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西平铁路XPS-1标段强 夯 工 艺 性 试 验 成 果 编制:_复核:_审批:_中铁三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二00九 年 三 月强夯工艺性试验成果 我标段于2009年3月11日在IDK46+250IDK46+270处进行试夯,具体情况如下:一、选用机械设备: 1、平整场地机械: 装载机(ZL50)一台; 2、强 夯 机 械: 履带式起重机(1207)一台,锤重22.6T。二、劳动力安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除现场项目经理部人员外,其他劳动力安排如下: 打夯组: 司机1人,领工1人,工人2人,共4人; 场地平整:领工1人,司机1人,共2人; 其他人员2人; 合计:劳动力总人数8人。 3、 参
2、加人员: 技术人员三人,试验人员一人,监理工程师2人。四、试夯参数: 4.1、试验段桩号 漠西车站段落(IDK46+250IDK46+270),施工范围长度20m,平均宽度20m。面积2020=400m。 4.2、夯点布置 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点,夯点间距5m。第一遍1号为主夯点,夯击次数分别经夯击5,6次后,确定为6击;2号为副夯点,确定为5击,按规定间距在各主夯点位中间穿插进行。第三遍满夯时彼此搭接1/4夯锤直径。 4.3、夯击能量要求 4.3.1设计夯击能要求: 主夯点2000KN.m,副夯点2000KN.m。 4.3.2实际夯锤参数及落距 夯锤质量m0:22.6T,夯锤面积S0:4.91
3、m, 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主夯及副夯落距h1:=单击夯击能(kNm)/锤重(kN)=8.8m五、施工过程及要求 5.1 施工准备(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地下构造物及管线。(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5.2 施工顺序(1) 首先夯击主夯点,单点夯击次数达到6击; (2)主夯点夯击完毕后夯击副夯点,单点夯击次数5击; (3)点夯完毕后进行满夯,彼此搭接1/4夯锤直径。 5.3 施工过程 (1)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2)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由施工员现场检查落距,保证夯机
4、能,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3)重复步骤(2),达到夯击次数标准,完成单个夯点的夯击。(4)换夯点,重复步骤(1)(3),完成第一遍全部主夯点的夯击。 (5)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主夯及副夯夯击遍数,用装载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6)最后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4、单点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控制单点夯击次数控制标准: 5.4.1单点夯击次数一般按最后两击沉量之差不超过50mm控制。 5.4.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5.4.3 不因夯坑过深而
5、发生起锤困难 夯击遍数以不出现“翻浆”或“橡皮土”为宜。 主夯阶段: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如下。(该数据为主夯点平均值)副夯阶段: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如下。(该数据为副夯点平均值)整平后的地面标高变化如下:桩号点夯满夯累计沉降量DK46+250-20-11.931.9cmDK46+260-32.8-12.245cmDK46+270-29.7-13.343cm平均值23.612.536.1cm6、 质量检测6.1 检测工作手段选择(1) 动力触探试验 通过动力触探试验获取强夯地基土的地基承载力。(2) 开挖探井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开挖,现场观察土层,进行宏观描述,分层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6、3) 室内土工试验 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地基土湿陷性指标和湿陷消除情况。6.2 检测成果分析6.2.1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 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一览表 表一里程位置检测编号贯入深度(cm)击数地基承载力(kPa)平均承载力(kPa)IDK46+255左D19028204209IDK46+255中D29026188IDK46+255右D39029212IDK46+265左D49028204IDK46+265中D59032236IDK46+265右D690292126.2.2强夯地基土工试验成果分析 地基土湿陷性评价:检测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消除情况,通过对地基土采集土样并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后综
7、合确定。由强夯处理后土工分析结果报告(表二、表三):本段在地基土处理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湿陷性已消除。 强夯地基处理段原状土分析结果报告 表二编号取土深度(m)物 理 及 力 学 性 质天然含水量W()密度(g/cm3)干密度d(g/cm3)比重G天然孔隙比e孔隙度n(%)饱和度Sr(%)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含水比压缩系数s湿 陷 性 试 验压缩模量EsMpa浸水荷重PKpa湿陷系数zs湿陷起始压力PSh(kPa) T15.020.11.821.522.70.7825.21648.80.000232000.02057130.4 强夯处理后土工分析结果报告 表三编号取土深度(
8、m)物 理 及 力 学 性 质天然含水量W()密度(g/cm3)干密度d(g/cm3)比重G天然孔隙比e孔隙度n(%)饱和度Sr(%)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含水比压缩系数s湿 陷 性 试 验压缩模量EsMpa浸水荷重PKpa湿陷系数zs湿陷起始压力PSh(kPa) T11.010.61.881.700.590.000052000.00660031200.0T22.014.31.841.610.680.000082000.00860020375.0T33.011.51.771.590.700.000152000.00960010733.3T44.012.81.701.510
9、.790.000172000.0146009941.2T55.013.41.681.480.820.000182000.0146009500.06.2.3综合确定地基处理效果依据规范及现场测试结果:综合确定该段路基工程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平均值为:209 kPa,满足设计要求150kPa;强夯处理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湿陷性系数zs0.015,满足设计要求,湿陷性已消除。七、试验段总结 1、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主夯6击,副夯5击)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我段实验最后两击沉量之差平均为:主夯41mm,副夯44m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均不大于50mm,该数据可作为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的表观控制参数。 、夯坑周围地面未发生过大的隆起。 2、确定单点的夯击次数,主夯为6击,副夯5击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依据规范要求,结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成果,本段路基工程地基处理后,地基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性化定制办公用品买卖合同
- 美国进口商定制出口销售合同范本
- 车辆抵押贷款还清后借用合同
- 金融科技创新财务代理与风险评估合同范本
- 污水行业面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呼吸健康小课堂
- 消防证书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课件
- 产品温度补偿方案
- 企业顾客拓展方案模板
- 老人躺卧后的安全检查
- 《基因与出生缺陷》课件
- 2025年中国航空航天新材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水利水电工程白蚁实时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 GB/T 15316-202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 科创板股票开户知识测评题库及答案
- 光伏分布式项目日报模板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11.1杠杆
- GB/T 44951-2024防弹材料及产品V50试验方法
- 中试平台管理制度
- 电视台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