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身边的生物科学》教案-新版_第1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身边的生物科学》教案-新版_第2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身边的生物科学》教案-新版_第3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身边的生物科学》教案-新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一、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能够说出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2.通过查阅资料、师生交流,能够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通过阅读文本、查看图像,举例说出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2.教学难点(1)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知识回顾:生物多样性是什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是40亿年来自然进化的结果,包括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种的植

2、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由这些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导入新课物种灭绝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生物物种从世界上逐渐消失的现象。生物物种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一种物种消亡了,新的物种又产生发展了,从而使地球上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但是,由于人为的干预,物种消失的速度会大大加快。从1600年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年1950年间,灭绝了78种。物种灭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和外来

3、物种的引入。物种灭绝是生物基因库的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防止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任务。进行新课【知识点1】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丧失(一)现状 课件展示:科学家经过充分调查证实,在19411988年期间下列8种动物已经绝灭。8种动物绝灭的资料物种最后一次看到的时间和地点绝灭的可能原因齐亚色斯蓝蝴蝶1941年,旧金山半岛陆地变化托拜厄斯石蛾20世纪50年代,德国莱茵河工业与城市污染深水白鲑1952年,林伦湖和密歇根过度捕捞加勒比海僧海豹20世纪50年代,加勒比海过度捕猎多布森狐蝠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宿务岛森林破坏,过度捕猎关岛阔嘴鹟1983年,关

4、岛外来褐色树蛇的吞食考爱吸蜜鸟1987年夏威夷考爱岛疾病、老鼠捕食鳉鱼1988年,墨西哥缺少食物分析:这些物种的绝灭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保护濒危动物?如何保护?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各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精讲点拨:1.内因:物种特化和基因功能丧失国宝大熊猫特化为主要以箭竹为食,一旦环境变化引起其栖息地内的箭竹大面积死亡,大熊猫就可能出现生存危机;朱鹮(图1-1)由于长期人工饲养和近亲繁殖,导致朱鹮某些适应于野外生存的基因功能逐渐丧失,这些都可能加快其绝灭的进程。2.外因:(1)乱捕滥猎是物种濒危和绝

5、灭的直接原因之一由于蟒蛇(图1-2)的肉味鲜美,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便招来捕杀之祸,导致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野生蟒蛇数量急剧减少。目前,蟒蛇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人类滥伐森林、围湖围海造田、过度放牧等,都可能直接造成野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例如,我国特有的灵长类滇金丝猴(图1-3)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数量的减少就和栖息地的破坏有直接关系。(3)外来物种的入侵,如凤眼莲、大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加剧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4)环境污染(5)自然灾害例如,长江洪灾和汶川地震导致许多栖息于沿江平原、丘陵和山区的野生

6、动物(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知识点2】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不但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而且终将会毁灭自己。我们应该对千百年来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及时纠正、补充:(一)麻雀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任何一种动物(生物)都有它生存的必要性,对生态平衡的维持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二)合理保护动物的方法我们不仅要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也要对动物保护观念淡漠的人晓之以理,对触犯相关法律的人绳之以法,还要依靠生物科学与技术来保护动物。具体做法有以下4个方面:1.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2.采用人工繁殖技术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扬子鳄的总数不足500条。由于人工繁殖扬子鳄技术的突破与改进,目前每年可繁殖幼鳄1000多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