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政治民主与民主化.ppt_第1页
第九章:政治民主与民主化.ppt_第2页
第九章:政治民主与民主化.ppt_第3页
第九章:政治民主与民主化.ppt_第4页
第九章:政治民主与民主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政治民主与民主化,一、世界政治民主历程,(一)古典民主(Classic Democracy)的含义:人民的统治或者参与型民主 1.古典民主的词源学意义:demos-kratia,意为:“人民的统治” 2.人民有时指全体公民,但是妇女、奴隶、未成年人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3.人民统治的最佳形式是:不以财产为限制而平等地直接行使最高权力 4.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自由而轮流作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公民应当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二)古典民主的典型代表,1.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雅典民主政体(公元前507-公元前321) 2.古罗马的共和制政体: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体(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4年)

2、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在公开场合的聚会(公元6世纪-公元10世纪) 4.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佛罗伦萨、威尼斯、帕都亚、米兰等(公元11-14世纪),(三)古典民主与共和政体,1.亚里士多德:民主意味着底层统治、平民统治或数量统治,而共和则意味着平民统治的同时还照顾到其它等级的利益。古希腊民主政体,实为共和政体即贵族与平民分享政权的政体 2.古罗马政体共和政体的含义意指人民的事业,即人民通过一致同意的法律而联结在一起 3.当代著名的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甚至认为,共和只不过民主的另一种表述而已 4.今天的民主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共和政体,意指各种人群分享政权的一种政治结构,(四)古典民主的

3、运行图示,公民,20岁以上的本邦成年男子,分属于10个部落,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法定人数6000,每年40次会议,500人议事会,30岁以上的公民,10将军委员会,法院,公民陪审团,50人委员会,为500人准备议案,任期1天的委员会主席,(五)对古典民主的两种意见,1.称道古典民主: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自由与平等的内在统一 (1)公民只有在城邦的直接民主共同体中才能过有意义的生活,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德性 (2)轮流执政使得公民不会因财产、容貌和能力的差异而妨碍参政 (3)城邦的直接民主体现了秩序(权威)与自由的内在统一,且最能实现自由 (4)城邦的直接民主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治,从

4、而区别于野蛮人的暴力统治,2.批评古典民主:柏拉图,(1)政治是一种领袖的智慧和艺术,但民主的平等原则却使智慧边际化,蜕化为纯粹的数量统治 (2)以自由和平等来维持秩序会导致欲望和野心的放纵,从而出现大量的争端和冲突 (3)这种争端和冲突的结果是,一个新的暴君出现 (4)解决这一困境的理想出路在于,由哲学王进行公正的统治;现实出路在于,实行法治而不论最高统治者的人数多寡,3.现代人对于古典民主的批判,1.古典民主排除了大多数人的参与,实际上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制,少数人的自由是以大多数人受奴役为代价的。 2.古典民主是一种父权制民主,排除了妇女的参与和家庭正义,男性的自由以女性的不自由为代价。

5、 3.古典民主只是一种小邦民主,对于大规模的现代民族国家来说,根本无法套用古典民主。,二、现代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现代民主理论的解释框架 1. 【意】马西利乌斯所开创的人民主权论 (1)共同体的最高原则是共同利益和正义 (2)自由的实现依赖于全体人民的同意和以法律强制为基础的权威 (3)全体人民在品德上和智慧上都要优于任何一个次级群体或个人 (4)所有政治权力的唯一合法来源是人民的同意,2.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理论,(1)自由与个性的发挥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任何一种政体都应该促进人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 (2)专制政体的权力不受约束,易于奴役和压制人民的自由和个性,且要求人民被动地服从 (3)直

6、接民主难以适用于大型国家,因为政府的活动是需要智慧和高度技能的 (4)理想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人民掌握最终的控制权,但是人民并不直接行使权力,而是通过定期选出的代表来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代表的三项基本职责:“代议+代监+代办”,(1)人民的概念模糊不清:人民的统治,甚至多数人的统治,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君主、贵族甚至残暴的统治者在不少地方反到获得了人民的狂热支持;作为整体的人民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因而也不可能委托其权利 (2)共同的意志或人民的意志其实并不存在:阶级社会的人们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普通公民毫无政治兴趣,根本谈不上去形成共同意志 (3)民主其实只是一种精英群体竞争领导权的制度安排

7、,人民不过是只能表示同意的被统治 柏拉图、马基雅弗利、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韦伯等人,3.熊彼特等人的精英民主理论,4.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1)“寡头统治铁律”认为:“正是组织使当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者的统治地位。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 (2)寡头统治是任何试图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有着良好愿望的人们无法改变的“铁律”,任何一个社会和政党等“组织化”的权力均难逃走向寡头统治的命运。 (3)虽然对大众民主的政治参与持悲观论调,但是寡头统治铁律对于分析官僚政治、组织行为、政党以及代议民主制的主导框架都保持了冷

8、峻的观察和缜密的思索。,(二)现代民主的理想与现实罗伯特达尔,1.理想的民主 (1)有效的参与 (2)投票的平等 (3)充分的知情 (4)议程的控制 (5)成年人的公民资格 在这五项标准中,前三项标准所需的民主过程永远都没有结束的一天。只要人们愿意,国家的各项政策随时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愿进行修改;理想的民主意味着成员平等权利的充分实现,2.现实的民主:代议民主政府的制度安排,(1)选举产生的官员:宪法规定,公民选举产生的官员,具有对政府政策制定的支配权 (2)自由、公正和定期的选举:上述官员都是在定期的、公正的、强制极为罕见的选举中选举出来的 (3)表达意见的自由:对范围广泛的政治事务,无论是官

9、员、政府、体制、社会经济秩序,还是主流意识形态,都享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而不必担心受到任何严厉的惩罚,(4)接触多种信息来源:公民有权利从各种途径寻找替代的、独立的信息来源;必须存在不受政府和强势集团控制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 (5)社团的自治:公民有权结成相对独立的社团和组织,包括独立的政治党派和利益团体,以便有效实现自己的各种权利 (6)包容广泛的公民身份:每一个在这种国家永久居住并遵守法律的成年人,都应该拥有与他人同等的权利,(三)需要民主的理由与条件,1.内在需要:人人都期望对自己的命运有发言权 (1)体现政治之善:在民主的制度之下,人们能够在公共生活之中过有意义

10、的生活,展现自己的德性与潜能 (2)自治和公民能力的培养: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决定在公共生活中的生活方式;防止某人将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他人 (3)自由与平等原则的扩展:民主能够体现大多数宗教和伦理准则所要求的平等原则,2.外在需求:民主的十大好处,(1)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 (2)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权利 (3)可以保证公民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 (4)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 (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为个人提供自我决定的自由,即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的自由 (6)只有民主政府才能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最大的机会 (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8)只有民主政府才能造

11、就更高的政治平等 (9)现代代议民主的国家之间没有战事 (10)拥有民主制度的国家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3.有利于民主的条件,(1)基础条件: 军队和警察控制在由选举产生的官员手 中 民主的信念和政治文化 不存在强大的敌视民主的外部势力 (2)一般条件: 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 弱小的亚文化或文化冲突程度较低,三、现代世界的民主化历程,(一)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数量的比较 来源:达尔:论民主,(二)二十世纪的民主化浪潮,来源:享廷顿:第三波,国家数量只包括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三)民主化浪潮与回潮,(四)民主化历程中的关键事件,1.1828-1926:美国、瑞士、英国、法国、爱尔兰、冰岛等国先

12、后扩展了选举权,确立了秘密投票原则,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2.1922-1942:意大利、德国、希腊、西班牙、巴西、乌拉圭等国先后进入极权或威权国家 3.1943-1962:西德、意大利、奥地利、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希腊等国进入或回到民主国家行列 4.1958-1975:秘鲁、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厄瓜多尔、巴基斯坦、韩国、印尼、菲律宾、希腊和圭耳其等国纷纷进入军人统治或其他权威统治形式 5.1974- :葡萄牙、西班牙、拉美、非洲、东亚和东南欧一些国家结束了一党统治或军人统治而转型为民主国家,(五)民主化的基本路径,1.民主化的起点 从君主专制政体到民主政体:阶级冲突 从极

13、权政体到民主政体:外来压力 从威权政体到民主政体:一党制、军人政权、个人独裁、种族寡头,2.民主化的基本路径,威权制与民主制(authority and democracy) (1)轮回型:a-d-a-d-a-d (2)二次尝试型:A-d-a-D (3)间隔民主型:A-D-a-D (4)直接过渡型:A-D (5)非殖民地化型:D/a-D 小写字母为不稳定的民主与威权制;大写字母为稳定的民主与威权制,3.民主转型的过程与巩固,(1)转型的类型 改革派在反对派的压力下主动变革 反对力量推翻现政权而建立民主制 现存政府与反对派联合行动而建立起新的民主制度 (2)基本的过程 保守派、改革派与反对派之间

14、的力量组合与竞争 新制度的设计(以选举制度和政府制度为核心) 新政府的组成与运作 (3)民主制度的巩固 反对党的第二次上台执政(政党的“二次轮替”) 政治制度的稳定与有序运作 公民社会的成长与自主,(四)现代民主的困境与批评,1.现代民主的内在矛盾 (1)同意与效率(合法性与效率) (2)代表性与治国能力(权力分散与集中) (3)冲突与认同(民主蕴含着分歧,但同时又要求同意) 2.现代民主的外在矛盾 (1)合法性压力与技术统治 (2)国内民主与国际冲突 (3)精英民主与大众疏离 (4)选举民主与多数民主的缺陷,蓝-民主+反对党 绿-政府宣称的民主+无反对党 红-政府不宣称民主制度,(四)现代民主的修补与替代?,1.多数民主与共识民主的混合 2.公民的创制、复决与罢免 3.社区民主与基层自治(Community Democracy) 4.电子民主(Tele-democracy) 5.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6.全球民主(Globe Democracy)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