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计算方法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现阶段工业涂装工序VOCs排放量计算。本方法适用于工业涂装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排放管理。本方法也适用于汽车修理与维护业中的涂装工序VOCs排放量计算。二、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2.1 挥发性有机物本方法所称VOCs,是指特定条件下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非甲烷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含氧有机化合物(醛、酮、醇、醚等)、卤代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2.2 非甲烷总烃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以碳计)。2.3 实测法 通过
2、对企业排气筒或无组织排放源进行监测获取数据,并计算相应环节排放量的方法。2.4 公式法利用公式表征生产过程物料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计算排放量的方法。2.5 物料衡算法指根据物质质量的守恒原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计算获得产生量或排放量的方法。2.6 涂装将涂料涂覆于基底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的涂层过程,又叫涂料施工。2.7 工业涂装工序工业生产中涂料调配、表面处理(脱脂、除旧漆等)、涂覆(含底涂、中涂、面涂、清漆)、流平、干燥等环节的生产工序。2.8 涂料涂于工件表面形成具有腐蚀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标示,绝缘,耐磨等)的连续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态材料
3、的总称。2.9 固化剂是经过缩合、闭环、交联或催化等化学反应,引发油漆树脂单体聚合固化的物质或混合物。2.10 稀释剂涂装过程中,添加于涂料中,用于调节涂料树脂的溶解性、挥发速度的物质。2.11 溶剂型涂料以有机溶剂为介质的涂料(或用有机物作为溶剂的涂料)。2.12 水性涂料本方法中指完全或主要以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的涂料。2.13 粉末涂料不含溶剂的粉末状涂料。三、计算方法工业涂装工序VOCs排放量计算采用全过程物料衡算法,见公式1-1。 (式1-1)式中:统计期内VOCs排放量,千克;:统计期内VOCs产生量,千克;:统计期内VOCs削减量,千克;3.1 产生量工业涂装工序产生的VOCs
4、来源于溶剂使用,含VOCs物料包括但不限于:油漆、稀释剂、固化剂等。VOCs的产生量按物料平衡法计算,见公式1-2。 (公式1-2)式中:统计期内使用物料中VOCs量之和,千克;:统计期内,未经历液/固气相变化的回收物料中VOCs量之和,千克。3.1.1 物料VOCs量 (公式1-3)式中:统计期内含有VOCs的物料i投用量,千克;以库存单据等凭证为计算依据;:统计期内物料i的VOCs质量百分含量,%;以产品质检报告(MS/DS文件)为核定依据,如文件中的溶剂含量数据为百分比范围,取其范围中值;无法获取VOCs含量比例的,按附表1给出的含量比例计。特别的:紫外光固化(UV)油漆等的聚合单体为可
5、挥发物时,暂定聚合单体质量百分含量的15%计入VOCs;水性涂料中采用水性丙烯酸乳液或类似物料时,不可忽略水性丙烯酸乳液或类似物料中的游离VOCs,无法获取游离VOCs含量的,按水性丙烯酸乳液质量百分含量的1%计入VOCs。3.1.2 物料回收量 (公式1-4)式中:统计期内,未经历液/固气相变化的回收物料i量,千克;以库存或危废转移单据等凭证为计算依据;:统计期内,未经历液/固气相变化的回收物料i的VOCs质量百分含量,%;参考对应原料的产品质检报告(MS/DS文件)。3.2 削减量工业涂装工序污染治理过程中VOCs削减量计算有以下三类方法,采用吸附、吸收等物理回收工艺的VOCs处理装置优先
6、采取方法1计算,其它VOCs处理装置优先采取方法2计算。方法1:回收量折算法VOCs削减采用吸附、吸收等回收措施,削减量等同于回收物料中VOCs的折纯量。 (式1-5) (式1-6)式中:统计期内采用一定回收措施,经历气液/固相变化转换回溶剂或废弃物,并脱离生产系统的回收物料中VOCs量之和,千克。:统计期内采用一定回收措施,将VOCs经历气液/固相变化转换回溶剂或废弃物,并脱离生产系统的回收物料i量,千克;以购销或危废转移单据等凭证为计算依据;:统计期内,经历气液/固相变化转换回溶剂或废弃物,并脱离生产系统的回收物料i的VOCs质量百分含量,%。根据下列四种方法计算:回收溶剂或废弃物的未作为
7、危废处理时,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回收物料检测分析报告中VOCs各组分含量;回收溶剂或废弃物的未作为危废处理时,参考企业或接收单位提供的回收物料例行检测报告中VOCs含量,要求核算期内不少于三次检测记录;一次性活性炭吸附按15%,其他吸附剂按VOCs污染物吸附饱和比例的85%计。其他回收溶剂或废弃物的采用危废处理,无法提供VOCs含量依据时,企业根据工况经验自行判断。方法2:实测法按相关规定监测方法开展排气筒排放测试,以污染物处理设施进、出口VOCs(或者非甲烷总烃)排放量的手工监测数据、通过有效性审核的在线监测数据、监督监测数据作为认定依据。实测法VOCs削减量等于统计期内各污染治理设施的VO
8、Cs去除量之和,千克。 (式1-7) (式1-8)式中:污染处理设施i的VOCs去除量,千克;:污染处理设备i进口的VOCs排放浓度, 千克/立方米;:污染处理设备i出口的VOCs排放浓度千克/立方米;:污染处理设备i的烟气量,立方米/小时;:核算期生产时间,小时。特别的:采用吸附浓缩+焚烧/催化燃烧等两段工艺的处理装置,应采用焚烧/催化燃烧装置的进、出口监测数据用于本节公式1-8计算,不可采用吸附措施进、出口监测数据。2015年10月21日前安装完成的废气处理装置,确实无法监测焚烧/催化燃烧装置的进、出口监测数据,仅能获得吸附措施进、出口监测数据的,可按附表4焚烧/催化燃烧技术调整系数处理6
9、0%作为焚烧/催化燃烧装置VOCs去除率,该去除率乘以吸附措施VOCs去除量作为最终去除量。方法3:公式法无法获取治理设施进出口浓度实测数据的情况下,污染治理设施满足国家及省内相关技术规范,且企业可提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证明材料时,采用公式法进行VOCs去除量的计算。 (式1-9) (式1-10)式中:污染处理设施i的VOCs去除量,千克;:统计期内某排放环节j的VOCs产生量,千克,产生量是指通过集气设施收集并接入末端治理设备的相应环节VOCs产生量,未采用集气设施收集处理的产生量不计入;同一物料在不同工艺环节排放,无法明确各自工艺环节VOCs排放量时,参考附表2。:调整系数。 (式1-
10、11)式中:集气方式的调整系数,见附表3;:处理技术的调整系数,见附表4。附件附表1A 汽车制造涂装工艺物料中VOCs含量参考值类别含VOCs物料VOCs含量涂料水性电泳底漆(含乳液和色浆)2%中涂漆(含固化剂)45%色漆(含固化剂)80%清漆(含固化剂)55%其他物料稀释剂100%清洗剂100%密封胶6%保护蜡5%粘接剂5%附表1B 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涂装工艺物料中VOCs含量参考值类别含VOCs物料VOCs含量涂料溶剂型涂料65%固化剂45%其他物料稀释剂100%清洗剂100%密封胶80%附表1C 设备及机械涂装工艺物料中VOCs含量参考值类别含VOCs物料VOCs含量涂料溶剂型涂料60
11、%固化剂40%其他物料稀释剂100%附表1D 家具涂装工艺物料中VOCs含量参考值类别含VOCs物料VOCs含量涂料溶剂型底涂涂料75%面涂涂料80%水性涂料30%其他溶剂型涂料80%固化剂45%其他物料稀释剂100%附表1E 其他涂装工艺物料中VOCs含量参考值类别含VOCs物料VOCs含量涂料溶剂型涂料(含固化剂)80%粉末型涂料2%(树脂量)水性涂料30%其他物料清洗剂100%稀释剂100%说明:VOCs含量数据无法获得时,涂装工艺可参考附表1 A-E取值。附表2 各工段VOCs产生比例参考 涂料类别工段使用水性涂料使用非水性涂料喷涂辊涂、淋涂、浸涂等空气喷涂其他喷涂调漆工段忽略5%(无
12、调配时取0)5%(无调配时取0)涂漆工段5%55%20%20%流平5%20%20%75%(无调配时取80%)干燥90%20%(无调配时取25%)55%(无调配时取60%)注:适用于工业涂装表面喷涂、辊涂、淋涂、浸涂等工艺,其中干燥工段包括烘干、自然晾干、风干等形式,其他喷涂指静电喷涂、无空气喷涂或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等。附表3 集气方式调整系数收集取值废气收集方式收集控制要求收集方式1设备废气排口直连设备有固定排放管(或口)直接与风管连接,设备整体密闭只留产品进出口,且进出口处有废气收集措施,收集系统运行时周边基本无VOCs散发1.0方式2车间或密闭间进行负压密闭收集VOCs产生源设置在封闭空间中
13、,所有开口处,包括人员或无聊进出口处呈负压。收集总风量能确保开口处保持微负压(敞开截面处的吸入风速不小于0.5m/s)1.0方式3半密闭罩或通风橱方式收集(罩内或橱内操作)污染物产生点(面)处,往吸入口方向的控制风速不小于某一数值(喷漆不小于0.75m/s,其余不小于0.5m/s)0.8方式4热态上吸风罩污染物产生点(面)处,往吸入口方向的控制风速不小于0.5m/s。热态指污染源散发气体温度600.6方式5冷态上吸风罩污染物产生点(面)处,往吸入口方向的控制风速不小于0.25m/s。冷态指污染源散发气体温度600.5方式6侧吸风罩污染物产生点(面)处,往吸入口方向的控制风速不小于0.5m/s,
14、且吸风罩离污染源远端的距离不大于0.6m0.4注:1、集气设施不正常运行,VOCs收集率视为0;注:2、收集设施正常运行,与收集方式描述基本一致,但集气无法达到收集控制要求时,方式1、2、3的收集按75%取值;方式4、5、6的收集按50%取值。附表4 处理技术调整系数处理取值废气处理技术技术控制要求处理技术1直接燃烧法燃烧温度不低于8201.0技术2锅炉热力焚烧燃烧温度不低于820,且锅炉(如导热油、热电锅炉)运行时间与生产同步1.0技术3直接催化燃烧法满足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2013)技术要求0.9技术4蓄热式燃烧法RTO两室燃烧温度不低于7600.95三室
15、/多室1.0技术5蓄热式催化燃烧法RCO两室催化燃烧温度不低于300,装置空速范围10000h-140000h-10.85三室/多室0.9技术6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纤维状吸附剂气体流速不高于0.15m/s,颗粒吸附剂气体流速不高于0.5m/s,蜂窝吸附剂气体流速不高于1m/s;催化燃烧温度不低于300,装置空速范围10000h-140000h-10.85技术7静电法(仅用于除油烟)前端设水喷淋等冷却装置(如是高温废气),清洗电极等关键组件每年不少于6次0.7技术8低温等离子法电晕放电后端至少增加一级吸收装置,清洗电极组件每年不少于6次0.3介质阻挡放电0.6技术9光催化法后端至少增加一级吸收装置,灯管连续使用不超过4800h0.3技术10臭氧法后端至少增加一级吸收装置0.5技术11生物法适用于含氧烃或芳香烃类(如醇、醛、酮、醚、有机酸、苯系物、苯乙烯等),且停留时间不小于30s0.7适用于酚类,含N、Cl烃类,烯烃类等其他VOCs:停留时间不小于30s0.6技术12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办法
- 蛋鸡养殖场防疫管理办法
- 衡水市中学食堂管理办法
- 装修工人工作室管理办法
- 西安市保理公司管理办法
- 规模种植苦麦菜管理办法
- 设计院装修工程管理办法
- 调度管理及流转管理办法
- 质量发展专家库管理办法
- 贵州省公益项目管理办法
- T/SHSOT 009-2023基于皮肤脂质屏障完整性的淋洗类化妆品温和性测试方法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第2篇-洞察阐释
- 上汽英飞凌无锡分公司第二代框架式功率模块产品导入年产150万片模块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试卷带答案
- (高清版)DG∕TJ 08-2166-2015 城市地下综合体设计规范
- 国家数据局《2024年“数据要素×”项目案例集》
- (2025)行政能力测试题库与答案
- 一级建造师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机械质检员试题及答案
- CSCO 胆道恶性肿瘤指南更新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