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1页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2页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3页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4页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美、法、德四国在近代确立了怎样的政体?(连线),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半专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第17课,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 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皇族内阁”的形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宋教仁为民主宪政而死。 2、能力与方法 阅读史料,归纳各种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主线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中华民

2、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 学会历史的观察,从清末民国初期的宪政实践发现近代政体的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有宪法比没有宪法进步;但有宪法未必有宪政;依法治国,才能建设法治国家,推动政治文明。 宋教仁为宪政流血事迹感人,但说明中国民主宪政道路曲折;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当代有志青年还要有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宪政 教学难点 比较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的不同。,问题1: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何在?并由此提出了什么主张?结果如何?,原因:“技不如人”,主张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军

3、事技术,风土人情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未实践,有人说:林、魏二人对西方的认识肤浅,学习的只是皮毛,而且没有付诸实践,不值一提。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不同意,揭开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想一想,(1)西方政体有三种:君主政体、民主政体、君民共主政体。 (2)实行君民共主政体。因为他们仍然认为君主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但中国已经遭到西方的威胁,应该取西方之长,解救危机。,郑观应等人是怎样理解西方政治体制的?他们认为哪种政体适合中国?为什么?,从地主阶级抵抗派到 早期维新派中国向西方 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 变化?,物质

4、文明,政治制度,启蒙,探 究,维新派前后两种主张有什么不同?维新派最终有没有实现自己的主张?,前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后者政治主张有所缓和,不再提这些内容,转而主张尊崇君权,以君权变法。,没有!,这是政治上的倒退吗?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是! 为了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想一想,问题1:清政府的宪政过程是怎样的?,1905年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 “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 “皇族内阁”,清政府的宪政举措,问题2、清政府实行宪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利用宪法维护君主专制,骗局,民国初期宪政努力,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

5、”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 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问题1、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维护中国的何种政体?,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结果,(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 中华

6、民国约法,使总统权力无限扩大 (2)段琪瑞统治时期:恢复孙中山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2、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由大总统统帅陆海军,制定官制,任免官员,宣布开战媾和总之,总统的权力无限扩大,“事实上无异于独裁者”,共和国徒具虚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 有何不同?,主权在民; 以三权分立为原则; 实行内阁制,建立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制,无限扩大了总统的权力,以宪政为外衣,恢复独裁统治,为独裁提供法律依据,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袁世凯曾对他的谋士杨度说:“孙中山襟怀豁达,是容易相处的,天真的黄克强(黄兴)也好

7、对付,顶难驾驭的,只有一个宋教仁以暴动手段来抢夺政权我到不怕;以合法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的多了。”,成功,失败,权力制衡,责任内阁制,组阁,监督,地主阶级,物质文明,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君民共主制”,维新派,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封建君主专制,抵抗派,资产阶级,清政府,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知识提升: 中国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和西方的政体变化的原因一样吗?,中国政体的变化是因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民族危亡之时。 西方国家政体的变化是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观意志的反映),(客观生产力的要求),1、阅读本课材料,写出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基本历程。,2、编写19111923年中国立法大事记。,课堂巩固,1、阅读本课材料,写出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基本历程。,封建君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