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_第1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_第2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_第3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_第4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第1章 计算机组装简介及现代微机展示1简介2新一代的酷睿I3/I5/I7介绍第2章 中央处理器 2.1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下面主要以Intel公司的80x86系列为例,介绍一下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1. 第1代微处理器2. 第2代微处理器 图2-2所示是i80286的外观。3. 第3代微处理器 除Intel公司生产386芯片外,还有AMD、Cyrix、IBM、Ti等公司也生产386芯片,如图2-3所示。4. 第4代微处理器 486 CPU,如图2-4所示。 5. 第5代微处理器 Pentium CPU的外观,如图2-5所示。 与Pentium属于同一级别的CPU还有AMD K

2、5、Cyrix 6x86,6. 第6代微处理器 1995年11月Intel公司推出了新一代32位微处理器Pentium Pro,即P6,如图2-8所示。 Pentium MMX CPU的外观,如图2-9所示。与Pentium MMX属于同一级别的CPU有AMD K6、Cyrix 6x86 MX、Cyrix Media GX,如图2-10、图2-11、图2-12所示。7. 新一代的酷睿I3/I5/I7介绍2.2 CPU的分类 2.2 CPU的分类CPU有多种分类方法。1. 按生产CPU的厂家来分2. 按CPU的档次分3. 按CPU的接口分4. 按照标称频率分2.3 主流CPU介绍2.3.1 In

3、tel系列CPU1. Pentium Pentium 采用FC-PGA封装,Socket 370接口,时钟频率有667MHz、733MHz、800MHz、933MHz、1GHz等,其外观如图2-21所示。 Celeron II采用FC-PGA封装,Socket 370接口,时钟频率有600MHz、800MHz等,其外观如图2-22所示。 Intel的Celeron II-T,如图2-23所示。2.3 主流CPU介绍2.3.1 Intel系列CPU2.3.2 AMD系列CPU 2.3.2 AMD系列CPU1. Athlon Athlon(速龙、雷鸟)采用462针的Socket A架构,如图2-2

4、6所示。2. DuronDuron(钻龙、毒龙)是AMD推出的低端处理器产品,如图2-27所示。2.3.3 VIA系列CPU 2.4 CPU的接口标准2.4.1 Socket插座2.4.1 Socket插座1. Socket 7插座 5. Socket 478插座 2.4.2 Slot插槽1. Slot 1插槽2.4.2 Slot插槽2.5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CPU的选购2.5.1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2.5.2 CPU的选购2.6 CPU风扇2.5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CPU的选购2.5.1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2.6 CPU风扇2.6.1 CPU风扇的分类2.6.2 CPU风扇的性能

5、参数 1) 风扇功率2.6.1 CPU风扇的分类2.6.2 CPU风扇的性能参数 2.7 CPU的安装及拆卸方法2.8 习题 2.8 习题 1. 掌握CPU的型号及安装方法,了解CPU与主板的匹配情况。 2. 上网查看CPU信息。 Intel CPU(网址:) AMD CPU(网址:) VIA CPU(网址:.tw) 3. 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CPU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第3章 主 板 3.1 主板的组成3.1.1 主板的作用3.1.2 CPU插座 3.1.3 控制芯片组 3.1.4 内存插槽 3.1.5 总线扩

6、展槽 3.1.6 AGP接口插槽 3.1.7 AMR、CNR和ACR插槽 3.1.8 BIOS ROM芯片 3.1.9 CMOS RAM芯片 3.1.10 电池 3.1.11 电源插座 3.1.12 IDE接口插座 3.1.13 软盘驱动器接口插座 3.1.14 板载声卡 3.1.15 板载网卡和调制解调器 3.1.16 跳线开关 3.1.17 I/O控制和监控芯片 3.1.18 外置I/O接口 3.1.19 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钮插针 3.2 主板的分类3.2.1 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类3.2.2 按主板结构分类 3.2.3 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类 3.2.4 按是否为整合主板分类 3.2

7、.5 按生产主板的厂家分类 3.3 主板的选购 .3.4 主板的安装及拆卸方法 3.5 习题 3.2 主板的分类3.2.1 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类3.2.2 按主板结构分类 3.2.3 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类3.2.4 按是否为整合主板分类 3.2.5 按生产主板的厂家分类 3.3 主板的选购1. 芯片组结构2. 主板的工艺水准3. 主板产品的售后服务4. 主板的技术特色5. 整合主板的选购3.5 习题 1. 了解CPU与主板的匹配情况。 2. 对照学校的微机,学会读主板说明书,并能根据说明书进行主板设置,掌握主板的跳线方法。 3. 掌握主板的固定方法和各种卡插件连接的方法。 4. 上网查询有

8、关主板芯片组的信息。 Intel芯片组/ AMD芯片组/ VIA芯片组/ SiS芯片组/ ALi芯片组.tw/第4章 内 存 4.1 内存的分类4.1 内存的分类4.1.1 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 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和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4.1.2 按内存的外观分类1. 双列直插内存芯片2. 内存条(内存模块

9、)30线内存条用在386微机上,常见容量有256KB、1MB和4MB,30线内存条提供8b有效数据位,如图4-4所示。72线内存条用在486、586微机上,常见容量有4MB、8MB、16MB和32MB,提供32b的有效数据位,如图4-5所示。 168线内存条用在Pentium /级别的微机上,称作SDRAM,常见容量有32MB、64MB、128MB和256MB,提供64b有效数据位,如图4-6所示。184线内存条用在Pentium 4级别的微机上,DDR SDRAM和RDRAM都有184个接触点,常见容量有128MB和256MB。DDR SDRAM,提供64b有效数据位,如图4-7所示。RDR

10、AM,提供16b有效数据位,如图4-8所示。4.1.1 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4.1.2 按内存的外观分类 4.1.3 按内存的不同标准分类 4.1.3 按内存的不同标准分类 4.2 内存的单位4.3 内存条的类型、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4.3.1 内存条的类型1. FPM(Fast Page Mode RAM,快速页面模式随机存取存储器)2. EDO(Extended Data Out RAM,扩展数据输出随机存取存储器)3. 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4. DDR(Double Data Rage RAM,双数据率RAM)5. RDRAM(Rambus

11、 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4.2 内存的单位 4.3 内存条的类型、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4.3.1 内存条的类型 4.3.2 内存条的结构 4.3.3 内存条的主要性能指标 4.4 内存条的选购、安装及拆卸方法4.4.1 内存条的选购4.4.2 内存条的安装及拆卸方法 4.5 习题 4.5 习题 1. 掌握内存条的型号及安装方法。 2. 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内存条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 太平洋电脑网 中华网硬件广场/zh_cn/hardware

12、/index.html 胜创科技内存条/ 金士顿内存条/china/第5章 显 示 卡 5.1 显示卡的分类 5.1.1 按显示卡的接口标准 根据显示卡的接口标准,PC机的显卡一共经历了四代:MDA、CGA、EGA、VGA/SVGA。5.1.2 按图形功能5.1.3 按显示卡与PC的总线接口 显示卡要插在主板上才能与主板互相交换数据。与主板连接的接口主要经历了ISA、EISA、VESA、PCI、AGP等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显示卡几乎都是AGP 4,如图5-2所示。5.1.4 按显示芯片 就像主板控制芯片组代表主板

13、的档次和性能一样,显示芯片决定显示卡的性能和档次。目前主流芯片主要有三家:nVIDIA、ATI、Matrox。其中nVIDIA、ATI最具实力。 部分显示芯片如图5-3所示。 5.1.5 按是否为整合芯片 5.1.6 按显示卡的应用领域 5.2 显示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5.2.1 显示卡的基本结构 5.2.2 显示卡的工作原理 5.2.3 显示卡的三项重要指标 5.2.3 显示卡的三项重要指标 衡量显示卡的指标有多个,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有下面三个:1. 刷新频率 2. 最大分辨率 3. 色深5.3 三维图形的三大接口(Direct3D、OpenGL、Heidi)5.4 显示卡的选购及

14、安装方法5.4.1 显示卡的选购5.4.2 显示卡的安装5.5 习题1. 掌握显示卡的硬件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2. 熟练掌握显示卡与显示器的连接方法。 3. 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显示卡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 nVIDIA显示芯片/ 丽台显示卡/ 艾尔莎显示卡http:/www.elsa.de/international/asia/c_index.htm 捷锐资讯坚鸟显示卡/ 4. 在Windows 98中练习安装图形接口

15、程序,如DirectX。并比较安装前、后运行三维游戏的效果。第6章 显 示 器 从制造显示器的器件或工作原理来分,显示器有多种类型,目前市场上的显示器产品主要有两类:一为CRT(Cathode Ray Tube Display,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二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常见CRT和LCD显示器的外观,如图6-1所示。6.1 CRT显示器6.1.1 CRT显示器的分类1. 按大小分类 2. 按调控方式分类3. 按显像管的种类分类 4. 按用途分类6.1.2 CRT显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类型 1. CRT显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显像管的类型 (1

16、) 荫罩式显像管 如图6-3所示。 (2) 荫栅式显像管 荫栅式显像管的技术特点就是将荧光粉安排成跨越整个显示器屏幕的竖条状,将荫罩改为条状荫栅,6.1.3 CRT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1. 显像管 (1) 球面管 (2) 平面直角管 (3) 柱面管 (4) 纯平显像管2. 显像管的大小与可视尺寸3. 点距 4. 最大分辨率5. 最佳分辨率(建议分辨率、推荐分辨率)6. 刷新频率 (1) 垂直刷新率 (2) 水平刷新率8. 扫描方式 9. 控制方式 (1) 模拟调节方式 (2) 数控调节方式 (3) OSD调节方式 10. 显示器的辐射标准11. 显示器的涂层6.2 LCD显示器6.2.1

17、LCD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6.2.1 LCD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1. LCD的分类 液晶显示器上液晶板的制造技术主要有两类:无源矩阵DSTN(dual-scan twisted nematic,双扫描交错液晶显示)和有源矩阵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显示)。2. LCD的基本原理 液晶显示器有几层构造,它们依次是:垂直线性偏光器、玻璃薄片、透明X电极、校准层、液态晶体流、校准层、透明Y电极、玻璃薄片及水平线性偏光器,如图6-9所示6.2.2 彩色LCD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1. 点距和可视面积2. 分辨率(最大分辨率、最佳分辨率)3. 亮度和对比度4. 响应

18、时间5. 可视角度6. 最大显示色彩数7. 刷新频率8. 坏点9. 输入接口6.3 显示器的选购、安装和设置6.3.1 显示器的选购1. 选择CRT还是LCD2. CRT显示器的选购 (1) 根据用途选择 (2) 根据品牌选择 (3) 根据显像管选择 (4) 根据性能选择3. LCD显示器的选购6.3.1 显示器的选购6.3.2 显示器的安装 6.3.3 设置显示器1. 显示器的调控项目2. 设置显示器的方法6.4 习题 1. 熟练掌握显示器的连接方法。 2. 了解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技术指标。 3. 掌握CRT显示器的设置方法(包括用测试软件)。 4. 调查市场,索取有关显示器的技术资

19、料。上网查询显示器信息。 三星显示器(/monitor/) 优派显示器(/) 美格MAG显示器/ 华旗资讯爱国者显示器(/) 明基显示器/ 七喜电脑/ 5. 用DisplayMate测试软件测试和调整显示器。可从DisplayMate Technologies Corp公司的网站免费下载http:/ww

20、/。6.4 习题 第7章 软盘驱动器和移动存储器 7.1 软盘驱动器和软盘7.1.1 软盘驱动器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1. 软盘驱动器的分类 (1) 5.25in低密软盘驱动器 (2) 5.25in薄型高密软盘驱动器 (3) 3.5in软盘驱动器2. 软盘驱动器的组成 (1) 软盘驱动器的机构组成 (2) 软盘驱动器的构造3. 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7.1.2 软盘驱动器的选购和安装方法 1. 软盘驱动器的选购2. 软盘驱动器的安装方法7.1.3 软磁盘类型、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 1. 软磁盘的类型和结构 下面介绍常见的3.5in软盘,其容量为1.4

21、4MB或720KB。其外观如图7-4所示。7.2 移动存储器7.2 移动存储器7.2.1 移动存储器的分类7.2.2 闪存卡和读卡器1. 闪存卡 (1) CompactFlash(CF)卡 (2) SmartMedia(SM)卡 (3) Memory Stick记忆棒 USB移动硬盘 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USB硬盘有爱国者移动存储王、怡华大仓库、旅之星、科软金存王、清华同方等。USB移动硬盘的外观如图7-15所示。7.2.1 移动存储器的分类7.2.2 闪存卡和读卡器 7.2.3 闪盘 7.2.4 USB移动硬盘 7.2.5 移动存储产品的选择7.3 习题 1. 掌握软盘驱动器的安装和连接方法。

22、 2. 掌握软盘的格式化,并创建一张Windows 98/2000/XP启动盘。 3. 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软驱、移动存储器等外部存储设备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 /hardware.htm 4. 查询有关资料,了解USB接口方面的知识。第8章 硬盘驱动器 8.1 硬盘驱动器的分类和组成结构 8.1.1 硬盘驱动器的分类 8.1.2 硬盘驱动器的组成结构 8.2 硬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8.2.1 硬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8.2.2 硬盘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8.2.3 硬盘的三种工作方式 8.3 硬盘驱动器

23、的选购和安装方法8.3.1 硬盘驱动器的选购8.3.2 硬盘驱动器的安装方法 8.4 习题 8.1.1 硬盘驱动器的分类1. 按盘径尺寸分类2. 按接口类型分类 (1) IDE接口 (2) SCSI接口8.1.2 硬盘驱动器的组成结构1. 硬盘的外部结构 硬盘从外观上看,由电源接口、数据接口、控制电路板、固定盖板、安装螺孔等组成。各种硬盘的结构都是相似的,如图8-2所示。 8.2 硬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8.2.1 硬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8.2.2 硬盘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 容量(Capacity) 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吉字节(GB)。 2.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24、Seek Time)3. 转速(Rotational Speed)4.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5. 道至道时间(Single Track Seek), 6. 全程访问时间(Max Full Seek)7.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8.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Maximum 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9. 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10. 缓存(Cache)11. 硬盘表面温度(Surface Temperature)12.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13. 单碟容量14. 数据保护技术8

25、.2.3 硬盘的三种工作方式1. NORMAL普通模式2.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模式3. LARGE巨大模式8.3 硬盘驱动器的选购和安装方法8.3.1 硬盘驱动器的选购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产品除了IBM、迈拓Maxtor、希捷Seagate、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等品牌外,还有如三星Samsung、富士通Fujitsu这些OEM硬盘品牌,另外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开始生产销售中国自主生产的高容量高速硬盘。8.3.2 硬盘驱动器的安装方法1. 设置硬盘驱动器主、从跳线 2. 将硬盘固定在安装架上 3. 连接硬盘电源线 4. 连接硬盘

26、数据线 下面以广泛使用的IDE接口硬盘为例,介绍硬盘数据线如何连接。IDE接口硬盘数据线也有两种形式,即单硬盘线和双硬盘线。 对于支持IDE接口硬盘的主机板(板上集成IDE接口)或多功能卡,上面有两个IDE接口插槽,它们通常标识为IDE1或Primary IDE、IDE2或Secondary IDE,如图8-11所示。8.4 习题 1. 理解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 2. 通过市场和上网查询目前主流的硬盘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价格。如IBM的腾龙三代60GXP,迈拓的高能火球四代(Fireball Plus AS)、金钻六代(DiamondMax Plus 60)及金钻七代(DiamondMax P

27、Lus D740X),希捷的酷鱼ATA四代,西部数据的WD1000BB-SE、WD1200BB等硬盘产品。 3. 熟练掌握硬盘的安装。第9章 光盘驱动器 9.1 光盘驱动器的类型 根据光盘的存储技术光盘驱动器分为:CD-ROM(只读光盘驱动器)、CD-R(可写光盘驱动器)、CD-RW(可擦写光盘驱动器)、DVD-ROM(DVD只读光盘驱动器)及DVD-RAM、DVD

28、+R/RW、DVD-R/RW(可反复擦写DVD光盘存储器)。 根据光盘驱动器是否放在机箱内部,分为:内置式光盘驱动器和外置式光盘驱动器。 根据光盘驱动器的速度,分为40速、52速,8速写、16速写等不同的速度。 根据CD-ROM的接口,分为:IDE接口、SCSI接口、并口和USB接口。 CD-ROM已经成为微机的标准配置,随着价格的下降,CD-RW及DVD正逐渐被用户接受,有望取代CD-ROM。常见光驱的外观如图9-1所示。9.2 CD-ROM驱动器9.2.1 CD-ROM的结构9.2.2 CD-ROM的工作原理 9.2.3 CD-ROM的性能指标 9.2.3 CD-ROM的性能指标 CD-R

29、OM主要的性能指标有:1. 倍速2. 接口3. 旋转方式l 恒定线速度(Constant Linear Velocity,简称CLV)方式l 恒定角速度(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简称CAV)方式l局部恒定角速度PCAV(Partial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简称PCAV)4. 纠错能力5. CPU占用率6. 平均读取时间7. 缓存8. Ultra DMA 33/669.2.4 CD-ROM的选购9.2.5 CD-ROM的安装9.3 CD-RW驱动器9.3.1 CD-RW的类型 按可写光盘介质来分,刻录机可分CD-R和CD-RW两种。9.

30、3.2 CD-RW的结构 光盘刻录机CD-RW驱动器的外观与CD-ROM光驱几乎一样,9.3.3 CD-RW的工作原理9.3.4 CD-RW的性能指标 1. 速度2. 缓存容量3. 防缓存欠载技术4. 刻录模式5. 兼容性6. 接口方式9.3.5 CD-RW的选购1)刻录机的速度。 2)防欠载技术。 3)稳定性与兼容性。 4)品牌、价格、服务。9.3.6 CD-RW的安装和使用9.4 DVD驱动器9.4.1 DVD的类型9.4.2 DVD产品的技术 9.4.3 DVD-ROM的选购 )读盘能力。 2)价格。 3)接口类型。 4)速度。 6)多格式支持。 7)区码。 8)品牌及售后服务。9.4.

31、4 DVD的安装9.5 光盘9.5.1 光盘的规范9.5.2 光盘的结构与数据的存放方式 9.5.3 光盘的选择方法 9.5.3 光盘的选择方法1. 选择CD-ROM光盘时的注意事项2. CD-R、CD-RW盘片的选择 (1) CD-R、CD-RW盘片的品种 绿盘。 金盘。 蓝盘。(2) 选购须知一般来说,桶装的最便宜与实惠。9.6 习题 1. 熟悉光驱的分类,掌握CD-ROM、CD-RW、DVD的性能参数。到市场考察CD-ROM、CD-RW、DVD产品的品牌、价格等信息。 2. 掌握光驱的安装方法。 3. 了解光盘的规范,到市场考察光盘的品牌、价格等商情信息。第10章 声卡与音箱 10.1

32、声卡10.1 声卡10.1.1 声卡的分类 声卡的分类方式也很多。 按照声卡是否为单独一块扩展卡,分为:扩展卡型声卡(ISA声卡、PCI声卡)与板载声卡。板载声卡又分为:硬声卡和软声卡。 按照声卡是安装在机箱内还是放置到机箱外,分为:内置声卡与外置声卡。 按照声卡与主机的接口,分为:ISA声卡、PCI声卡和USB声卡(外置)。 按照声卡取样分辨率的位数不同,分为:8位声卡、准16位声卡、真16位声卡。 按照声卡功能的不同,分为:单声道声卡、准立体声卡、真立体声声卡等。 声卡芯片是声卡最关键的部件,也可以根据声卡芯片的型号来分类。还可以按照生产声卡的品牌来分类。 按照其性能和价格,又分为:低档、

33、中档和高档声卡。10.1.2 声卡的类型和结构(1) 声卡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虽然市场上声卡的种类很多,但生产声音处理芯片的厂家并不多,主要有CREATIVE、ESS、YAMAHA、Aureal、骅讯电子(C-Media)等公司,常见声音处理芯片的外观,10.1.3 板载声卡 10.1.4 声卡的基本原理 10.1.4 声卡的基本原理1. 声音的数位化 (1) 取样频率与精度 (2) PCM与FM音源2. 基本原理介绍 (1) 输入、输出装置 (2) 模拟-数字/数字-模拟(AD/DA)转换l 模拟转数字(ADC)l 数字转模拟(DAC) (3

34、)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4) 音效合成装置 (5) 声卡对声音的处理流程3. MIDI10.1.5 声卡的主要性能指标 10.1.5 声卡的主要性能指标1. 采样的位数2. 采样的频率3. 信噪(S/N)比10.1.7 声卡的选购和安装1. 声卡的选购1) 按需选购。2)了解声卡所使用的音效芯片。3) 注意兼容性问题。4) 看一看声卡的做工。10.1.6 3D音频中主要的API10.1.7 声卡的选购和安装10.2 音箱10.2.1 音箱的类型和性能指标2. 音箱的性能指标 (1) 功率 (2) 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 (3) 失真 (4) 阻抗 (5) 信噪比和灵敏度 (6) 输入接口

35、 (7) 特殊的音效技术10.2.2 音箱的选购及安装 10.2.2 音箱的选购及安装1. 音箱的选购2. 音箱的安装10.3 习题 10.4 10.3 习题10.5 1. 了解声卡的分类。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当前流行的独立声卡及其音效芯片的型号;了解板载声卡芯片的型号。10.6 2. 熟练掌握声卡的安装及其连接方法。10.7 3. 熟悉声卡的选购方法。到市场考察有关声卡方面的商情信息。10.8 4. 了解音箱的性能指标,到市场考察有关音箱方面的商情信息。10.9 5. 熟练掌握音箱与声卡的连接方法。10.10第11章 网卡与调制解调器 11.1 网卡11.1.1 网卡的分类和结构根据主板上是否

36、整合网卡芯片,又有板载网卡,如图11-2就是主板上的网卡芯片和主板后I/O面板上的RJ45接口。图中网卡芯片采用了RTL8100L,可提供带宽为10M/100Mb/s。(1) 主编码控制芯片 (2) 调控元件 (3) BootROM插槽 (4) 指示灯 (5) RJ45接口 11.1.2 网卡的技术指标和选购11.1.3 网卡的硬件安装11.2 调制解调器11.2.1 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11.2.2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 11.2.3 Modem的结构 11.2.4 Modem的传输模式 11.2.4 Modem的传输模式1. 传真模式(Fax Modem)2. 语音模式(Voice Modem

37、)11.2.5 Modem的传输速率11.2.5 Modem的传输速率11.2.6 调制解调器的选购和软硬件安装11.2.6 调制解调器的选购和软硬件安装1. 调制解调器的选购 1) 采用何种芯片。 2) 采用何种协议。 3) 是否具有升级功能。2. 调制解调器的硬件安装 (1) 外置式Modem的安装 (2) 内置式Modem的安装11.3 习题 11.3 习题 1. 掌握网卡的硬件和驱动程序的安装。掌握网卡DMA通道、IRQ中断及I/O地址的设置方法。 2. 掌握调制解调器的硬件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3. 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网络设

38、备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第12章 键盘与鼠标 12.1 键盘 12.1.1 键盘的分类 12.1.2 键盘的布局 12.1.3 键盘的选购和安装12.2 鼠标12.2.1 鼠标的分类 12.2.2 鼠标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1. 鼠标器的工作原理鼠标可分为:机械鼠标、光机鼠标、光电鼠标及光学鼠标。 12.2.3 鼠标的选购和安装方法 12.3 习题 第13章 电源与机箱 13.1 电源13.1.1 电源的类型13.1.2 电源的结构 1. 电源插座 通过电源线使微机与家用电源插座相连,提供微机所需的电能,如图13-2所示。13.1.3 ATX电源的质量指标 13.1.3 ATX电源的质量指

39、标 ATX电源的生产厂家不同,性能上会有较大的差异。ATX电源的主要指标有:1. 功率2. 输出电压稳定性3. 纹波电压4. 可靠性5. 安全和质量认证13.1.4 电源的选购与安装方法 13.1.4 电源的选购与安装方法1. 电源的选购 1) 电源的输出功率。 2) 电源的质量。如图13-7所示。13.2 机箱13.2.1 机箱的种类13.2.3 机箱选购1. 外形美观大方 2. 箱体选材优良3. 制作工艺精湛 4. 使用是否安全5. 拆装是否方便 6. 机箱布局是否合理13.2.1 机箱的种类 按机箱的结构可分为AT、ATX、Micro ATX、NLX、Flex-ATX13.2.2 机箱的

40、结构 13.2.3 机箱选购 13.3 习题 1. 掌握机箱、电源的安装方法。 2. 掌握机箱内部各种电缆的连接方法。 3. 查询有关电源、机箱方面的产品、商情信息。 华旗资讯爱国者机箱/products/case.asp第14章 打印机与扫描仪 14.1 打印机14.1.1 激光打印机1. 激光打印机的组成2. 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一体化硒鼓的外观如图14-2所示,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4-3所示14.1.2 喷墨打印机 1. 喷墨打印机的分类 (1) 按所用墨水的性质分 (2) 按墨水颜色分 (3) 按喷墨技术分14.1.3 点阵打印机 1. 点阵打印

41、机的分类 (1) 按打印头的针数来分 (2) 按打印纸宽度来分 (3) 根据色彩来分2. 点阵打印机的特点 3. 点阵打印机的选购14.1.4 选购打印机时应考虑的问题 14.1.4 选购打印机时应考虑的问题 在选购打印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打印质量2. 打印速度3. 噪声4. 打印纸的种类和幅面5. 整机价格及打印成本6. 技术支持、销售服务7. 驱动程序 14.1.5 打印机的安装 14.2 扫描仪 14.2.1 扫描仪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14.2 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如图14-10所示。14.2.1 扫描仪的分类和性能指标2.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 光学分辨率 (2) 色彩深

42、度、灰度值 (3) 感光元件 (4) 扫描仪的接口14.3 习题 1. 掌握打印机、扫描仪的连接方法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2. 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打印机、扫描仪等输出设备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 3. 如何用扫描仪扫描实物?试着扫描一支钢笔。第15章 硬件的组装与BIOS参数设置 15.1 硬件的组装 4. CPU风扇的安装 对于Celeron II、Pemtium 和AMD的Duron、Athelon来说,它们的CPU插座上都有两个散热风扇卡槽,将散热风扇的卡夹套在插座的卡槽上即可,如图15-7所示。 有的CPU自带风扇,安装方法也有所不同。图15-

43、8所示是卡夹与散热风扇是分离结构的风扇。安装时,首先将散热风扇放入主板的卡槽内,然后将两个U形卡夹安装到散热风扇两侧,并且将两个扳手扳到另一端。5. 主板的安装6. 显卡的安装 主板上的AGP插槽是褐色的,距离CPU很近,非常容易辨别,如图15-9所示。11. 连接IDE、FDD线 对于DMA/33的数据线来说,各个接头的顺序是没有区别的,在连接主板时需要注意一下接口的方向。一般情况下,IDE连接线的插头一侧会有一个突起,而主板的IDE插槽一侧会有一个方形的缺口,如图15-14所示,只有将这个突起和这个缺口对应才能将IDE数据线插头插入IDE插槽中。12. 电源的安装主板电源插头。一侧有一个固

44、定扣,需要和主板上电源插座的锁扣相对应,13. 显示器的连接 显示器背后电源插孔的旁边有一根显示器信号线,用来连接显卡的信号输出接口。末端是一个3排15针的D型插头,如图15-20所示。 将它插到机箱后面显卡的15孔D型插座上即可,注意不要太用力而将插针弄弯。然后将两侧的固定螺栓旋紧。15. 连接键盘、鼠标 鼠标和键盘大部分都是PS/2接口,两种插头一样,不容易辨认。对于ATX主板,PS/2插孔上方的是鼠标接口,下方的是键盘接口,如图15-21所示。大部分主板为了方便用户,插孔附近还有图形符号提示。另外符合PC99规范的主板,鼠标接口是绿色,键盘接口是紫色。插头上都有一个箭头或是凹槽指示插头向

45、上的方向,插入时同样注意不要太用力,防止插针弯曲。 15.2 设置BIOS参数15.2 设置BIOS参数15.2.1 BIOS设置和CMOS设置的区别与联系15.2.2 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BIOS15.2.3 BIOS参数的设置1. 进入BIOS设置 在BIOS工作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进入BIOS设置程序:l 在启动微机后立即按按Del键。l 当屏幕上显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信息时按Del键。 进入BIOS设置程序后,将显示图15-22所示的程序主界面。2. 标准CMOS设置 按移动光标键将突出显示的光标条移到“Standard CMOS Features”处

46、按回车键,将显示图15-23所示的标准CMOS设置界面如果在某选项值处按回车键,将显示一个选择界面,用户可以按屏幕提示选择需要的参数值。图15-24所示的是将光标移到“Device A”(驱动器A)选项的设置值“1.44M, 3.5 in.”处按回车键时显示的驱动器A类型选择界面。图15-23中表内的最后三行只读信息表示了当前计算机内存的大小。 3. 高级BIOS设置 在标准CMOS设置界面中将光标移动到“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后,按回车键将显示图15-26所示的“高级BIOS特性设置”界面5. 即插即用设备和PCI扩展槽设置 图15-22所示的CMOS设置主界面中

47、,将光标移到“PnP/PCI Configurations”处后按回车键,将显示图15-29所示的“即插即用设备和PCI扩展槽设置”界面。6. 设置CPU 在图15-22所示的CMOS设置主界面中,将光标移到“Frequency/Voltage Control”处后按回车键,将显示图15-30所示的“CPU外频/电压设置”界面。15.2.1 BIOS设置和CMOS设置的区别与联系15.2.2 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BIOS15.2.3 BIOS参数的设置15.2.4 COMS口令遗忘的处理方法15.3 习题15.3 习题 1. 掌握机箱、电源的安装方法。掌握机箱内部各种电缆的连接方法。掌握主板的固定方法和各种卡插件连接的方法。掌握整机安装步骤及初步调试方法。掌握BIOS的基本设置。 2. 掌握组装后通电前的检查步骤,并能根据开机时的现象判断和排除简单故障。 3. 市场调查与模拟购机。在模拟购机时,可假设自己购机的应用范围,如教学用、办公用、CAD设计用等;然后做一个预算,如准备投入资金4000元、6000元、8000元。接下来就是找一些配件广告,先自己拟订一份清单,在清单中尽可能详细地写明部件名称、品牌型号和价格,其格式如表15-1所示。然后到电脑配件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