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三).ppt_第1页
茶文化(三).ppt_第2页
茶文化(三).ppt_第3页
茶文化(三).ppt_第4页
茶文化(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文化各种茶艺介绍,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茶艺的源起,乌龙茶茶艺,潮州工夫茶是我国乌龙茶艺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属散条形茶瀹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潮州工夫茶用具: 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为好。 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 (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 精炉)、赏茶盘、茶船等。,1. 鉴赏香茗:用茶则从茶罐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鉴赏干茶。 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3. 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4. 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5.春风拂面(刮顶淋眉):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

3、。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鉴赏香茗,孟臣淋霖,悬壶高冲,春风拂面,6. 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7. 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8. 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9. 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10. 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11. 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

4、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熏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12. 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13. 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14. 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15. 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16. 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17. 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18. 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

5、香”之美称。 19. 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绿茶茶艺,选具: 大凡高档细嫩名绿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 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在于欣赏茶趣,而在于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泡茶时,对名优绿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两种方法冲泡。 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苍山雪绿等等,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

6、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绿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先置茶后冲水了。 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真味。另外,绿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我们以西湖龙井茶茶艺为例:表演用具:优质龙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壶、清水罐、水勺、赏泉杯、赏茶盘、茶匙、干净的硬币等。,1. 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2. 再

7、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为杭州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流量为43.286.4立方米/日。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静心备具 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冲泡龙井茶更是如此。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悉心置茶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茶与水的比例

8、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双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现将茶叶用茶则从茶仓中轻轻取出,每杯用茶23克左右。置茶要心态平静,茶叶勿掉落在杯外。敬茶惜茶,是茶人应有的修养。 温润茶芽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悬壶高冲 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

9、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 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 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甘露敬宾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 茶人所遵从的茶训。将自己精心泡 制的清茶与新朋老友共赏,别是一 番欢愉。让我们共同领略这大自然 赐与的绿色精英。,8. 辨香识韵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龙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一旗一枪,交错相映,上下沉浮。通常采摘茶叶时,只采嫩芽称“莲心”;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则称为“旗枪”;一芽两叶,叶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称“雀舌”。闻其香,则是香气清新醇厚,无浓烈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

10、感觉。 9. 再悟茶语 绿茶大多冲泡三次,以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因此,当客人杯中的茶水见少时,要及时为客人添注热水。龙井茶初品时会感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之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品赏龙井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透过玻璃杯,看着上下沉浮的茸毫,看着碧绿的清汤,看着娇嫩的茶芽,龙井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红茶茶艺,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

11、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1.“宝光”初现 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 2.清泉初沸 热水壶中用来冲泡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 ,仿佛“蟹眼”已生。 3.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4.“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 红茶被誉为“王子茶”。 5.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刚 才初沸的水,此时已是“蟹眼已过鱼眼生”,正好用于冲泡。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

12、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6.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7.喜闻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工夫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浓郁高长,又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 8.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9.品味鲜爽 闻香观色后即可缓啜品饮。祁门工夫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与红碎茶浓强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10.再赏余韵 一泡之后

13、,可再冲泡第二泡茶。 11.三品得趣 红茶通常可冲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 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12.收杯谢客 红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调饮。祁门工夫红茶同样适于调饮。然清饮更难领略祁门工夫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黄茶、白茶茶艺,白茶的制法特殊,采摘白毫密披的茶芽,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使茶芽自然缓慢地变化,形成白茶的独特品质风格。黄茶中的黄芽茶(另有黄小茶、黄大茶),完全用春天萌发出的芽头制成,外形壮实笔直,色泽金黄光

14、亮,极度富个性。因而黄茶、白茶的冲泡是富含观赏性的过程。,白茶冲泡法以冲泡白毫银针为例。为便于观赏,茶具通常以无色无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为好,这样可使品茶从各个角度,欣赏到杯中茶的形和色,以及它们的变幻姿色。先赏茶,欣赏干茶的形与色。白毫银针外形似银针落盘,如松针铺地。将2克茶置于玻璃杯中,冲入70度的开水少许,浸润10秒钟左右,随即用高冲法,同一方向冲入开水。静置3分钟后,即可饮用。白茶因未经揉捻,茶汁很难浸出,汤色和滋味均较清淡。,黄茶冲泡法,以君山银针冲泡为例。先赏茶,洁具,并擦干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竖立率。置3克,将70度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茶杯,至二分之一处,使茶芽湿透。

15、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杯满为止。为使茶芽均匀吸水,加速下沉,这时可加盖,经5分钟后,去掉盖。在水和热的作用下,茶姿的形态,茶芽的沉浮,气泡的发生等,都是其他茶冲泡时罕见的,只见茶芽在杯中上下浮动,最终个个林立,人称“三起三落”,这是君山银针的特有氛围。,普洱茶茶艺,投茶量: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

16、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冲泡时间的掌握: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洗茶: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 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 用的,储藏较久。“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