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ppt_第1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ppt_第2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ppt_第3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ppt_第4页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九 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浙江省台州中学徐静霞,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指的是哪些力量?,教材P159:课前提示,(一)欧洲一体化,1、背景 (1)原因: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本),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

2、形成的基本过程。,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摘自课本(人教版),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砝码。阿登纳回忆录,(一)欧洲一体化,1、背景 (1)原因:

3、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本) (2)目的:为了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使欧洲国家之间避免战争。,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联邦德国的经济很快得以复兴。与德国相邻的法国日益感到来自德国的新威胁。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使法国迫切希望寻找到一种联合,以消除对德国的恐惧。,(一)欧洲一体化,1、背景 (1)原因: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本) (2)目的:为了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使欧洲国家之间避免战争。 (3)条件: A、历史: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梦想,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当1718世纪的康德、卢梭等提议

4、成立“欧洲联盟”或“欧洲合众国”时,欧洲各大国几乎都是由王朝统治的。当时的欧洲似乎离统一并不遥远,因为各王朝之间联姻众多,关系密切,各国君主可随意支配领土和人口。可是,由于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即使有统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内容。德尼兹、阿尔德伯特等著欧洲史,“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 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19世纪),(3)条件: A、历史: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梦想 B、经济(恢复、差异不大、联系紧密) C、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 D、文化:传统、文化、宗教、意识形 态相

5、似,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在欧洲文明的共同背景下,欧洲确实存在着统一的根本因素。这种因素有着共同的、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和犹太基督教的背景。他们在同异族文化接触后,既显示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又表现出了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意)玛丽娅格拉齐娅梅吉奥妮著欧洲统一,贤哲之梦,戴高乐曾有这样的理想:“首先,经济的欧洲;其次,政治的欧洲;然后,欧洲人的欧洲;最后,友爱的欧洲。”,1951年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签订;1952年生效。 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1958年生效。 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签订,1967年生效。,(一)欧洲一体化,1、背景 2、形成过程 (1)20世纪五

6、六十年代:经济一体化 A、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时间、总部、背景、作用),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根据法国提出的“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名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因舒曼计划而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把战后开始的西欧联合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使得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舒曼计划从此被誉为“欧洲的出生证”。,欧洲联合为什么首先从煤钢联营开始?,煤钢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为了避免战争,解决德法的矛盾。,法国为什么提出这个计划?,由于冷战的加剧,法国

7、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超越国界,把两国的煤钢合并在一起,一方面既可以剥夺德国在煤钢领域的特权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法国消除战争的威胁。此外,这两个部门又最易联合,法德两国的工业垄断资本早已在这两个部门互相渗透了。而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因此法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对德国的压抑政策,提出一个合作政策来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避免过去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一项计划,希望联合经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

8、对之进行管理。 根据材料概括法国倡议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原因。,该计划一经公布,就立即得到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的支持,德国人认为煤钢的联营将使“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一)欧洲一体化,1、背景 2、形成过程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一体化 A、欧洲煤钢联营 (时间、总部、作用) B、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成立(目标、性质),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制订对非成员国的统一的商业政策,协调农业等政策,消除政府的和私人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保证劳动力、资本等的流通

9、。至1968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半实现6国之间工业产品的自由流通并且取消了关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为鼓励核工业的增长和发展以及保证燃料供应安全和核电厂安全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法律框架。它覆盖了共同体内所有的民用核活动,目的是提供一个核材料共同市场,确保核燃料的供应,并且保证核材料不会被转用于其他目的。,英国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为什么? (1)开始为什么不加入? (2)后来为什么加入?,性质: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 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 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经济实体),戴高乐:“英国有朝一日将加入共同市场,但毫无疑问那时我将不在位了。”,20世纪60

10、年代,麦克米伦首相跟戴高乐推心置腹地说:“请相信我!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大英帝国光荣孤立时代的英国了。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亲爱的朋友!我们三个人可以一起干:您、我和(西德总理)阿登纳。”,欧共体形成有何影响?,(一)欧洲一体化,1、背景,2、形成过程 (1)欧共体形成 (2)政治一体化 (19591973197580年代),3、特点(发展的趋势),(1)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4、欧洲一体化的影响,(1)对西欧: A、促

11、进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B、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 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对世界: 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美国霸权地 位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调整对欧政策,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教材P163: 材料题,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变化:世纪金榜P73,(一)欧洲一体化 (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原因:(内因、外因),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2、,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

13、快产业的更新换代,材料四 据统计,3年战争期间,日本直接向战场美军提供的“特需订货”达13亿美元;在侵朝战争期间,日本电力的70%,煤炭的80%,船舶和陆地交通的90%的上部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军服务。日本成为美国的“兵工厂”。“军需订货”的源源而来,为日本经济注入了起死回生的“强心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军事订货; 美国的扶植。,材料五 美国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保留日本的军工工业及其生产能力,签订日美安保协定,协同防御。,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

14、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B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 C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 D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一)欧洲一体化 (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原因:(内因、外因),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思考:二战后,日本与西德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B,(一)欧洲一体化 (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原因:(内因、外因) 2、表现:,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日本经济的恢复(19451955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561973年),日本经济的顶

15、峰(80年代),(4)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及泡沫经济 破灭后持续低迷(80年代末90年代),3、影响: (1)政治、外交,“政治大国”战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是中曾根康弘在19821987年任首相期间提出并确立的。 就是日本要从经济大国发展到“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依仗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并辅以军事力量,争取成为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一极。,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一)欧洲一体化 (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1、原因:(内因、外因) 2、表现:,课程指导意见: 简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3、影响 (1)日本政治、外交: (2)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16、(3)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 立局面,冲击两极格局, 推动了世界多 极化趋势。 (4)日美关系既是联盟又有摩擦.,二战后美日关系的变化:世纪金榜P73,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国际经济、政治地位提高,发挥的 作用越来越大,(三)

17、新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及国际舞台上 的重大作用,1、过程,2、影响,(1)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71976),(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课程指导意见: 了解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大作用。,据教材P161知识链接概念提示,说明新中国综合国力增长的表现,1、据此,你怎样看待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3分) 2、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历史性变化”相关的三个外交方面的史实。(3分) 、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国际背景、国内条件分别有哪些?(5分),看法: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

18、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中国明确承诺,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 截至2009年2月底,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21人次。目前,我军共有1949名官兵在联合国的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外交史实: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l955年在万隆会议

19、上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l979年中美建交;) 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国内: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不断增强);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或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课程指导意见: 知道第一次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了解不

20、结盟运动的作用。,新华网消息:为期2天的纪念不结盟运动50周年峰会于2011年9月5日在贝尔格莱德开幕,106个不结盟运动国家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会议。大会由不结盟运动主席国埃及外长穆罕默德阿姆鲁主持,塞尔维亚外长武克 耶雷米奇致开幕词,塞总统塔迪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大会致贺词。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20个成员,主要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该运动观察员国。,中国为什么不加入不结盟运动?,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就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必须具备不参加大国军事

21、同盟等条件,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早在1950年就与苏联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在 1961年7月11日,中国和朝鲜也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有效期20年。该条约在双方没有主动要求终止的情况下自动续签,现在有效期至2021年,条约中第二条规定:“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实际上就使该条约变成了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同盟条约,这显然上违背了加入不结盟运动的要求。,(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面临反帝、反殖、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任务; (2)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动荡,他们不愿 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3)亚非会议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