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_第1页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_第2页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_第3页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_第4页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东区204区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肮空公司的附属地区,这里形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都是黎明工厂的职工宿舍,与三台子,工人村号称沈阳的骄傲。至今,204地区依旧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许多现存老职工宿舍楼都有四五十年的房龄了,且基本都是三层的“苏式”小楼,共有上百栋之多。1街区布局与景观二零四地区位于沈阳大东和睦路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北至北运河。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其中和睦路以北有和睦北一马路,和睦北二马路,和睦北三马路。以南分为和睦南一马路,和睦南二马路。同时黎明一至五街贯穿其中。地铁一号线从区域内部

2、穿过。从地图上来看,和睦北三马路与和睦南二马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马路系统,位属于小区建筑楼之间,人行道,车辆不易通过。(图1)图1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示意图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北边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与正在开发楼盘的地区,环境相对较差与南边的经济繁荣有很大差距。且路宽相对于来说较小,只能通过双排车辆。道路两旁商铺稀少,居住人员较少。(图2a)但是在环境旅植方面表现较好:在新开河附近有这一片最大的绿化地带,且因为经济条件发展一般,并没有较大的车流流动,使得这里代入乡村城市之感。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里上学的不方便,处在这里的中学,小学的附近并没有什么辅助性商铺,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落后。但是值得庆幸的是

3、,这一代附近被万科承包,进行建设性改造,相信这一带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和睦路以北这段地区,居住房屋大多都是红楼,是很浓的俄罗斯风格,尖屋顶,红五星,外阳台,但现在已是百病缠身,看上去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图2b)这些红楼都不是独立建立的,一般会有四个拐角形状的楼合围成一个区域,然后东西方向各有一栋厢楼。中间合围成公共空间,供居民活动。ab图2a、b 和睦路北工人住宅在和睦路南边,更多的是生活居住带。在南边的南一马路,是一个小型市场集,道路很宽,即使两边布满搭起的蓬帐,中间也很宽敞。退至市集后面则是居住区,这里的建筑也是苏式建筑,采用坡屋顶的形式,与之前类似,每一个小的单元区都会形成四个拐角,

4、但不同的是东西南北方向各插入一条小道与外面的市集相通,方便了这里的居民生活。这一带街区的布置增添了许多商铺,饭店,相对于北边更热闹,但相似的是大量古老居民楼形式的保留造成了本地规划的障碍及当地居民住房的难处。(图3)图3 和睦路南工人住宅在景观方面,都是以植树为主,鲜少有花朵作为装饰。总体来说,景观的布置都是沿着街道设置。最基本的是在旧厂房,建筑工地旁,种植简单的绿色树木,隔离污染与噪音。其次是居住区内部的布置,在中间的活动区域设有栽培的花草。相对于来说有特色的是邻近新开河的沿河公园,邻河的小型绿地场所,如果再加上细心的栽培,会成为一个较为优秀的特色一角。据可靠资料证实,二零四地区是根据地区功

5、能定位及该区域的发展形成“三点,三带,三区的空间结构”三点:历史保护街区,黎明广场站,滂江街站节点;三带:艺术景观带,林荫商业带,科技普及带;三区:服务设施综合区,滨水景观型住区,紧凑型花园住区。2建筑风格与特点204地区的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尚未拆迁保留下来的建筑为当时的职工住房,为典型的苏式风格。概括的来讲。首先,从建筑单体上,204地区的老苏式建筑有四大特点。第一: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第二: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是指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第三是都楼层都为三层(不包括后来在内院中加盖的较新的楼房);第四:房屋结构和装饰在手法上统一,如房顶都是斜顶,且门洞上面和四

6、周多少带有石刻浮雕花纹,有的窗冬上会配装饰石刻浮雕花纹,或加阳台。其次,从整理排布上来讲,204地区的苏式建筑都是以八座或者六座为一个组,围城一个环形,内部是人行道和绿地。其中八座为一组的每座都是直线型楼,而六座为一组的包含四座直角型楼。 详细的分析。在历史建筑的调研过程中,在大体统一的建筑样式中,一共发现了五种类型的建筑。第一种,主要分布在和睦路及和睦北一路之间的街区,其主要特点是外墙颜色为粉色或蓝色,但同一街区颜色统一,其门洞四圈个上方有独特的石刻,类似于花环丝带,以及有铁艺装饰,且门楹上有左右对称的四个匾额,上的字迹大都模糊不清,有一个门洞上的勉强可以辩认出是“破私立公”四个字。(图4a

7、)其部分窗洞上也有石刻装饰,屋檐也同样是。靠近两侧的三楼窗口有对称分布的铁艺阳台,架在两个垂直于墙面伸出的雕刻石柱子上。(图4b)a b图4a、b 工人住宅门窗细节第二种与第一种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二种外墙是红砖,其主要分布在和睦北二路和和睦北三路之间的街区中,其他特征皆与第一种相同(图5a)。第三种出现在和睦北二路和和睦北三路之间的街区,位置在204地区偏西的部分,其外墙整体为白色,门洞四周装饰与前两种相同但没有铁艺装饰,顶部有石刻浮雕,内容为白鸽环绕黄色的五角星麦穗,左右分布有云状图案,十分精致好看。(图5b)且其部分阳台是石质镂空装饰的,造型较前两种更加精致。a b图5a、b 不同的外墙立面

8、第四种与第五种的差异在于门洞。其共同特点是外墙为灰色,并不像前几种那样色彩明艳,且只分布在和睦路以南的部分。不同的是第四种的门洞四周有简单的石刻装饰(图6),相较前三种可谓是十分简略,只是简单的缠绕花纹,而第五种干脆没有任何装饰。图6 简单的石刻装饰其他建筑。204地区除了老的苏式建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旧楼房以及新建高层楼房。旧楼房有的穿插在苏式建筑围成的方形街区内,有的独立组合成街区,其外以灰色为主,有的在阳台部分加了黄色三角的装饰,层高不一,形状厚重,与原有苏式建筑较为和谐。新建高层主要地区东边界附近以及和睦路西,包括在建的和已经建设完成的,其建筑分格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层无异,不再赘述,但

9、与此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不太和谐。在和睦南二路南侧,在建的109中学采用苏式风格,与周围老建筑群相一致(图7)。图7 109中学3历史遗产保存状况沈阳市不仅是历史名城,也是建国初期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素有“东方鲁尔”和“共和国长子”之称,因此,沈阳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旧工业区建筑。沈阳市的工人村是共和国最早的工人居住宅楼群,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是在沈阳市展示曾经的工人村景观风貌的重要建筑群。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欲复兴规划中的规划要求,工人村被列入“展示工业文化”工作任务范畴。沈阳市大东区的204地区的和睦路工人村也是其中之一。和睦路工人村位于大东区黎明二街和黎明四街之间,工人村规划

10、整齐,有着较为明显的苏式风格,通常是三层或是四层的外墙粉刷建筑,部分则水洗石贴式和红砖裸露式,屋顶是两坡式,有尖屋檐和窄窗,单元入口门和尖顶下外墙有饰纹,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沈阳市大东区黎明机械厂的工人及其家属生活住宅。从整体上来说工人村的建筑虽然已陈旧破损,但大部分结构保存完好。和睦路附近的工人住宅主要功能依旧是住宅小区,而和睦南一路的工人村则演变成为市场。沈阳市对历史工人村的保护十分重视,目前正在实施对工人村的保护与更新,和睦路工人村暂时还没有改造完成。但是从沈阳市对铁西工人村的保护与建筑改造可以看出,对工人村的建筑的形象和功能都有所更新,并建设了工人村生活展示馆以展现不同年代工人村居民的居住生活。因此,和睦路工人村的改造也应该是这样的形式。工人村的周围则是和工人村住宅相近的老式建筑。在工人村附近不远处的地坛街303号,则是二战时期,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当时主要关押的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受俘盟军。又称“奉天俘虏收容所”。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近5万平方米,如今保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是1号战俘营房及其附属用房。建筑都是是红砖裸露结构,其中日军用房是一层,战俘营房是两层,屋顶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