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ppt_第1页
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ppt_第2页
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ppt_第3页
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ppt_第4页
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一、建筑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对象,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对象,而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对象。 社会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属性,由它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时代性,以及艺术特征诸方面反映出来。,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属性(特征)。建筑提供着各个民族的这些方面(宗教形态、伦理形态、观念形态)的需要。 例如在欧洲,自中世纪开始而出现的东西两大教派(东欧的东正教,西欧为天主教)反映在他们的教堂建筑上就显示出两种明显不同的形态。,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2)在一个民族之中,建筑

2、形态却也不完全一样,像我国的汉族建筑,不同地域有不同形式的建筑。 例如:民居:北京民居、浙江民居、四川民居等等 思考一下原因?,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2)凡是一个民族中的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越多,那么这个民族中的建筑的地方特征越明显。 看幻灯片,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二)建筑的地域性的差别原因:可以归纳为2个方面。 客观的因素大体有:气候、地貌、生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 主观的因素大体有:社会的结构形态和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以及与相邻 地区的交往程度。(与客观的交通便利,距离远近等因素有关),第三讲

3、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1)气候条件 2)地貌 地貌是指地面的形态,如地形的高低,土质的软硬,地面面积的大小等等。 3)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性,同时也指许多生物体共存与一个区域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 4)自然资源问题,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性差异还包括许多人的主观因素: 在古代地区与地区的交往不太多,在自然环境条件有差异的基础上,也包含了因为人的(主观的)差异所形成的建筑形式上的差异。 例如: 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杭州的西湖 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无锡的寄畅园 承德的避暑山庄-“烟波致爽、云山胜地、月色江声

4、、金莲映日”江南文化的名字,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有的建筑的人文因素是历史所造成的。 例如福建的“客家”住宅,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三)建筑的地域性多出自自然的因素,建筑的民族性多指社会的因素。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形态,满足着诸民族各自的活动要求,同时它又作为一种形象,表现着诸民族。 民族对建筑的关系和影响,要比地域对建筑的关系或影响高一个层次。 1)民族的宗教特征 2)伦理特征,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1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三)建筑的地域性多出自自然的因素,建筑的民族性多指社会的因素。 1)民族的宗教特征:中国的

5、佛教建筑与印度的佛教建筑 2)伦理特征:色彩: 礼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主”。意思:建筑中的柱子颜色是分等级的,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只有皇帝用的房子,其柱子才能用红色,诸侯则用黑色的柱子,大夫(一般官职)只能用蓝色,士最低级,只得用黄色。,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2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三)建筑的民族和地域属性,指的是建筑的空间上的属性;建筑的时间上的属性,则是历史和时代属性。如此两个属性,构成建筑的社会科学性特征。 建筑的历史性,既偏重于过去,又偏重于人文科学;建筑的时代性,既偏重于现在和未来,又偏重于技术科学。 我国住宅类型三种的不同:古代四合院,近代大城

6、市的里弄住宅,现代公寓。 古建筑与新建筑的协调问题。,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2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三) 每种结构形式,每种材料,在“时代”的面前如果要站住脚,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1.它能适应于当代的社会和个人的空间需求 2.它在坚固性和维修方面要由于原来的形式 3.它在统筹的经济性上要由于过去的,即建筑的成本和利用率方面合起来看,要优于过去 。 这种时代性也是当代建筑的一个根本特征。,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3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一)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强烈地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 建筑作为文化来说,有它的两个独特的性质而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门类。 1)建筑既是一种

7、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 2)建筑既表达着自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整地反射出人类文化史。,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3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一)建筑作为文化,它的作用还包含着对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建筑作为文化,他对人的心理反射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 1)人和社会的崇高性 2)科学和文化的召唤性 3)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 而建筑的这种文化“功能”,它的表现形式既为建筑艺术。,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3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二)建筑是一个实用的对象,又是一个艺术的对象。 建筑形象是把艺术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看待的,因为它的最终目的不是艺术本身的欣赏、审美,而是其他目的,如社会伦理、宗教、习俗、以及其他诸实用上的要求。 萧何:“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家也”。,第三讲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3-3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二)建筑是一个实用的对象,又是一个艺术的对象。 真正的建筑之艺术性是以建筑的美为其目的的。 所谓美,就是使人引起审美心理上的愉悦,它并不为了其他的目的或功利。 建筑艺术不是一种纯艺术,建筑必然是有非艺术的目的,即“外在”的目的,建筑艺术的逻辑位置是交叉的关系。,第三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