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_第1页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_第2页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_第3页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_第4页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让大量阅读登堂入室 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阅读教学。韩兴娥总结了阅读教学的两个极端:过于自由的阅读和过于不自由的阅读。对教材之外读物的阅读,如果过于放任自流,固然会导致效率低下,但如果让学生只读课本,也就是我们大家都习惯的教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测试考课本,用一个学期读十万字,学生和教师都心烦透顶,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也会由此产生。 面对这两种极端,思索再三,我们应该采用中庸之道: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教学。既保证阅读的数量又保证阅读的质量。 进行大量阅读实验,就要解决识字的问题。在一年级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韵语识字。韵语识字虽然生字密度大,但不是孤立地、枯燥地进

2、行识字,而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性记忆,充分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韵文短小精练,通俗有趣,琅琅上口,极易引发儿童的联想,较好地实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主动的良性学习状态,达到了识字快与兴趣浓的和谐统一。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吸引,为了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应经常性地给学生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予以刺激。同时,隔段时间便给学生家长发贺信,真诚地赞扬学生的进步,并提出希望。在李国庆副校长的帮助下,韩兴娥老师仅仅在低年级就给学生家长发了几百封贺信或喜报。据家长反映,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与他们在众人面前认字、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3、。 在小学低、中年级学完所有教材 在早早地就打牢了阅读的基础识字能力后,学习重点放到了“解决”所有的教材身上。 由于低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阅读不宜在语意的理解上用力太多。但朗读就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促发联想,激发兴趣。 低年级课文的要求就是读熟。不是教师为主体的范读,而是学生作为读的主角。学生不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齐读、指名读中“听”会的,而是自己“读”会的。 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

4、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 除了集体学习和学生书面练习之外的所有时间,韩兴娥还允许学生随时离开座位找“小老师”检查辅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进入中年级之后,以两个多星期学一本教材的高速度教完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样,一个课时学习2至4篇课文轻而易举。先采取听录音、“开火车”(一人读一段)、自由

5、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然后教师或直奔中心提出问题,或点击难点释疑解惑。如教学11册课文桂林山水时,只提“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一个问题。学习2000多字的狱中联欢时,只提两个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个节目?如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全部学完,其余课堂时间就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以外作品的大量阅读上。于是,每一学期每个学生阅读100万字的大量阅读便在课堂之上拉开了帷幕。 为了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阅读,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并不是对学生的阅读坐视不管,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

6、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她要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教师通过参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应该积累的,哪些内容没有必要记忆。这样做训练了学生快速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拿到一本书,学生便自然地拿起笔边读边圈划批注,有时查查字典,有时翻翻前面看看后面,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 教材不应成为语文教学的紧箍咒 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精髓,那就是读读背背,背背读读,学生只要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7、,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学好语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阅读, “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读达到对语言的理解、品味和积累,获得情感的熏陶。 教改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对我们使用教材思想的一种改革。我们长久地“以教材为本”,而忘记了这其后真正的理念应该是“以读为本”。在这种“以教材为本”的错误覆盖之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乏味无能,教材也由此成了语文教学的紧箍咒,成了给语文教师们划定的狭窄的圈子。 一位老师就曾在网上如此表白:“老师的视野总也望不到教材之外的富饶的土地,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就知识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学习了这些知识任务就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在一种固定

8、的思维的约束下,我们沿着一种固定的轨迹运行,从来没有想到要脱离这个轨道,因为连这种意识也没有,所以我们目之所及才总是方寸之地。语文应该何去何从?在语文质朴的面貌中,如何才能让它的工具性真正发挥它的工具的作用?语文当为语文突围,从听说读写开始,老师当以一种研究者的姿态深入语文,以一个领航人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乘风破浪。让我们的学生在五年或六年的小学毕业后能够流利地运用母语来说、写,能够准确地把握别人说话的大意,能够初步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意境之美。韩兴娥老师引导学生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全面发展的实验成功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则为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指出了一条教学研究的光明之路。” 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围绕一篇课文学习,要“以文带文”,即可以分为“一篇带一篇”和“一篇带多篇”几个类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或“类比学习”,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迁移到自学略读课文中去。还可以“单元导读”即每一个单元的第一节课整体把握单元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