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教学方法】诵读法 讲授法 自主探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在车马喧嚣之中,身心疲惫之时,我们要给心灵放个假,留给自己一点时间,一个空间,用素净明澈的心静静地看外面的世界,谛听自然与心灵的物语。我们刚学过赤壁赋,领略了苏轼笔下的赤壁,走进了苏轼那颗不朽的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试着共同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2、谛听他与自然的一段心灵独白。二、感知课文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惴栗(zhu l) 榛莽(zhn) 衽席(rn) 灏气 (ho) 颓然(tu) 冥合(mng) 2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二、作者简介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
3、,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解题。柳宗
4、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三、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 (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记,文体的一种。(2)余自为僇人:僇(l)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4)恒惴栗:恒,常常。惴栗,忧惧的样子。(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 (6)则施施而行:施施(y
5、),缓慢行走的样子。(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
6、词翻译。(1) 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 (2) 缘染溪:缘,沿着。(3) 斫榛莽:斫(zhu),砍。榛(zh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 (4) 焚茅筏:焚,烧。茅筏(f),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 箕踞而邀:箕踞(jj),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6)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8) 岈(xi)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9) 若垤若穴:垤(di),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10) 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 (11) 攒蹙累积:攒(cun),聚集
7、。蹙(c),缩小。累积,重叠积压。(12) 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13) 萦青缭白:青山和绿水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14) 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 (15)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17) 不与培塿为类:培塿(pu l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18)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
8、天地、自然。 (20) 引觞满酌:引觞(shng),拿起酒杯。引,拿起。 (21) 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22) 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23)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25)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26) 故为之文以志:为,写。志,记,记叙4请学生整篇翻译。第二课时一、导入1朗读课文2、写作背景“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诗家不幸”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和苏轼一样,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
9、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永州八记。二、解题1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宴游”“始得”等字在文中的体现(文章照应文题的地方)2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构成行文的线索。)三、文本研讨就“始得”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分析时围绕一个大问题:如何理解“游于是乎始”一句?(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区别?)重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让学生从一、二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中,就学生发言的情况,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题。1、请先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l
10、段):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 第二部分(2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第一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 第二层(从“遂命仆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 第三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之阔大。 第四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 第五层(从心凝形释”到最后):抒发感受。2、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提3、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
11、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分析始前游用顶真句法,接字钩句,续续相生,传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神韵。而西山游,则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势,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迫切之情状,与前者迥然有异。(可补:动宾搭配之巧妙。西山之游的前与后也可以做句式的对比一者节奏急促,一者节奏松缓,正对应了不同的情调。)
12、分析围绕西山之“特立”。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以至于披荆斩棘,不顾劳顿,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群。)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见,即四围的环境来进行衬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诗做补充说明。这里也有视角由俯视到远眺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伴随着境界的进一步开阔,而境界的进一步开阔又伴随着作者胸怀的进一步开阔)分析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游览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远深僻,给人以坐井观天的拘囚压抑之感,强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独;而西山的高峻雄奇、开阔壮美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的身心放松解脱。此处可联系学生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坐
13、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作比较。也可联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致产生不同感受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塿为类”、特立不群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此处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联系江雪。)分析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两种游览,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样的不同?在始前游中,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自然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
14、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而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分析总结:至此,“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游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这一大问题应
15、该可以解决了,请学生归纳概括。(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四、写法借鉴 (1)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从多角度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2)借景抒情:如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出自己高洁的人格。四布置作业:1、熟读成诵全文。2、完成“凤凰新学案” 五、课外拓展说明下面这些语句的特点。讨论并归纳:(1)“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叠词连用,描摹生动。(2)“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散句、短句。运用顶针,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出游未能真正的投入,并照应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3)“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医院版)
- 明厨亮灶视频联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 老年友善管理工作制度(14篇)
- 海洋特色农产品开发
- 2025年石首市市直初中小学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东奇瑞汽车多岗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老年护理课件视频下载
- 老年护理课件-衣着护理
- 老年医学专业技能课件
- 老年人睡眠健康教育课件
- 夫妻债务隔离约定协议书
-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C++冒泡排序实现试题及答案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
-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课件
- 职高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NIH-FDA-IND-IDE-II期III期临床试验方案模板
- 西藏参工参建管理制度
- 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管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
- 施工现场防汛安全教育
- 肿瘤患者全程健康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