关系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是即相对立,又相联系,即相独立,又相渗透的两个过程。矿质化过程是有机质释放养分的过程,又是为有腐殖质合成提供原料的过程,没有矿质化过程就没有腐殖化过程,同时腐殖化过程的产物腐殖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再经矿质化过程而释放养分以供植物吸收利用。第五章 土壤质地、结构和孔性三种土壤质地的肥力特点。(1)砂土:沙粒大于50%;通气透水;养分少,不保水肥;易耕;温度变化快,暖性土;发小苗而不发老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