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培训 人-体校核.ppt_第1页
人机工程培训 人-体校核.ppt_第2页
人机工程培训 人-体校核.ppt_第3页
人机工程培训 人-体校核.ppt_第4页
人机工程培训 人-体校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12月,1,人机工程培训2009-12-07,2009年12月,2,一、人机工程概述,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二、人机工程相关标准介绍,四、人体坐姿校核,五、视野校核,六、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九、上下车方便性校核,七、手伸及界面校核,八、踏板间距布置校核,2009年12月,3,所谓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和机械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学科。 汽车属于人来操纵和使用的一种运动机械,它也是和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一种机械,要求汽车,尤其是轿车设计项符合人的生理特征和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历史回顾人机工程概念最早在1961年美国政府对军用汽车要求中提出(AD261132) 它包括:座椅舒适

2、性,操纵机构方便性,仪表板警告指示可视性,上下车安全和方便性,保养容易可接近性等。,一、人机工程概述,2009年12月,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尤其是1995年之后三维数模的引入,可以在汽车总体布置中对人机工程进行细致和精确的校核。目前它包括: 确定汽车造型的硬点尺寸 确定汽车内部空间尺寸 校核驾驶员的最佳坐姿 校核操纵方便性 校核视野 校核上下车方便性 汽车乘坐安全性(主动、被动安全性) 汽车舒适性(噪音、振动、乘坐空间和温度) 汽车使用方便性 汽车装配保养方便性(规定检查更换零件时间,更换雨刷片30”) 轿车娱乐性(收音机、CD、DVD机等) 轿车外形观赏性(车型样式、色彩等) 其中前

3、6项与轿车总布置关系最大,直接需要总布置进行设计和校核。,一、人机工程概述,2009年12月,5,本次培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总布置人机工程校核进行介绍: 人机工程相关标准及法规简介 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 人体坐姿校核 视野校核 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 手伸及界面校核 踏板间距布置校核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一、人机工程概述,2009年12月,6,中国国家标准(GB):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65-1989 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

4、量方法 GB 15084-2006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T 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 11559-198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05年取消,暂无新标准代替) GB/T 17346-1998 轿车脚踏板的侧向间距 GB/T 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二、人机工程相关标准,2009年12月,7,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SAE):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SAE J826-2002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 J

5、4002-2005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J1517-1998 驾驶员选择的座椅位置 SAE J1052-2002 汽车驾驶员及乘员头部位置 SAE J941-2002 汽车驾驶员眼点位置 SAE J1050-2003 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 SAE J287-2007 驾驶员手控制区域 SAE J1138-1999 乘用车多用途车和总重量不超过100001b的货车的驾驶员手操作位置 设计标准 欧洲经济共同体汽车法规(EEC标准): EEC-127 机动车辆的后视镜 EEC-317 机动车辆玻璃表面的除雾和除霜系统 EEC-318 机动车辆刮刷和清洗系统 EEC-649 机动车辆

6、驾驶员视野方面 欧洲经济委员会机动车法规(ECE标准): ECE R46 关于批准后视镜和就后视镜的安装方面批准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 ECE R35 关于就脚控制件的布置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二、人机工程相关标准,2009年12月,8,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H点 指三维人体模型的躯干线与大腿线的交点。(针对的是人体模型) R点 对于三维H点装置放置在座椅上时的H点位置。(针对的是座椅) 驾驶员踵点(AHP) 驾驶员右脚放置在地板和加速踏板上时,驾驶员右脚的足跟点。 加速踏板参考点(PRP) 加速踏板平面与加速踏板上表面的切点,位于加速踏板上表面的中心线上,与AHP点距离为200mm。 方向

7、盘中心(SWC) 转向管柱旋转轴与方向盘外缘上表面切平面的交点。,AHP与PRP的关系,2009年12月,9,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头部包络面 坐在车辆里时,头部占据的三维空间。座椅移动的头部包络面应用于在水平方向前后可调的座椅的驾驶员。座椅不可移动的头部包络面应用于在固定座椅的乘客和驾驶员。,头部包络面的大小 95分位及99分位头部包络面大小(椭圆三个轴的长度),2009年12月,10,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头部包络面,头部包络面的大小 头部包络面大小座椅前后调节量大于133mm(椭圆三个轴的长度),注:23mm的偏移量均为向乘员外侧的偏移量。,2009年12月,11,三、人机工程关

8、键硬点定义,头部包络面,头部包络面的大小 头部包络面大小固定座椅(椭圆三个轴的长度),2009年12月,12,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头部包络面,头部包络面中心的位置,其中: = 0.719(A40) 9.6 具有离合踏板时t=1,无离合踏板时t=0 L1:加速踏板参考点(PRP)X坐标 L6:加速踏板参考点到方向盘中心水平距离 H30:R点到踵点垂直距离 W20:R点Y坐标 H8:驾驶员踵点(AHP)Z坐标 A40:靠背角 L31:R点X坐标 H70:R点Z坐标,2009年12月,13,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眼椭圆 一个表示眼睛分布位置的椭圆,在定位定义汽车内部参考点相对的三维空间中用

9、来描述统计眼睛位置分布。,相切眼椭圆 三维空间的眼椭圆来源于无数区分眼睛位置平面形成的边界,百分之P的眼睛在一边,百分之(100-P)在另一边。,眼椭圆大小 95%及99%相切眼椭圆大小(椭圆三个轴的长度),2009年12月,14,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眼椭圆大小,2009年12月,15,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眼椭圆位置,其中:具有离合踏板时t=1,无离合踏板时t=0 L1:加速踏板参考点(PRP)X坐标 L6:加速踏板参考点到方向盘中心水平距离 H30:R点到踵点垂直距离 W20:R点Y坐标 H8:驾驶员踵点(AHP)Z坐标,2009年12月,16,三、人机工程关键硬点定义,EEC视

10、点 V点 “V点”是指在乘客舱中确定的位置,通过前排座椅上最外设计乘坐位置中心的纵向铅垂平面并相对于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此点用于检查车辆视野是否符合要求。 挡风玻璃基准点 “挡风玻璃基准点”指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的交点。 P点 “P点”指当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头部绕其旋转的点。 E点 “E点”指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用于评估A柱妨碍视野的程度。,直接视野视点 参考IDG标准,用于校核A、B、C柱直接视野障碍角度的视点,相对驾驶员R点的坐标为(0,0,635)。,2009年12月,17,四、人体坐姿校核,校核目的 在整车布置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尽量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通过对人体的生理

11、结构进行研究而得到人体的舒适驾驶姿势,这是在总布置设计中必须遵守的依据,同时本着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满足外造型和整车尺寸原则,进行人性化的最优化设计。,校核内容 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后排乘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驾驶员SAE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引用标准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SAE J826-2002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 J4002-2005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J1517-1998 驾驶员选择的座椅位置 SAE J1052-2002 汽车驾驶员及乘员头部位置

12、,输入条件 整车内表面CAS数据、加速踏板参考点、方向盘中心、方向盘倾角、驾驶员H点、驾驶员踵点、后排乘员H点、后排乘员踵点、驾驶员H点可调节范围。,2009年12月,18,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根据踵点,踏板参考点,驾驶员设计H点、方向盘中心位置及座椅靠背角确定驾驶员坐姿,对以下尺寸进行测量: H30-1 R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L53 R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A40-1 靠背角 A42-1 躯干与大腿夹角 A57-1 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A44-1 膝盖角 A46-1 踝角 H61-1 头部有效空间 H47-1 头部包络线与顶蓬的最 小间隙,2009年12月,1

13、9,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轿车驾驶员人体坐姿舒适推荐值,对于驾驶员人体坐姿除应满足上表中的推荐值外,还应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分析。,2009年12月,20,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注意事项: 1、踏板参考点与踵点的相对关系: 踏板参考点(PRP)与踵点(AHP)的连线在Y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200mm,且与踏板在踏板参考点处相切。 在Y方向上当BOF点与PRP点重合时,若脚模型与地板中通道发生干涉,则将脚模型沿Y方向平移至与地板中通道刚好不发生干涉的位置。 2、踝角的定义: 踝角是指小腿线与裸脚线的夹角,而不是小腿线与踏板平面的夹角

14、,裸脚线与地板平面成6.5的夹角,为AHP点向上32.7mm的点与AHP向前286.9mm的点的连线。 3、头部有效空间定义: 头部有效空间为在过H点与Z轴向后成8夹角的方向上H点与顶蓬的最小距离加上102mm。,2009年12月,21,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SAE95%人体模型尺寸,2009年12月,22,四、人体坐姿校核,后排乘客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根据踵点,地板平面,后排乘客设计H点位置及座椅靠背角确定后排乘客坐姿,对以下尺寸进行测量: H30-2 R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R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A40-2 靠背角 A42-2 躯干与大腿夹角 A

15、57-2 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A44-2 膝盖角 A46-2 踝角 H61-2 头部有效空间 H47-2 头部包络线与顶蓬的最 小间隙,2009年12月,23,四、人体坐姿校核,后排乘客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轿车后排乘客人体坐姿舒适推荐值,对于后排乘客人体坐姿除应满足上表中的推荐值外,还应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分析。,2009年12月,24,四、人体坐姿校核,后排乘客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注意事项: 后排乘客踵点位置的确定: 将后排乘客的脚模型尽可能的向前布置,直到与前排座椅刚开始发生干涉的位置,若此时后排乘客的踝角小于130,则取此位置的踵点位置为后排乘客踵点的位置,若此时后排

16、乘客的踝角大于130,则将脚模型向后移动至使后排乘客的踝角等于130的位置,此时的踵点位置为后排乘客的踵点位置。,2009年12月,25,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根据踵点,踏板参考点,驾驶员设计H点、方向盘中心位置及座椅靠背角确定驾驶员坐姿,对以下尺寸进行测量: H30-1 R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L53 R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A40-1 靠背角 A42-1 躯干与大腿夹角 A57-1 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A44-1 膝盖角 A46-1 踝角,2009年12月,26,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轿车驾驶员人体坐姿舒适推荐值,对于驾驶员人体坐姿

17、除应满足上表中的推荐值外,还应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分析。,2009年12月,27,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注意事项: 驾驶员SAE5%人体模型H点位置的确定: 按照以下公式确定H点曲线,该曲线与设计H点位置沿座椅前后运动轨迹的交点为SAE5%人体模型H点的位置。,H点曲线方程,其中X为H点与踏板参考点的水平距离,Z为H点与踵点的垂直距离,2009年12月,28,四、人体坐姿校核,驾驶员SAE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驾驶员SAE5%人体模型H点位置的确定:,2009年12月,29,五、视野校核,校核目的 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视野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和安全等,在进行布置设

18、计时必须考虑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及使用要求。,校核内容 前风窗基准点校核 驾驶员前方180视野校核 A柱双目障碍角校核 A、B、C柱直接视野障碍校核 后视镜视野校核,引用标准 GB 15084-2006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SAE J941-2002 汽车驾驶员眼点位置 SAE J1050-2003 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 EEC-649 机动车辆驾驶员视野方面 EEC-127 机动车辆的后视镜 ECE R46 关于批准后视镜和就后视镜的安装方面批准机动车辆的统一规定,输入条件 整车内、外表面CAS数据、加速踏板参考点、方向

19、盘中心、方向盘倾角、驾驶员H点、驾驶员踵点、驾驶员H点可调节范围。,2009年12月,30,五、视野校核,前风窗基准点校核 按照GB11562-1994(与EEC-649 相同)规定前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联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 基准点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 基准点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 基准点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 辅助基准点a、b、c与a、b、c点关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对称。,V点的确定 当靠背角等于25时,V点相对R点的坐标见下表:,2009年12月,31,五、视野校核,当靠背角不是25时,V点相对R点的坐标修正值见下表:,2009年12月,

20、32,五、视野校核,前风窗基准点校核,2009年12月,33,五、视野校核,驾驶员前方180视野校核 在驾驶员前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但以下情况除外: 直径小于0.5mm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1.0mm的印刷式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A区,但是导线直径小于0.5mm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最大直径为0.0

21、3mm,导线是竖直的,最小间距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最小间距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2009年12月,34,五、视野校核,A柱双目障碍角校核 按GB11562-1994的规定进行测量,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P点的确定 当靠背角等于25时,P点相对R点的坐标见下表:,当座椅水平调节范围超过108mm时,P点相对R点的X坐标修正值见下表:,2009年12月,35,五、视野校核,当靠背角不是25时,P点相对R点的坐标修正值见下表:,2009年12月,36,五、视野校核,E点相对P 点的位置关系 E点位于过

22、P点且垂直于Z轴的平面内; E1和E2距P1各为104mm,E2距E1为65mm; E3和E4距P2各为104mm,E3距E4为65mm。,2009年12月,37,五、视野校核,A柱S1、S2截面的确定 A柱S1截面:从Pm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上成2的平面,过此平面与A柱相交的最前点作水平截面; A柱S2截面:从Pm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下成5的平面,过此平面与A柱相交的最前点作水平截面。,2009年12月,38,五、视野校核,A柱双目障碍角测量方法 E1和E2的连接线绕P1旋转,使E1至左A柱的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E1,E2连线成直角,从E1向左A柱的S2截面外侧作切线和从E2向左A柱S1截面内侧

23、作切线,从E2点作前一切线平行线,与后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驾驶员(左)侧的A柱双目障碍角。 E3和E4的连接线绕P2旋转,使E4至右A柱的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E3、E4连接成直角,从E3向右A柱的S1截面内侧作切线和从E4向右A柱S2截面外侧作切线,从E3点作后一切线平行线,与前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驾驶员(右)侧的A柱双目障碍角。 注意事项 前风窗玻璃不透明区域应包含在视野障碍内。,2009年12月,39,五、视野校核,A、B、C柱直接视野障碍校核 按照IDG的标准,对ABC柱的直接视野障碍进行测量,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对驾驶员的视野进行评价。,视点的确定 直接视野障碍的视点位

24、于驾驶员R点正上方635mm处,相对R点坐标为(0,0,635)。,测量方法 用过视点的水平面作车辆A、B、C柱的截面,过视点分别作A(B、C)柱两侧的切线,两切线所成的角度为A(B、C)柱直接视野障碍角。 分别对左(右)侧A、B、C柱直接障碍角进行相加,得出总和,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保证此值基本相同。,2009年12月,40,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 后视镜位置及视野应满足法规GB 15084-2006 (与EEC -127 相同)及ECE R46的要求。,后视镜的分类 类后视镜(内后视镜); 、类后视镜(主外后视镜); 类后视镜(广角外后视镜); 类后视镜(补盲外后视镜)。,后视镜的尺

25、寸要求 类后视镜(内后视镜): 必须能在其反射面上能绘制出一个底边长为a,高度为40mm的矩形 r为曲率半径; 、类后视镜(主外后视镜): 必须能在其反射面上能绘制出一个底边长为a,高度为40mm的矩形,以及与矩形高平行的长为b的线段,2009年12月,41,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后视镜曲率半径r值的要求 、类后视镜r值不小于1200mm 类后视镜r值不小于1800mm,光反射原理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对于平面镜和曲面镜都适用。,2009年12月,42,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的眼点位置 通过汽车制造厂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心,作一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

26、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眼点。 即眼点相对驾驶员座椅R点的坐标为(0,32.5,635),2009年12月,43,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内后视镜(类)的视野要求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中心面,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60m处延伸至地平线。,2009年12月,44,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主外后视镜( 、类)的视野要求(GB 15084-2006、EEC-127) 左外后视镜: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

27、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5m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m处延伸至地平线; 右外后视镜:对总质量不超过2吨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后视镜必须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对于其他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3.5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30m处延伸至地平线,另外,驾驶员还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0.75m,并从驾

28、驶员的眼点后4m处至上述区域相接的视野区域。,2009年12月,45,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主外后视镜( 、类)的视野要求(GB 15084-2006、EEC-127),总质量不超过2吨的M1和N1类汽车,其他M1和N1类汽车,2009年12月,46,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主外后视镜(类)的视野要求(ECE R46) 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5m的视野区域,该区域的右边(左外后视镜)或者左边(右外后视镜)不但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而且还经过汽车左边(左外后视镜)或者右边(右外后视镜)的最外侧点,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30m处延伸至地平线;此外,驾驶

29、员还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1m的路面区域,该区域受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限制,而且还经过汽车的最外侧点,该区域从通过驾驶员眼点的垂直平面后4m开始。,2009年12月,47,五、视野校核,后视镜视野校核,主外后视镜(类)的视野要求(ECE R46) 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该区域的右边(左外后视镜)或者左边(右外后视镜)不但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而且还经过汽车左边(左外后视镜)或者右边(右外后视镜)的最外侧点,并且,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m处延伸至地平线;此外,驾驶员还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1m的路面区域,该区域受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限制,而且还经

30、过汽车的最外侧点,该区域从通过驾驶员眼点的垂直平面后4m开始。,2009年12月,48,六、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校核目的 为了使风窗玻璃刮水器有效地清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雾、霜、雨、雪、泥、尘埃及其他污物,保证驾驶员的视线清晰,保证雨雪天气行车安全,整车设计时需对风窗雨刮器进行刮刷面积校核分析。,校核内容 风窗玻璃A、B区确定 刮刷面积校核,引用标准 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65-1989 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EEC-317 机动车辆玻璃表面的除雾和除霜系统 EE

31、C-318 机动车辆刮刷和清洗系统,输入条件 前风窗玻璃数据、前风窗玻璃不透明区域数据、前风窗刮水器数据、前风窗刮水器运动轨迹。,2009年12月,49,六、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前风窗玻璃A、B区确定 视野区域A是下述从V点向前延伸的4个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相交的交线所封闭的面积: 通过V1和V2点且在X轴的左侧与X轴成13角的铅垂平面; 通过V1点,与X轴成3仰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2点,与X轴成1俯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1和V2点且在X轴的右侧与X轴成20角的铅垂平面。 视野区域B是指由下述4个平面所围成的挡风玻璃外表面的面积,且距挡风玻璃透明区的边缘向内至少25mm:

32、 通过V1点,与X轴成7仰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2点,与X轴成5俯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1与V2点且在X轴的左侧与X轴成17角的铅垂平面; 以车辆纵向中间平面为基准面且与上一条中的平面对称的平面。,2009年12月,50,六、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前风窗玻璃A、B区确定,2009年12月,51,六、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前风窗玻璃A、B区确定,2009年12月,52,六、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前风窗玻璃雨刮器法规要求 雨刮器的刮刷面积覆盖B区域应不少于80%; 雨刮器的刮刷面积覆盖A区域应不少于98%。,2009年12月,53,七、手伸及界面校核,校核目的 驾驶室内的一切

33、手操作钮件、杆件、开关等位置均应在驾驶员手伸及的范围之内,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原理,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最低限度的减少操作错误频率,进而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校核内容 手伸及操纵件布置范围校核 A、B区的按钮、开关位置的校核,引用标准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SAE J287-2007 驾驶员手控制区域 SAE J1138-1999 乘用车多用途车和总重量不超过100001b的货车的驾驶员手操作 位置设计标准,输入条件 整车内表面CAS数据、驾驶员SAE95%人体模型。,2009年12月,54,七、手伸及界面校核,手伸及操纵件布

34、置范围校核,计算驾驶室尺寸因子G 按照SAE J287-2007计算驾驶室尺寸因子G,公式如下: G=0.00327(H30-1)+0.00285(H17)-3.21 H30-1:驾驶员R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H17: 方向盘中心到踵点的垂直距离,计算手伸及界面参考平面HR 按照SAE J287-2007计算手伸及界面参考平面HR,公式如下: HR=786-99(G),2009年12月,55,七、手伸及界面校核,手伸及操纵件布置范围校核,手伸及界面参考坐标系的确定 X=0平面:若L53HR,则为距离踵点向后距离为HR,且与车辆坐标系的YZ平面平行的平面,若L53HR,则为通过驾驶员H点,且与车辆

35、坐标系的YZ平面平行的平面,车辆前方为正,后方为负; Y=0平面:通过驾驶员H点,且与车辆坐标系的ZX平面平行的平面,驾驶员左侧为正,右侧为负; Z=0平面:通过驾驶员H点的水平面,向上为正,向下为负。,2009年12月,56,七、手伸及界面校核,手伸及操纵件布置范围校核,手伸及界面的绘制 根据驾驶室尺寸因子G 及安全带类型(2点式安全带或3点式安全带),驾驶员男女比例通常选择90/10,在SAE J287-2007中查找相应表格,绘制驾驶员手伸及界面。 例如,当G=-0.57,驾驶员采用3点式安全带,驾驶员男女比例取90/10时,对应表格如下:,Z坐标值,Y坐标值 (驾驶员左侧),X坐标值,

36、Y坐标值 (驾驶员右侧),2009年12月,57,七、手伸及界面校核,手伸及操纵件布置范围校核,手伸及界面的绘制及校核 按上表绘制出的手伸及界面为驾驶员三指抓取时的手伸及界面,将此面向后移动50mm为满掌握物时的手伸及界面,将此面向前移动50mm为手指伸开时的手伸及界面。 按照做出的手伸及界面对仪表板上的操作按钮进行校核,应全部位于相应的手伸及界面之后。,2009年12月,58,七、手伸及界面校核,A、B区的按钮、开关位置的校核,A、B区定义 基准平面即经过方向盘中心,与Y轴垂直的纵向铅垂面。A区为基准平面的左边,B区为基准平面的右边。,手操作按钮、开关位置校核 对于按钮、开关位置的布置应满足

37、法规SAE J1138-1999的要求。具体见下表:,2009年12月,59,八、踏板间距布置校核,校核目的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造成驾驶员操纵疲劳的主要因素是频繁踩踏,这就要求汽车驾驶室特别是驾驶员经常接触的三个踏板(离合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布置一定要合理。,校核内容 踏板排列位置校核 踏板间距校核 踏板落差校核,引用标准 GB/T 17346-1998 轿车脚踏板的侧向间距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ECE R35 关于就脚控制件的布置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输入条件

38、 整车内表面CAS数据、脚踏板数模、驾驶员H点、踵点。,2009年12月,60,八、踏板间距布置校核,踏板排列位置校核 脚制动控制装置应以驾驶员的乘座观察角度,按照下列顺序由左至右进行布置:离合器踏板(如果有) 、行车制动踏板、加速踏板。,踏板间距校核,基准平面P的确定 连接驾驶员H点与加速踏板参考点,将其投影在ZX平面上,过加速踏板参考点,且与前面的投影线垂直的平面即基准平面P。,2009年12月,61,八、踏板间距布置校核,踏板间距校核,间距的定义 踏板间距:两个踏板在参考平面P上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 离合踏板与车身固定部分的间距:离合器踏板在参考平面P上的投影至被P平面所截得车身内饰板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操作单个踏板的最小侧向间距:紧挨踏板左右侧有碍于该踏板操作的两障碍物在参考平面P上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2009年12月,62,八、踏板间距布置校核,踏板间距校核,两踏板自动传动装置的间距法规要求,2009年12月,63,八、踏板间距布置校核,踏板间距校核,三踏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