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HCH.ppt_第1页
1.1-1.2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HCH.ppt_第2页
1.1-1.2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HCH.ppt_第3页
1.1-1.2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HCH.ppt_第4页
1.1-1.2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HCH.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想政治选修2 经济学常识,【 1】经济学是谈钱的,是一门专业,跟日常生活没太大关系; 【2】经济学比较复杂,我们不需要明白,也搞不明白; 【3】A经济学家说过的话,一定有B经济学家出来反对; 【4】经济学家说没有通货膨胀的时候,大家都已经非常小心和紧张了;,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规律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为什么学经济学?,【经济学法则 天生我材必有用】,【经济学法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1)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 (

2、2)学习经济学常识的重要意义:可以使我们了解、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了解、懂得、,3、怎么学经济学常识?,(1)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与历史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知识体系。 (2)以内容为线索,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构专题一三一起学,二四五一起学或复习,每一专题内的内容可以以人物的理论贡献与政策主张来归纳。 (3)运用归纳、横向比较分析、图表的方法探究不同的经济观点。 (4)利用已学知识如必修一经济学商品货币宏调知识、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态度、必修四哲学观点认识的三性等为学习选修2插上翅膀。 (5)体系5个专题,每个专题4框,共20框,每框下设目,是基本单位,共64目。有正文、辅助文。

3、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名人名言。,自主探究一:,1.这幅图片展示了哪两位经济学巨匠? 2.根据所学知识,你能简单介绍以下他们所处的时代吗? 3.他们俩最著名的学说分别是什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框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主要理论著作: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经济学鼻祖 ”“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明星档案: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

4、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亚当.斯密,1751年,28岁,哲学教授 1762年,39岁,私人教师 1767-1776年,44岁,研究经济学9年 1776年,53岁,国富论发表 1790年,去世,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人物相关介绍: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 *尽

5、管斯密一生未娶,但是它将书籍作为自己众生的伴侣,他曾说过书籍就是我的情人这样话,他还说“我别无所好,所好的只是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斯密是一个非常喜好书籍的人。 *斯密一生最好的朋友就是戴维休谟。在大约1750年时他认识了戴维休谟,两人成为亲密的好友。即使两人距离相隔多远,也会持续的通信保持联络。由于亚当斯密在1773年初步完成国富论时的身体状况已衰退许多,他深怕自己历时九年的著作会没有出版的一天,所以那时斯密便指定戴维休谟为遗稿管理人。,人物经历: 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一个只有1500人左右的小镇柯卡尔迪(Kirkcaldy)。 被绑架之事:在斯密童年时期,当他四岁时,有次在前往外祖父家的

6、途中,被路过的一群吉普赛人拐走,一时去向不明;事情发生后不久,一个绅士看到有人在寻找孩子,于是告诉他们在前方有个吉普赛女人抱着一个哭闹不休的孩子,经他叔父的努力,对这帮吉普赛人进行追捕,那个吉普赛女人看到有人追赶就把亚当斯密丢下逃走,于是孩子平安回到母亲身边。这件事是由当时的苏格兰记者和传记作家史密斯约翰李博所记录并发表的,这位为他写传记的人曾说,“我担心他将来会变成个穷苦的吉普赛人”,所以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 幼年的斯密聪明好学,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主修拉丁语、希腊语、数学以及道德哲学。幼年的斯密在学校中以对书籍的热爱和超人的记忆而引人注目。在

7、格拉斯哥学习期间,着名哲学教授弗兰西斯?哈奇森的自由主义精神给予斯密很大启发,斯密对这位老师的教导一直念念不忘。1740年,斯密获得了奖学金,进入着名学府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后回到故乡柯卡尔迪。1748年,斯密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几年后又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1751年,斯密回到母校格拉斯哥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在格拉斯哥大学任职期间,斯密公开发表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着作道德情操论出版,这部着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使他跻身于英国一流学者之列。1764年,斯密受布克莱(Buccleuch)公爵之邀,离开格拉斯哥大

8、学,到欧洲大陆旅行。旅行的经历以及在旅行过程中同许多着名大陆学者的交往,促使斯密经济理论走向成熟,尤其是重农主义的经济学家魁奈对他影响很大。三年后,斯密回到伦敦,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斯密回到故乡柯卡尔迪,开始潜心撰写经济学着作。1776年,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经济学巨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终于完成。它的发表,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在写作国富论的过程中,斯密积劳成疾。自1784年开始,他健康状况持续恶化。但斯密依然笔耕不辍,继续写作两部关于哲学和经济学的着作。1787年,斯密应邀去伦敦为英国内阁成员讲授经济学,同年11月,又被

9、推荐担任母校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1790年7月,这位终身未娶的伟大学者与世长辞。 斯密一生追求完美,在临终前,他坚持将未完成的十几部手稿付之一炬,实践了他认真负责的一贯理念。当然,对后世的读者来说,这些手稿的焚毁则是一大损失。在他逝世后,后人根据他的学生所记的笔记,1796年整理出版了正义、警察、岁入和军备讲稿,其他遗稿也陆续整理出版,包括1793年的哲学问题论集,1795年的天文学史等等。,一、斯密的理论贡献,(一)时代的呼唤,1、产生背景:,不利因素:_;_。 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_;_。 有利因

10、素: A、圈地运动达到了高潮,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自由劳动力 B、对殖民地的掠夺,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资本 C、产业革命-科技进步的加快,探究:阅读书本P2页材料,思考斯密生活的年代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利的是_?不利的是_?,斯密所处的时代特征,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2.产生原因: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1.重商主义,“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11、(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1)时间:15C-18C末 (2)代表 阶级:商业资产阶级,(3)重商主义的观点,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

12、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2.斯密的观点,财富形态 财富来源 富国裕民 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目标:,A、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3.斯密的财富观与重商主义的财富观的比较,金银货币,一国生产的商品总量,财富形态不同,财富来源不同,增加财富的手段不同,政策主张不同,影响不同,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来自外贸顺差(流通领域),生产领域,使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民穷富国),使国家和人民有充足的收入(富国裕民),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自由贸

13、易。,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反映了资产阶级进一步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探究:阅读课文,比较重商主义者和斯密对社会财富理解的不同之处.,斯密在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财富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如果力求认真地证明,财富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并且只在购买货物时才有价值,那就未免过于可笑了。无疑,货币总是国民资本的一部分;但我已经说过,它通常只是一小部分,并总是最无利可图的一部分。”回答12题。 1在斯密看来,货币在这里行使的

14、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D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2在斯密看来,财富是指( ) A金银货币B金银所购各物 C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价值 D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练一练,A,D,斯密认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它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 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思考:1、在斯密看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什么?,2、试对斯密的上述认识进行分析?,“水钻石”悖论,亚当斯密在国

15、富论(1776)第一卷第四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它几乎不能购买任何东西相反,一块钻石有很小的使用价值,但是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大量的其他商品。”,(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1)、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A、使用价值:特定的物品的效用 B、交换价值: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2)评价: A进步性: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B局限性: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思考:1、斯密上述说法的含义各是什么?,2、应当如何评价斯密

16、关于商品价值的观点?,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是它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1)观点 A、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B、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2)评价 A进步性: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B局限性: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2、二元劳动价值理论,探究: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阅读书本P5材料,斯密是怎样认为的?你如何评价斯密的观点?,回顾:联系经济生活必修一说明斯密观点局限性,正确的观点该是怎样?使用价值与价值、交换价值是什么关系?,

17、(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探究:阅读书本材料,斯密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哪三大阶级?你如何评价他的理论?,1、阶级结构理论 A、划分依据 B、三大阶级:地主、工人、资产阶级 C、评价(意义),2、收入分配理论(二元) A、内容:劳动工资、地租、利润 B、评价(实质):,斯密的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 a一方面,他科学的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b另一方面,他又掩盖了三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探究:阅读书本材料,斯密关于收入来源的理论是怎样的?你如何评价?,1、劳动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2、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

18、的补偿,是他的实际费用的一部分。 3、地租的来源: A、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的部分。 B、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劳动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新价值,其中的一小部分被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因此,工人实际上只得到了他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因此说,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价值,而不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一、斯密所处的时代特征 二、斯密对财富的认识 三、斯密对经济学目标的认识 四、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五、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练习:导学案

19、第一框,小结:斯密的理论贡献,一、时代呼唤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理论,(一)斯密出生的时代背景,(二)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具备哪两个基本条件?,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一)重商主义者 1、财富 2、增加财富的途径 3、评价 (二)斯密的观点 1、财富 2、增加财富的途径 3、评价,三、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重点,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关系、评价;二元价值、评价,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划分依据、阶级结构、二元收入来源理论及评价,温故而知新,1.2斯密的政策主张,(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

20、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能够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斯密问题,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扣针厂人均一天生产多达4800枚扣针?这说明什么?,分 工,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他指出,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产品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的剩余产品。,思考:这体现了斯密的什么观点?,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 动时所表现的更大

21、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亚当斯密,斯密说这句话想说明什么道理?,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能够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国民财富的增长,(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 工,(自由放任主张的提出),如何,促进,思考: 斯密是如何认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的?,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一)斯密认为应该如何增加社会财富?,1、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1)分工。 分工能提高技巧和熟练程度

22、; 免除时间损失; 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如何实现分工 发展财富增长,(2)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扩大市场规模,(3)自由放任:取消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4)评价,积极: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消极:颠倒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应当是分工决定交换,而非交换决定分工。,重点,在将资本放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的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斯密思考,思

23、考: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阅读P8上回答如何提高?,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一)斯密认为应该如何增加社会财富?,1、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1)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 (2)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参与。,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阅读P8上回答如何提高?,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一)斯密认为应该如何增加社会财富?,1、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1)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 (2)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参与。,自由放任市场竞争,(3)专家点评,(1)积极:在当时的背景下,斯密强调市场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对摆脱封建势

24、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消极: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国民财富的增加,分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取消政府干预,自由放任,要 求,主 张,提高生产率,2.“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它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它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

25、他真地向促成社会利益是反而更好。,思考: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社会利益的实现,(“看不见的手”),自然秩序思想,利己是人的本性 (动 力),追求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将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看不见的手”,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机制,自由竞争,增 进,辨析:只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就会实现社会利益。,(1)市场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能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因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实现。所以,上述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2)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

26、配不公,自发追求自身利益又会影响社会利益的实现。 (3)所以,要将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国家的适度干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两只手”的合力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实现社会利益。题中的说法不正确。,观看视频,思考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提出的意义? (2)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斯密认为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应该如何做?,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斯密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而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同时实现社会公共

27、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 另一方面要限制政府的作用。,小结: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国家的职能应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等三个方面.,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能应限于几个方面?,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简要评析:,科学性:认识到了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等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这有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公等问题。

28、,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重点,1、理论来源:自然秩序思想关于人的本性利己论,2、结 论: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社会利益,3、过 程: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发挥作用,即自由竞争。,(二)在斯密看来,为何“看不见的手”能够增进社会财富?国家应担当怎样的角色?,4、国家(守夜人):对外保卫国财人身;对内建设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5、评价,误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警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因而是具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绝不能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本性。,

29、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重点,(二),5、评价,消极:(3)人的本性是自私利己。 但其实在本质上,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因而是具体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结论:不能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的人的本性。,积极:(1)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目的,;认识到了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消极:(2)未认识到市场本身的弱点(三性),市场调节也可能导致的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

30、同他们交换。 ” 亚当.斯密,1776,Adam Smith (1723-1790),提倡自由贸易是斯密自由放任政策的重要内容,两国前后投入相同,但结果却不同,为何?,法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0.5(50/100) 法国-布 的劳动生产率:0.2(20/100) 英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0.33 英国-布 的劳动生产率:0.4,表1-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法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国际分工后,小麦的产量100,布的产量80,分工前分别是100、40。 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表1-2 国际分工后各

31、国劳动投入和产出,假定英国用100劳动量的40匹布与法国100劳动量的50吨小麦交换,结果如表。 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前相比,法、英各增加20匹布的消费量。 这说明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表1.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说,重点,(一)绝对成本与自由贸易,2、绝对成本说内容: (1)生产相同产品,各国的成本不同,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2)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1、提出绝对成本说的目的:论证自由贸易的必要

32、性,“看不见的手”的正确性。,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我们应如何评价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说,(一)绝对成本与自由贸易,积极: (1)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科学性) (2)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

33、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评价:,消极: (3)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并非固定不变,某一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片面性),(4)反映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阶级性),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对外贸易自由化,绝对成本学说,内容 评价,(1)生产相同产品,各国的成本不同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2)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1)科学性,(2)片面性,(3)阶级性,小结,一、自由放

34、任与“看不见的手”,1、提高劳动生产率; (1)分工。 分工能提高技巧和熟练程度; 免除时间损失; 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1)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 (2)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参与。 (3)评价,(2)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增大市场规模,(3)自由放任,(4)评价,3、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理论来源、结论、过程、评价,二、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说,绝对成本说的目的、内容、评价,斯密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个人和国家的财富最大化,通过市场交换能够增值财富,才有快速和大量增加的可能,也才可能实现普通人的财富最大化,从交换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交换价值)是致富的根本要义。,是能够增加交换价值的生产,即可称之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交换价值的最大化又取决于商品生产的最大化;财富源于生产,通过市场,并且是以货币为媒介,以国际贸易为其重要内容的交换分工是增加商品生产的主要手段。,提高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