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KY-23-1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KY-23-1为KY-23的改进型:增加了一个过流过压保护选择端子“GB”。该端子与“Y”端子相接是过压保护;与“L1”端子相接是直流过流保护;与“L2”端子相接是交流过流保护。原KY-23是过流还是过压保护取决于端子“K”的接线,在电压闭环控制时只能过压保护。KY-23-1将原接线端子改为插头形式,方便维修更换。一、 主要特点1 闭环控制,可实现稳流或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2 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也适用于阻性负载的调压控制。3 应用单片机技术,无
2、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4 三种控制信号输入方式: 2.2K电位器手动调节。 DC 010mA电流信号调节。 420mA电流信号调节。如果需要DC 010V电压信号调节,请参阅后面的说明稍做改动即可。5. 反馈信号分为:电流反馈AC 05A、DC 075mV和电压反馈AC 10380V 、DC 1055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压),由此可闭环稳流调节或稳压调节。出厂时按DC10V反馈而调。建议: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6. 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的转换。7. 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稳流调节和稳压调节的转换。8
3、. 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9. 带有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10. 移相范围0-170。11. 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12. 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13. 触发板尺寸:187mm120mm35mm。二、 使用与调整1 接线端子XT1的端子G1、K1、G2、K2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2 用外接电位器手动调节时,电位器接R1、H、R2端子且X与H相接;当用DC 01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0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相接;当用DC 42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4端子,mA-接
4、G2端子,且X与相接。3用AC 05A(通过电流互感器可由用户扩展)电流反馈信号时,接XT1端子的A1、A2,同时XT1的K端子与L2相连;用DC 075mV(分流器)电流反馈信号时,接mV端子(+)和接G1(-)端子,同时K端子与L1相连;用电压(交流和直流)反馈信号时,接V1端子和G1端子(若为直流电压则正接V1负接G1),同时K端子与相连。电压反馈信号是为稳压调节而设。根据最高反馈电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R48、R49、R50,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DC10V用1/4W680;DC20V用1/4W15 K;DC30V用1/4W24K;DC50V用1/4WK;DC100V用1/2W8
5、2K;DC200V用1W18K;DC350V用1W30K;DC550V用1W47K。或者AC8V用0;AC24V用820;AC48V用2.2K;AC110V用5.6K;AC220V用1W12K AC380用20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建议: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若用户不用稳压调节则“V”接线端子可不接线。4电位器W1是调节过流过压保护值大小的,逆时针旋转增大,顺时针减小。XT1接线端子的J1、J2、J3为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J1”、“J3”为常闭触点,“J2”、“J3” 为常开触点。过流过压保护到底保护哪个值取决于端子“GB”接到哪里,当“
6、GB”接到“Y”端子时是过压保护,接到“L1”时是输入075mV的直流过流保护;接到“L2”时是输入05A的交流过流保护。5 电位器2是调节05A的交流反馈信号大小的,输入5A的交流电流时应调节W2使“L2”端子对“G2”的电压为3.0V左右。出厂时已调好用户一般不用再调。6 D18发光二极管是电源指示。7 D21发光二极管是指示过流过压保护的。当过流过压保护时发光二极管闪动指示,并且自动禁止触发可控硅,直到板子断电。 8D26发光二极管是指示给定值调到零位的,譬如手动调节时电位器调到最小时D26发光二极管亮表示到零位此时板子禁止可控硅触发。9 三个电源接线端子0、220、380。电源为220
7、V时,接0、220两端子;若电源为380V时,则接0、380端子。 10如果需要DC 010V电压信号调节,只需要将电阻“R39”换为10K(原为4.7),“R47”换为5K(原为330),DC 010V的“+”接“mA0”端子,“-”接G2端子,且“X” 端子与“” 端子相接即可。三、 注意事项1. 该触发板为闭环调节输出,若接线端子XT2的K端子未接线,或相应的反馈信号未接或者短接,将无法正常调节输出。2. 接线端子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48中所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 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同时电源端子“0”、“220”、
8、“380”也要按图接不能对掉。譬如:按图4、图6接完线后,“K2”和“380”接线端子应为同一接线点。四、 接线图:KY-23-2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KY-23-2触发板即可闭环使用也可开环使用。它是在KY-23-1触发板的基础上加了一个DIP开关,通过DIP开关1、2位的设置决定板子工作在开环状态还是闭环状态。(KY-23-1触发板只能工作在闭环状态)二、 主要特点5 开环、闭环控制,闭环时可实现稳流或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6 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也适用于阻性负载的调压控制。7
9、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8 三种控制信号输入方式: 2.2K电位器手动调节。 DC 010mA电流信号调节。 420mA电流信号调节。如果需要DC 010V电压信号调节,请参阅后面的说明稍做改动即可。5. 反馈信号分为:电流反馈AC 05A、DC 075mV和电压反馈AC 10380V 、DC 1055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压),由此可闭环稳流调节或稳压调节。出厂时按DC10V反馈而调。建议: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6. 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的转换。14. 可通过板子上的DIP开关的3、4位的
10、设置或外接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稳流调节和稳压调节的转换。(也可通过XT1的K端子 的接线来实现)15. 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16. 带有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17. 通过DIP开关1、2位的设置决定板子工作在开环状态还是闭环状态(图10)18. 移相范围0-170。19. 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20. 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21. 触发板尺寸:187mm120mm35mm。二、 使用与调整3 接线端子XT1的端子G1、K1、G2、K2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4 用外接电位器手动调节时,电位器
11、接R1、H、R2端子且X与H相接;当用DC 01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0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相接;当用DC 42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4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相接。3用AC 05A(可通过电流互感器扩展)电流反馈信号时,接XT1端子的A1、A2,同时XT2的K端子与L2相连;用DC 075mV(分流器)电流反馈信号时,接mV端子(+)和接G1(-)端子,同时K端子与L1相连;用电压(交流和直流)反馈信号时,接V1端子和G1端子(若为直流电压则正接V1负接G1),同时K端子与相连。电压反馈信号是为稳压调节而设。根据最高反馈电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
12、R48、R49、R50,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DC10V用1/4W680;DC20V用1/4W15 K;DC30V用1/4W24K;DC50V用1/4WK;DC100V用1/2W82K;DC200V用1W18K;DC350V用1W30K;DC550V用1W47K。或者AC8V用0;AC24V用820;AC48V用2.2K;AC110V用5.6K;AC220V用1W12K AC380用20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建议: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若用户不用稳压调节则“V”接线端子可不接线。4电位器W1是调节过流过压保护值的,逆时针旋转增大,顺时针减小。XT1接线
13、端子的J1、J2、J3为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J1”、“J2”为常开触点,“J2”、“J3” 为常闭触点。过流过压保护到底保护哪个值取决于端子“GB”接到哪里,当“GB”接到“Y”端子时是过压保护,接到“L1”时是输入075mV的直流过流保护;接到“L2”时是输入05A的交流过流保护。5 电位器2是调节05A的交流反馈信号大小的,输入5A的交流电流时应调节W2使“L2”端子对“G2”的电压为3.0V左右。出厂时已调好用户一般不用再调。6 D18绿发光二极管是电源指示。D21红发光二极管是指示过流过压保护的。当过流过压保护时发光二极管闪动指示,并且自动禁止触发可控硅,直到板子断电。D2
14、6黄发光二极管是指示给定值调到零位的,譬如手动调节时电位器调到最小时D26发光二极管亮表示到零位此时板子禁止可控硅触发。9 三个电源接线端子0、220、380。电源为220V时,接0、220两端子;若电源为380V时,则接0、380端子。 10如果需要DC 010V电压信号调节,只需要将电阻“R39”换为10K(原为4.7),“R47”换为5K(原为330),DC 010V的“+”接“mA0”端子,“-”接G2端子,且“X” 端子与“” 端子相接即可。 11如图10所示,DIP开关的第一位置于ON位置时,板子工作在闭环状态;第二位置于ON位置时,板子工作在开环状态。第三位置于ON位置时为稳压调
15、节;第四位置于ON位置时为稳流调节。注意:1、2位不能同时置于ON位置,3、4位也是。如上所述,稳压调节与稳流调节的转换也可通过XT2的K端子 的接线来实现。四、 注意事项1. 当触发板为闭环状态时,若接线端子XT2的K端子未接线,或相应的反馈信号未接或者短接,将无法正常调节输出。2. 接线端子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48中所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 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同时电源端子“0”、“220”、“380”也要按图接不能对掉。譬如:按图4、图6接完线后,“K2”和“380”接线端子应为同一接线点。四、 接线图:KY-24可
16、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KY-24触发板的特点为单相双闭环调节,感性负载。三、 主要特点9 双闭环控制,可实现稳流和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10 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的稳流稳压(或者电机速度)的调节控制。11 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12 外接两个10K电位器,分别进行电压调节和电流调节。5. 反馈信号分为:电流反馈AC 05A、DC 075mV和电压反馈AC 10380V 、DC 1055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压)。出厂时反馈电压按DC10V而调。建议: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
17、离。6 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7 带有过流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8 移相范围0-170。9 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10 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11 触发板尺寸:187mm120mm35mm。四、 使用与调整5 接线端子XT1的端子G1、K1、G2、K2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见图5)6 XT3和XT4两端子的R1、H1、R2外接电压调节电位器,阻值10K;R3、H2、R4外接电流调节电位器,阻值10K。(见图)7 3电流反馈分两种情况:用交流电流反馈信号时,AC 05A(电流互感器)接XT1端子的A1、A
18、2,同时XT2的K端子与XT3的L2端子相连;用直流电流反馈信号时,DC 075mV(分流器)电流信号接XT4的mV端子(+)和接G1(-)端子,同时XT2的K端子与XT3的L1端子相连。(见图)8 电压反馈信号无论交流还是直流都接XT4的V1端子(+)和接G1(-)端子。根据最高反馈电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R48、R49、R50,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DC10V用1/4W680;DC20V用1/4W15 K;DC30V用1/4W24K;DC50V用1/4WK;DC100V用1/2W82K;DC200V用1W18K;DC350V用1W30K;DC550V用1W47K。或者AC8V用0;A
19、C24V用820;AC48V用2.2K;AC110V用5.6K;AC220V用1W12K AC380用20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建议: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见图) 5电位器W1是调节过流保护值大小的,逆时针旋转增大,顺时针减小。XT1接线端子的J1、J2、J3为过流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J1”、“J2”为常开触点,“J2”、“J3” 为常闭触点。过流保护到底按交流还是直流取决于端子“GB”接到哪里,当“GB”接到“L1”时是输入075mV的直流过流保护;接到“L2”时是输入05A的交流过流保护。6 电位器2是调节05A的交流反馈信号大小的,输入
20、5A的交流电流时应调节W2使“L2”端子对“G1”的电压为3.0V左右。出厂时已调好用户一般不用再调。6 D18绿发光二极管是电源指示。7 D21红发光二极管是指示过流保护的。当过流保护时发光二极管闪动指示,并且自动禁止触发可控硅,直到板子断电。 8D26黄发光二极管是指示电压给定值调到零位的,譬如电压调节时电位器调到最小时D26发光二极管亮表示到零位此时板子禁止可控硅触发。9XT5的 三个电源接线端子0、220、380。电源为220V时,接0、220两端子;若电源为380V时,则接0、380端子。 三、注意事项3. 该触发板为闭环调节输出,若接线端子XT2的K端子未接线,或相应的反馈信号未接
21、或者短接,将无法正常调节输出。4. 接线端子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59中所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 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同时电源端子XT5的“0”、“220”、“380”也要按图接不能对掉。譬如:按图5、图7接完线后,“K2”和“380”接线端子应为同一接线点。四、 接线图: 五、 主要特点1 KY-21-11是KY-21-1的升级板:改善了触发性能,提高了DC010V信号输入的输入阻抗。板子的功能、接线及尺寸都和KY-21-1一样。2 开环调节。外接一个2.2K10K 的电位器进行电压调节。3 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
22、压控制,以及电焊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4 可外接一个电位器(2.2K10K)进行手动电压调节;也可以通过DC 010mA、DC 420mA的电流信号或DC 010V的电压信号实现电压输出的自动控制。5 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6 移相范围0-170。7 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8 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9 外形尺寸:158mm98mm35mm。六、 使用与调整1. 手动电位器调节时“X”端子与“H1”端子连起来,同时R1、H、R2三个端子分别接电位器
23、(2.2K10K)的三条引线;自动时,若输入信号为DC010mA则“X”端子与“”端子连起来;若输入信号为DC420mA则“X”端子与“”端子连起来;若输入信号为DC010V则“X”端子与“”端子连起来。如图5所示。2. 最高输出电压需要限制时应在RH端子和G端子之间接一个20K电位器进行调整,如图6所示。3. 用于AC220V电压控制时在“0”、“220”端子接入AC220V电源;用于AC380V电压控制时在“0”、“380”端子接入AC380V电源。三、 注意事项1 板上的电源也是触发可控硅的同步电源,因此XT2的“0”、“220”、“380” 端子上的电源线要和负载用的电源一致,也就是负
24、载用哪两相电源或哪一相电源,板子上就接那两相电源或那一相电源。并且“0”和“380”以及“0”和“220”端子不能随便接,也就是两线不能对调。如图1,“380”端子只能接A相,也就是接在有可控硅的那一相;“0”端子接B相,也就是接在没有可控硅的那一相。总之,电源线要严格按图1、图2接。2 XT1接线端子的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1、图2所表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四、 接线图KY10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七、 主要特点1 可触发大容量可控硅(达3000A)。2 可控制单相阻性负载(当单相变压器副边接硅钼棒等负载
25、时,可用KY-10通过可控硅控制变压器原边。)的交流调压或半控桥整流。3 单向、双向可控硅均能可靠触发。4 开环调节。5 外接一个2.2K的电位器手动调整输出电压。6 电源电压220V、380V均可(根据接线而定)。7 触发信号:宽脉冲。8 触发板尺寸:135mm70mm35mm。八、 接线图KY11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九、 主要特点1. 可触发大容量可控硅(达3000A)。2. 可控制单相阻性负载(当单相变压器副边接硅钼棒等负载时,可用KY-11通过可控硅控制变压器原边。)的交流调压或半控桥整流。3. 单向、双向可控硅均能可靠触发。4. 电源220V、380V均可。5. 开环调节。6. 手动
26、、自动两组信号输入,手动信号为外接一个2.2K的电位器调整。自动信号为:010mA 420mA的直流信号7. 最高输出电压和最小输出电压皆可通过外接电位器调整。8. 外接电流互感器即可实现电流波动补偿。9. 触发信号:宽脉冲。10. 触发板尺寸:150mm80mm35mm。十、 使用与调整1. 使用双向可控硅时,每相的两组触发信号可任选一组。注意G端子应接在可控硅的电极1(和触发极接近的电极),而K端子接可控硅的触发极。如图2。2. 触发板手动时X端子与H端子连起来,同时R1、H、R2三个端子分别接2.2K电位器的三条引线。自动时,若输入信号为010mA则X端子与I端子连起来,若输入信号为42
27、0mA则X端子与II端子连起来。如图1、图2、图3。3. 若最高输出电压不需要限制,最低输出电压(为0)不需要调整,则RH0、RH4、RL端子不接线。4. 自动方式时,最高输出电压需要限制时应在RH端子(RH0对应010mA输入;RH4对应420mA输入)和G端子之间接一个电位器进行调整,推荐2.2K。如图4,图5。5. 5在最低输出电压需要调整时,在RL端子和G端子之间接一个电位器进行调整,推荐2M。如图6。6. 6最高输出电压调整只在自动方式下起作用,最低输出电压调整在自动和手动方式下都起作用。7. 7触发板上设置了电流负反馈输入,可外接电流互感器实现电流信号反馈,提高电流的稳定性。电流互
28、感器的大小,可根据负载的实际电流而定。如图7。8. W1、W2分别调节010mA和420mA输入时输出电压的零点。这两个电位器出厂时均已调好,请勿随便乱调。十一、 接线图 KY-20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十二、 主要特点1 开环调节。外接一个 DC 010V的电压信号进行可控硅输出电压调节。2 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焊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3 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4 和负载电源相对应,外接一个3W24V输出的同步电源变压器。(由负载电源决定该变压器的输入为220V或380V
29、。)注意:该变压器的接线有个相位的问题,不对时,需要将变压器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对调。5 移相范围0-175。6 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7 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8 外形尺寸:158mm82mm28mm。十三、 使用与调整4. 接线端子XT1的G1、K1、G2、K2为两只可控硅的触发信号,接线如图12 线端子XT2的“AV1”、“AV2” 端子接3W交流24V的供电电源,该电源也是触发可控硅的同步电源,因此要和负载用的电源为同一相,并且这两根线有个相位的问题,不对时,需要将其对调或将变压器的输入线对调。3 接线端子XT2的“DV+”、“DV-”接DC 010V的控制
30、电压信号。4 “D1+”、“D1-”外接发光二极管,为给定值调到最低(控制输入电压为零)时单片机截止输出的指示(意义同于板子上的D19);“D2+”、“D2-”外接发光二极管,为电源指示(意义同于板子上的D18)。5 板上电位器W做为控制信号输入时的输出零点调整,顺时针减小,逆时针增大。电位器出厂已调好。三、接线图 KY-21-10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十四、 主要特点1 开环调节。外接一个2.2K10K 的电位器进行电压调节。2 适用于感性负载(阻性亦可)。譬如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焊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3 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
31、变压器。4 移相范围0-170。5 触发脉冲形式:10KHz脉冲列。6 触发脉冲幅值:15V;触发电流:300mA。7 外形尺寸:108mm93mm35mm。十五、 使用与调整5. 端子XT1的G1、K1、G2、K2分别接两个可控硅的触发极和阴极。6. 端子XT2的R1、H、R2三个端子分别接电位器(2.2K10K)的三条引线。7. 端子XT2的S1、S2短接时可控硅输出截止。不用时不接线。8. 用于AC220V电压控制时在“0”、“220”端子接入AC220V电源;用于AC380V电压控制时在“0”、“380”端子接入AC380V电源。9. D12发光二极管为电源指示。四、 注意事项1 板上
32、的电源也是触发可控硅的同步电源,因此XT2的“0”、“220”、“380” 端子上的电源线要和负载用的电源一致,也就是负载用哪两相电源或哪一相电源,板子上就接那两相电源或那一相电源。并且“0”和“380”以及“0”和“220”端子不能随便接,也就是两线不能对调。如图1,“380”端子只能接A相,也就是接在有可控硅的那一相;“0”端子接B相,也就是接在没有可控硅的那一相。总之,电源线要严格按图1、图2接。2 XT1接线端子的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1、图2所表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3 图4示例,由于变压器输出
33、头尾问题,可能使输入输出相位差180致使触发不正常。此时只需将触发板上接的电源线(0、220)两线对调即可。4 可控硅都有微小的漏电流,不接负载时不触发可控硅输出也有电压。可控硅有维持电流问题,所以不接负载或负载太小时望往往不能正常触发可控硅。五、 接线图KY-21-2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十六、 主要特点1 KY-21-2是在KY-21-1的基础上加了个DC05V的电流反馈信号和过流保护继电器。A1端子接反馈信号正、A2端子接反馈信号负。J1、J2端子为继电器的常开触点;J2、J3为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板子的上侧(靠近电容C41)的电位器W3是调整过流保护电流设定值的。2 KY-21-1是KY-21的改进板: KY-21-1变换控制信号是通过改变“X”端子和不同端子“H1”、“”、“”、“”的接线来实现的,如此可方便地通过转换开关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的转换; 电位器调整时由原来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天津耀华嘉诚国际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三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北斗监控动态管理办法
- 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
- 保安制服收缴管理办法
- 北京招聘医疗管理办法
- 制程物料标识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元宇宙赋能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挑战
- 广州市艺术中学招聘教师考试真题2024
- 工业自动化设备保修及维修管理措施
- 期末作文预测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2030中国儿童鱼油行业销售动态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统编版五年级升六年级语文暑期衔接《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 小小理财家课件
- DB43-T 2622-2023 医疗导管标识管理规范
- 译林版一年级下册全册英语知识点梳理
- 案场物业制度管理制度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