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_第1页
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_第2页
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_第3页
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_第4页
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教师的批评艺术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了批评,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批评是柄双刃剑。用得恰当,批评是一剂良药,确实能促成学生改错;用得不好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的对立。我们经常会看到或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学生面对教师的指责和批评时强词夺理,甚至与教师争吵起来。这里就有一个师生心理交流和师生相互信任的问题。师生心灵不相通,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对抗情绪,你越说他不对,他就越要为自己辩解,即使有时意识到自己确实错了,也不愿“丢面子”,偏不认错,故

2、意与教师过不去。面对教师的愤怒,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不会“就范”。即使因畏惧认错,但在他们心里仍然有抵触情绪,不会自觉地改正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你处理儿童思想上情感上认识上的差错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意志和良好的愿望。任何呵斥,任何威胁,任何想损伤儿童心灵的意图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在不经意中你是否知道你已经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一、批评中的几种错误的方式:1. 挑战式:“我要是管不了你,我就不当老师!”2. 挖苦式:“你当然比老师聪明啦!”3. 告状式:“我管不了你,叫你家长来!”4. 预言式:“我看你不会有出息了。”5. 孤立式:“同学们的宝贵时间被你浪费了5分钟,你看怎

3、么办?”6. 记帐式:“现在我不跟你计较,到时老帐新账一起算。”7. 驱逐式:“不想上课就马上出去!”细细回想一下,你的教育过程中是否使用过以上的错误方式?这些方式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更严重的你可能已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教师该如何掌握对学生的批评艺术呢?如何让学生在受了批评后如浴春风呢?二、批评中的几点注意。1、注意语言的“四少”“四多”。(1)少责问,多引导一些教师习惯于以各种各样的问号来责问,批评学生,可能这样的语句你经常听到吧,“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等等。这种批评是教师镇住学生的绝好武器,但绝对不被学生所接受。曾经就看到一件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的事,两

4、个学生发生了口角并相互辱骂,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什么骂人?”学生回答:“他先骂我父母。”“他为什么只骂你父母,不骂其他同学?”学生无话可答,便与老师发生了顶撞:“你为啥只批评我?”结果,批评教育成了僵局。显然,这样的责问对解决问题根本不起作用,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将事情发展得更严重了。同样的事情,如果这样处理:老师了解了情况,对两位学生说:“不知道不能全怪你们中的任何一个,我也知道,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是故意要破坏纪律的,但你们这样做,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这不好吧?”教师循循善诱的谈话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和信任,所以两位同学很快向老师、同学承认了错误,并和大家一道去专心听课了

5、。这样循循善诱的批评的效果是让所有人满意的。(2)少训斥,多激励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训斥,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小的性格,或者产生对立情绪。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调皮的男生把班级的一只给花喷水的喷水壶给拆坏了,教师训斥道:“你怎么老闯祸,你不知道爱护公物的道理吗?你不浇花碰那水壶干什么!弄坏了明天赔一只来!”虽然在教师的威严下学生赔了一只水壶来,但不爱护公物的现象还时常发生并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其实多数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激励表扬,而不愿受到训斥。其实何只是学生,我想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老师能改变批评的

6、做法从而巧妙地以激励赞扬代替批评,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有一个调皮的男生把班级的一只给花喷水的喷水壶给拆坏了,刚想训斥,转念一想何不这样说效果可能更好,“你是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将来绝对能成为一名创造发明家,那现在是否能把水壶拼装起来啊?如果拼不起来,我想你一定能想到办法解决的,老师和同学绝对相信你!”结果,学生在满满的自信中很好处理了该事,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事实证明,以褒代贬可以使学生认识错误,勇于改正,使其自尊心不受伤害的效果非常好。(3)少压制,多沟通不少班主任爱班级心切,令学生有目共睹,然而就是说话不得法,喜欢运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学生必须怎么样,不能怎么样,造成

7、很多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行为变作沉重、苦恼的行政性命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制造了沉闷的班级气氛,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那就不可取了。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在身体和思想的转变期中,他们自认为长大了但仍摆脱不了稚气,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孩子的反叛精神特别强,一味的命令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但你若把他们当作“大人”来看,把他们摆在“大人”的位子上来和他们沟通的话,那他们会表现出非常的理解,从而就更能接受你的意见,达到教育的目的。(4)少否定,多肯定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多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最好不用或少用“不准”、“不行”、“不能”等否定词。否定式语言

8、不利于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群刚上学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教师经常有意识的予以否定;另一组学生教师常有意识的给予肯定,结果常予以否定的一组学生较另一组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自卑和没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积极性,那他们的前途可想而知。2、注意体态的“三要”“三不”。(1)三要:首先,面部表情要温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失去了微笑能力。有时学生一天都没有见到班主任老师一丝笑容,课堂里像阴得死沉的天空,压抑憋闷,学生失去了活力,教师失去了生机。在社会交往中,微笑是最佳的选择;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微笑同样是最佳的

9、方式。我们提倡真诚的微笑,我们提倡会心的微笑,我们提倡理解的微笑,我们提倡宽容的微笑,我们提倡鼓励的微笑,微笑可以几乎应用到任何教育场合而不出错,只要你的微笑是真诚的,善意的。我建议当学生犯了错误,先不要发火,而是微笑着对学生说:”你来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当我们微笑着开始一天的教育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天的工作变得舒畅了。其次,双手动作要轻柔。批评学生不一定要用语言,有时一个轻柔的动作胜过说十句话。教师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时班主任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停下讲课,大声批评;二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三是若如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轻拍拍学

10、生的肩,从而制止了学生的小动作,使其专心听讲,同时又没有打乱课堂的教学进程。教师用双手的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还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感激,真可谓“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言的妙处。最后,身体姿态要端正。有的学生本身就玩世不恭,面对教师的批评会持“无所谓”的态度,如果教师不讲究仪表、姿态,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会是“教师没有资格”批评我!接下来的任何道理会对学生无济于事。笔者认为,教师的仪表、体态非常重要,它是对学生的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2)三忌:首先,眼神忌冷漠。漠视是最伤害人自尊心的一种眼神。有时,学生犯了错,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后只是随意用眼

11、睛一扫,便把学生晾在一边,好像没有这个学生一样。这是一种令人伤透心的漠视,教师必须避免这种使用这种眼神对待学生。不然,这位教师将永远失去这位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并且你会发现学生看你的眼神也会变得冷漠。所以无论这位学生做了什么,教师都该用一种关心的眼神, 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学生会从中得到自信。另外,瞪眼也是一个不可取的动作。如果教师在生气发怒时,二目圆睁,双眉倒竖,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对于调皮的学生,看到老师的这副样子,他会觉得好玩;对于老实学生,他会觉得害怕,不知所措;对于优秀学生,可能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造成师生关系的隔阂。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在生气时最好先不要瞪眼发怒

12、,静下心来,想一想对策最好。其次, 双手忌抱胸、叉腰。双臂交叉于胸前这种体态传达的人的内心情绪比较复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在参与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件的时候,人有时双臂抱肩;对某件事感到无所谓时,有时双臂抱肩;而悠闲自得时,人们有时也喜欢两臂抱肩。美国一位体态研究者曾做过一次小实验:在一次会议上,他故意诬蔑听众所熟知和佩服的几位名人。他的这种讲话持续了一段时间,突然停止下来,并要求听众不要动,保持他们刚才的体态。结果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保持双臂交叉于胸前的姿势。可见,当人对于某件情不以为然,或是有不同意见时,喜欢采取双臂抱肩的体态。通过以上的实验和我们实践生活的感觉,我们可以断定,双臂抱肩(双

13、臂交叉于胸前)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消极性体态语,在教师教学教育活动中不宜于使用。尤其是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不快的时候,这种体态尤其不宜,因为这时双臂抱肩会给学生一种压力或蔑视的感觉,不利于师生间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双手叉腰是讲话者对某一事件的威慑态度,这种体态是一种富于进攻性的体态,给人的感觉是咄咄逼人的气势。有的教师在生气时或是批评学生时喜欢采取此体态容易给学生造成对其心理的伤害。最后,双腿忌抖动。有的教师讲话时,喜欢一脚踏在讲台的横木上并不停的抖动,采取坐姿时,将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不停抖动。这是一种不好的体态。在成年人中,这种腿部抖动动作比较常见,但作为教师,应尽量避免,它会给学生留下轻浮

14、、不稳重的印象。3、注意要以爱心和诚恳作为前提。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必须怀着爱心,含着理解,这样说出来的话学生才易于接受,同时,班主任还要有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态度。批评不是主人对仆人的训斥和责备,不是为了把学生搞得灰溜溜的,而是师生之间思想上的互相沟通。所以,批评时要诚恳、要有善意,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4、注意场合,时机要适当对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的初中生,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应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

15、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则应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老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般来说,能不在课上当着全班学生批评的,就不要在课上批评。下课后,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推心置腹地谈。能避开其他教师的批评,就不要当着许多教师批评。可以到操场一角、花园一椅幽静之所谈,效果会更好。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谈话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时间地点场合选择不好,有时谈话效果适得其反。三、批评中的几条原则。1、客观性原则。批评学生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要揭伤疤,翻老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很复杂,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切忌感情冲动,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而应首先冷静地分析

16、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弄清事实真相,再决定是否批评,如何批评。我们常常看到,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往往在非常激动的状态下批评学生,而对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或知之不全或知之不深,制造了“冤假错案”还浑然不知。显然这样的批评不但不能教育、帮助学生,往往还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而有的教师处于好心或一时之气,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常常提起以往的一些错误,想使学生牢记以便改正。孰不知学生会认为你不信任他,一直在搜集他的错误和缺点,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敏感的自尊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同时,教师批评学生时,要允许他们申辩,及时澄清问题真相。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在人格

17、上和教师平等,从而使学生亲近教师,产生信任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膜,而且教师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2、激励性原则。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马克吐温也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成功的老师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学生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激励他。当孩子犯错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下醒,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这样,孩子的理想之花就会渐渐开放。因此,批评时不能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要善于发现他们

18、的优点,多做表扬、鼓励,要在他们的同学和朋友面前给他们留点儿“面子”。总说学生这不行那不行,这是对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严重摧残。俗话说“仁者无敌”,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但给了他们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阔胸怀和教育机智。每个人有希望成功,每个人都需要成功,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初中生。3、针对性原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对性格活泼,反应敏捷的学生应给予直接式的批评,直接触极事情的要害;对性格内向,感情脆弱,多愁善感的学生进行启发式批评,旁敲侧击,使学生从

19、与其相似的事例中悟出道理,辨别是非;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宜用缓冲式或书信批评,给他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语言要平和,让他对教师有一种亲切可信的“朋友”感;对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较强的学生应采取触动式批评;对脾气暴躁,行为易被语言所激的学生要用幽默式批评。有的学生玩世不恭,爱恶作剧,课堂上你可以尽量不与他正面交锋,让他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市场或者无趣,依靠班级正义的力量让他自动消除;有的学生麻木不仁,你不妨来点急风暴雨,恩威并用,刚柔相济的办法,直接触机及他的内心世界,使他觉醒;有的学生爱面子,自尊心强,你可以随时随地轻描淡写的予以点化,引导,适当的时候给与机会树立自信心。总之,批

20、评要讲究艺术,要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四、批评的几个方法。1、褒贬法。这是一种与表扬相结合的批评。“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学生多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心理逆反。因此,我们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应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人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管不住自己,上课爱讲话,老师想使他全面发展,于是就经常批评他的缺点,却忽略了表扬他的长处,结果引起了他情感上的对立,缺点不但未改,自觉性反尔更差,成绩也一落千丈。还有这样一位学生,在班上是一伙小淘气的头儿。老师找他谈心,先指出他说话算数、有能力、有威信等长处后,对他说:“如果你不仅仅

21、是团结那几个哥们儿,而是团结全班同学,在全班同学中树立威信就好了。”结果,那次谈话后,他竟判若两人,带领“小淘气们”在班上做好事,积极上进,后来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赞美犹如阳光”,一位美国著名教育家如是说。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2、暗示法。以暗示为手段,语言上表达多为提醒、启迪之类。在批评学生时要点到即止,适时沉默,启发其自我认识。对不易接受“一针见血”批评的学生,缺点错误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该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有名学生,本来很聪明,基础也不错,但学习目的不明确,且经常迟到。如果长此以往,一名

22、很有希望的学生很可能因此贻误终生。对此我多次找他谈话,给他指明社会形势和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知识技术和能力才是立足社会的资本,既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跨世纪的 青年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才能有利于国家、社会和自身发展”通过多次启发教导,这名学生终于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认识到自己以往的错误。另外,针对有些学生平时“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的现象,可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旁敲侧击,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要避免再犯。这种方式对于自尊心、虚荣心较强的学生效果尤佳。3、示范法。示范式批评作为一个教师

23、,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应为学生做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到。比如在清扫垃圾的劳动中,我班的一个学生光说不干,班干部批评他,他还顶嘴,我闻讯后放下手中的活走到他前面轻声说:“你累了,先歇会儿,我来扫。”我从他手中接过工具干了起来,无声的教育使这位学生幡然醒悟过来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多做少说,身先士卒这种示范式的批评、无声的批评,其效果往往比讲大道理要强。4、幽默法。老师批评的语言直爽干脆、掷地有声,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却有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巧妙地把幽默应用与教育之中,能和缓气氛,便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往往能让学生轻松谐趣的气氛中认识错误。幽默是语言批评方式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幽默首先创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被批评者不失面子,又接受了批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看过这么个例子:老师对班里的值日生说:“黑板那么脏,抹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